這麼P2P平台誇了,破產,倒閉,它們募集資金都去哪了?

冰焰79


關於P2P,轉載一篇關於一個人投資P2P的經歷,相信你看了會有啟發。

至暗時刻:P2P進入“雷潮季”有投資者試圖自殺

33歲的董濤信奉王陽明的“格物致知”——追求物要在標準和範圍內,按照良心行事。他在體制內工作,喜歡理財,會算計利息。按照他的理財計劃,到36歲時,家裡應該擁有100萬流動資金,把現在的房子賣了,可以換個大房子。

7月18日,這個理想“破滅了”。

P2P平臺接連爆雷後,他手機裡裝的不再是全家的積蓄,有22萬“成了一個沒用的數字”,還有十幾萬正在排隊退出。一切生死未卜。

“爆雷”是P2P行話,泛指因為逾期或經營不善,不能償付投資人而產生的平臺停業、清盤、跑路、失聯等重大風險問題。

6月以來,P2P行業進入“雷潮季”。第三方平臺網貸之家的數據顯示,有163家平臺在6月以來的50天內“爆響”,平均每天約3.26家。董濤投資的銀豆網停止運營那天,一起“雷”掉的平臺就達7家。

風暴過後,投資人像被巨浪拍翻的船,損失慘重。他們聚集在微信群裡,董濤的名字是“北京22萬”,依次按照省份和金額排開,損失最大的一位叫“上海3300萬 ”。

耐人尋味的是,7月2日,網貸之家聯合行業頭部優質平臺,發起“網貸行業合規發展自律倡議書”,共同為行業發聲。在倡議書裡,網貸之家創始人徐紅偉說,中國小微企業融資得不到滿足,廣大民眾投資需求得不到滿足,需求即市場,“當下仍然是屬於全行業最好的時代。”不到兩週後,網貸之家關聯平臺投之家被涉嫌集資詐騙案立案偵查,創始人徐紅偉等被採取強制措施。

“如果你想的東西只是一個泡影,如果最後更大的平臺都倒了,那隻能證明你就是個傻瓜。”董濤說。

“赤裸裸的欺騙”

去報案的路上,董濤困惑了一路。

他剛剛提了副科。因為對新事物接受能力強,又能穩妥處理事務,是受領導器重的年輕人。兩年前,為了“抵抗通貨膨脹”,做過5年物理老師的他開始接觸P2P。

P2P是網絡信貸的一種,即“peer-to-peer”, “點對點”借貸。董濤看好這個模式,因為它解決了市場的一個巨大痛點——既覆蓋了小微企業或個人的融資需求,也為投資人獲取了高於銀行的利息回報,實現了“普惠”。

出於對風險的畏懼,他研究了一年半,逛論壇、看排名,從幾千塊,逐步加倉到所有積蓄,“感覺發現了新大陸”——他和妻子工作十年積累的50多萬存款,分散投資在不同的網貸平臺,按照年化9%-14%的利率配置,每月能拿到5000塊左右的利息。這對每月拿五六千工資的公務員來說,意味著“一種新的生活品質”。

他一半的資金投在銀豆網,那是二線平臺裡的知名平臺。第三方排名最高時,一度達到過38名。等保三級認證(國家對非銀行機構的最高級認證,屬於“監管級別”)、銀行存管、百強排名、國資背景……在董濤看來,無論從哪方面審視,它都是走在擁抱監管前列的平臺。

利率也富有吸引力,年化13%。
他在銀豆加倉至20萬,那是他一年不吃不喝能攢下的工資。

為了防止錢被騙走,這個年輕的副科長算得上謹慎又“敏感”的投資者。他去查平臺、擔保公司、借款人的工商註冊信息,也去實地查過標。借款合同,從條目到印章,他挨個看過,“法大大做的,感覺很真”。

類似“優質”的平臺在此次雷潮中還有不少。

捲走投資人30多億元的杭州知名網貸平臺牛板金也擁有令人信賴的背景——浙江十佳互聯網金融創新平臺、上市公司背景。借貸餘額29億元的深圳投之家,此前剛宣佈B輪融資4億元,它背後的關聯平臺是行業權威網站網貸之家。

除了平臺本身,領導和團隊也增強了董濤的信任感。

他出身西北農村,對民間借貸的認知源自村民間借錢買牛羊的質樸情感。而銀豆網CEO王鵬程歷來以實幹、真誠被投資人信任。除了對危機事件的應對,讓董濤印象最深是一段公司的團建視頻——員工扯著一根繩子,繃得緊緊的,王鵬程在上面走,下面繃得越緊,他就走得越穩。“感覺他們這就是活生生的一個團隊,真的在做金融的事情。”

爆雷的平臺,不少團隊履歷光鮮。

投之家員CEO黃詩樵曾經在平安集團快速升遷,被視為“風度儒雅、有情懷”的理想主義者;牛板金的創始團隊幾乎都是名校畢業生,以CEO王旭航為例,清華大學經濟系畢業,曾在民生銀行總行、平安銀行任職,擁有豐富的金融業背景。上海聚財貓創始人薛亮畢業於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MBA專業,曾任職於阿里巴巴、支付寶、京東等大型互聯網公司。

但信任,連同金錢,在2018年的夏天一起被收割了。

7月18日上午,銀豆網發佈公告稱,由於實際控制人李永剛失聯,資金暫無法兌付,即日起,銀豆網將停止運營。

南京的投資者徐劍全家400萬重倉銀豆,“生活幾乎被腰斬”。他的一個老領導,在兩個不同平臺都踩雷,全部身家沒了,徐劍到北京報案時給他打電話,“說話的聲音都沒了,如果不是在華為工作,他說就跳樓了”。

一個杭州的孕婦,搖號買房前,把房款放進牛板金“抗通脹”,結果房子沒了,“她和胎兒一度都很讓大家擔心”。有人把積蓄都砸在了平臺裡,丈夫一怒之下出手打了她。維權艱難,一個投資人在電梯裡劃開了手腕。

多位投資人表示,對這些安全運營四五年,排名100以內的平臺幾乎很少懷疑。“全國快2000家平臺,按最後留下200家算,再雷能輪到它?”一位從2014年開始進行網貸投資的用戶說。

因為體制內的身份顧慮,董濤退出了所有的群聊,也沒有參與集體維權。但7月19日,他專程趕來北京見媒體:“我想說的是,我們不是小白,不是大家想的那樣貪婪,為了高回報鋌而走險。”

報案那天,派出所民警一臉冷漠——“銀行利率才多少啊,你們也不想想”。他感到不被理解的氣憤,“真正的P2P是市場剛需,不是簡單的貪婪二字。”他一隻手轉動著冒著熱氣的咖啡,臉上凝重得像結了層冰霜,另一隻手把桌子敲得當當響:“如果一個標逾期了,成了壞賬,我們都可以接受,這是投資的風險。但我們不能接受赤裸裸的欺騙。”

(7月16日下午,P2P平臺永利寶通過APP客戶端推送的一則消息。圖片來源網絡)

“我愛銀豆,我愛王總!”

銀豆網爆雷後,徐劍有3個小時“腦子都是炸開的”。他騎著一輛小牛電動車,在南京城裡漫無目的地轉了一圈又一圈。

他曾是華為公司的一名中層,項目研發經理,信奉實業救國、實業致富。2014年創業淘到金後,開始學習金融理財。股市不景氣、房價高企,找不到理財渠道的岳父岳母也跟著他投資網貸。

“每天全家人在APP上籤到,有5個人點一下鏈接幫你助力,就能拿到0.1%的加息。”3年過去了,“覺得第4年肯定沒問題啊。”徐劍說,事發後,他最懊惱的是,平臺長期的穩定讓他忽視了經濟大環境的影響——國家去槓桿,外面還有貿易戰,交織在一起,經濟痛感明顯,民企違約增多,利率在下行,“別人(年化利率)17、18的時候它13,後來人家11的時候,它還是13。”但他沒有警覺。

近在眼前的風險也被忽視了。

今年5月底,銀豆網曾發生過一次危機。因房產抵押標上的借款人多為沒有實際經營業務、也沒有實地營業場所,只有一張營業執照的“殼公司”,它被一家自媒體爆料,涉嫌借款標的造假。

但此事迅速被公關。王鵬程出面解釋,受限於法律和行業規定,企業貸款的限額是100萬,但一般企業需要的資金不止100萬,因此產生了註冊多個公司獲取貸款的情況,同時,他提供了大量抵押手續和抵押物作證。

“這個解釋符合行內潛規則,加上他一直以來的真誠,我們相信了他,覺得那些自媒體是寫黑稿的。”董濤說,銀豆爆雷後,他到另一家投資的平臺走訪,同樣投資銀豆的一位運營經理說,他就是那時候下車的,這讓董濤倍感挫敗。

“干擾面太大了”,鄧林有過十多年炒股經驗,50萬存款曾在2001年的熊市裡縮水到10萬,此後憑藉幾次抄底,逐漸炒到300萬,到2017年時,這個36歲的青年人流動資金達3000萬。為了規避股市和房市的系統性風險,他把全部資金投進了迎來強監管的網貸平臺。

現在,他的電話幾乎被打爆。他是群裡的大戶,從外地趕來的投資人總是第一個向他求助。平臺爆雷後,似乎徹底拉平了財富差異——他和“難友”們坐著地鐵去找各個部門尋求幫助。

據鄧林和多位投資人回憶,爆料事件剛發生時,引發了債權轉讓,利率一度高達25%,但很快被平臺限制在10%-15%。後來,平臺開始發放小額標的,四五萬的小標,每天總共200多萬,符合“小額分散”的原則,而且很快滿標,投資人逐漸穩定下來。

主張相信王鵬程的人最後佔了上風。其他平臺陸續爆雷的時候,有投資人在群裡呼籲:負面消息不要發進來。還有投資者為了增加信心,發了“我愛銀豆,我愛王總!”的口號,引發一眾人在群裡跟風呼喊。

7月19日的一個維權現場,一位35歲的投資人仍在現場呼籲:“我沒報案,現在群裡叫人報案的人很多就是老賴、水軍。”她向其他“難友”建議,跟警察求情,不要拘留王總,只要他在,肯定能把錢追回來。

這些“優質”平臺,幾乎把問題包裹到了最後一秒。

“6月30號還在報紙上看到他們的宣傳稿,說馬上要去北上廣搞投資人見面會,並宣佈要增資6億。”牛板金的投資人徐惠說,沒想到7月3日就雷了。

牛板金CEO王旭航在爆雷後,開出了兌付方案,他鼓勵員工,“安撫好投資人,你們在,公司在”。 一位前牛板金員工告訴後窗,“我們又去上了兩天班,以為要履行兌付方案,結果第三天經偵就來把公司封了。”他和多位同事都在公司內部有投資,沒想到到最後一刻,領導仍在騙人。而停運的前一天,聚財貓還舉辦了大型活動慶祝四周歲生日,令投資人感到傷心的是,四週年活動當天,平臺還在通過加息吸引投資。

平臺張開了一張大網,大戶也未能及時逃脫。

按照原定計劃,在銀豆投資3300萬的鄧林應該在7月11日到公司查標。“但是他們說,7月底會進行一個15個大客戶的見面會。”基於以往的信任,鄧林表現出了體貼,“那我就先不打擾,見面會的時候再去吧,目前整個P2P情況不是很好,王總需要全力去做運營。”

反常發生在7月15日。

以往,利息會在這天早上9點準時返到投資人賬戶。但那一天,利息遲到了3個小時。不僅如此,平臺在當天還發了2000多萬的標,“史無前例地,在13%後面加了0.5福利貼息。”鄧林說,標走了大概百分之七八十,平臺最後把沒有賣掉的部分撤了。

“非常反常,那時候就很慌了。”鄧林說。

期間,鄧林曾和CEO王鵬程通過電話,“他說是幫滴滴打車那邊合作的一個項目,風險可控。”鄧林曾試探他:平臺困難時,大戶們願意在合理的範圍內,支持平臺。王鵬程像以往每一次一樣,很堅定地說,“謝謝,我們平臺最近肯定是沒問題的。”

直到出事前一天——17日中午,有一個大戶去查標,“公司人還要留人家吃中飯,一切正常辦公。”鄧林說,到了18日早上9點,客服在群裡發完“每天好心情”的固定問候,20分鐘後,平臺集體失聯。

很快,他看到了那份令43萬用戶驚恐的公告:“平臺實際控制人李永剛失聯,資金暫無法兌付。即日起,銀豆網將停止運營。”

“完蛋了!”鄧林想,他壓抑著恐懼,打了一行字:“現在有解決方案了嗎?”信息發給一個加了私人微信的客服。

他發現對方向他發起了好友認證。

(投資人到銀豆網公司所在地維權。圖片來源網絡)

泰坦尼克撞上了冰山

雷暴最初是從善林金融、唐小僧等高返利平臺開始的。

“唐小僧、聯璧金融倒下時,行業裡是有點樂見其成的,自我淨化。”從2014年開始,幾乎每一年,李志都會經歷雷潮。從事網貸投資3年後,這個30歲的國企員工辭職創業。雷潮開始前,他剛剛成立了一家第三方平臺,從事P2P行業的分析和引流工作。

彼時,從業者認為,唐小僧那種高返利平臺吸引的都是為了博高收益的羊毛黨,一旦出現走風吹草動立馬就撤。“雷到的都是一些龐氏騙局、羊毛臺子”。

但很快,危機逐漸向二線和頭部平臺傳遞。

作為圖騰貸的創始人,端午過後,CEO羅潤超察覺到雷暴來臨的徵兆。“最嚴重的一個週末,資金流出兩到三千萬,沒有哪一家能接受這樣的退出率,用戶信心崩了。”與此同時,全國範圍展開的掃黑除惡行動在部分地區出現過度執法,“催收人員打一個電話,借款人都要報警。”催收困難,疊加資金流出,一度使平臺陷入絕境。

羅潤超專門研究了投資人結構,50歲以上的投資人,5028個。他不知道一旦清盤,這些人的心臟能不能承受,更不知道警察會不會找上門。

“關係不錯的另一個平臺負責人說,清盤吧。我說再堅持堅持;再過兩天,我說清盤吧,他說再堅持堅持。”最後,這個創業4年的CEO選擇了展期——通過“續借”的方式,延期歸還本息。如果平臺擁有真實標的和資產保障,可以通過展期拼死一搏。

圖騰貸雖然不是一線大平臺,但是西部地區知名的車抵貸平臺。它的展期引起了行業的警惕,“知道它的投資人不少,可能引發恐慌。”李志告訴後窗。

此後,牛板金、投之家、永利寶、銀豆網等知名網貸平臺先後出現跑路、失聯等情況。其中,投之家的倒下具有某種象徵意義。這個被業內認為“安全係數極高”的平臺,源自P2P行業內最大的第三方明星平臺網貸之家。“就像網貸界的泰坦尼克撞上了冰山,一顆核爆級的雷。”一位投資者向後窗形容。

恐慌開始滲透進整個行業。

一位不願具名的平臺負責人向後窗分析,都知道會爆雷,“但沒想到那麼快”。

事實上,作為信息中介的P2P,如果只按照規定,經營正常的定期理財產品,並不存在擠兌風險。但現實中,為了提高出借人和借款人在資金、期限上的匹配率,不少平臺將借款需求打包,投資人到期後可以轉讓,流動性風險因此依然存在。

銀豆網爆雷的當天,董濤把其他平臺的投資都申請了急退。儘管那些都是一線大平臺,但對於付出了全部身家的工薪階層來說,眼下,“大部分能撤出來才是最重要的”。

“大家都在淨流出,”一位排名前30的平臺負責人告訴後窗,7月上旬的那兩個週末,(流出)超出了平常指標的2-3倍,“那些非常大的傢伙(平臺)都害怕了。如果持續惡化下去的話,這個行業就沒了。因為誰也扛不住,大家錢都在資產裡面,這些資產是不可能在一兩週之內迅速贖回的,那它的現金流就會擠兌。”

北京十幾家排名靠前的網貸公司有一個小群,很多CEO在裡面,“每天大家去對一下,看看情況,”該負責人說,大家的最大壓力在於提現,規模越大的公司,提現額度越大,壓力越大。

作為國內老牌P2P紅嶺創投,創始人周世平在23日對媒體透露,“最近這兩天我接到的求救電話至少有10多個,很多P2P平臺找我們提供流動性支持,一些大的平臺也扛不住了,恐怕這形勢還在繼續蔓延。”

一位平臺高管告訴後窗,很多平臺,出資人提現的時候,債轉頁面變成好幾百頁,投資人集中擠兌,提現緩慢是正常的。但爆雷的大背景下,“大家就會覺得你這個平臺有問題了,加劇投資人恐慌,資金不斷外流。”

借款的“老賴”開始活躍在社交媒體上。在幾個投資者維權的qq群裡,有老賴慫恿投資人擠兌,“就是要擠垮平臺,不用還錢”。

爆雷潮開始前,李志花幾個月寫了一本10萬字的網貸投資指南。原本談好了出版社,現在擱置了。他原以為自己很有投資經驗、比較有錢,“現在,那些都不算什麼了。”他搖搖頭,愣了兩秒。

“包括投之家在內,都有一些違規在裡面。”上述不願具名的平臺負責人分析,如果大家都把資產匹配到小額分散的債權上,(逾期)頂多是公司的不良資產,根本不可能產生擠兌。

他以自己的公司為例——提現壓力增大後,公司依靠對接的資產平臺的債權回購,保證了流動性。但是爆雷的平臺“都有非常大額的、非資產類型的東西”,這是不符合P2P運營規定的,“你沒有那麼多鍋蓋,蓋不住那麼大的鍋,就肯定要爆掉。”

從這個層面看,不少P2P從業者認為,除了國家去槓桿的大環境,爆雷的根源是2012年網貸興起時,行業內產生的諸多不規範。一位平臺負責人說,從2013年互聯網金融元年至今,網貸已經走過了從激進發展到理性發展的5年,“現在要去為幾年前的這些不合規的公司買單了。”

(牛板金的投資人聚集在杭州華潤大廈1樓。圖片來源網絡)

P2P羅生門

銀豆客服給鄧林最後的留言是:華信,華信,華信,70%。也有投資人稱,銀豆高管郭曉溪曾透露,“錢都去了華信,但投資人找遍北京都找不到華信有效的公司地址”。

讓投資人感到疑惑的最大問題是:44億借款到底去哪了?

和以往平臺負責人捐款跑路不同,這次雷潮裡最令外界錯愕的是股權羅生門。

平臺停止運營的當天下午,CEO王鵬程發佈一封公開信。“銀豆網伊始是在我的管控範圍內合規運營,自2014年中光擔保出問題後,李永剛作為中光股東,以代償為由介入銀豆網資產端,在華信入股前後整個銀豆網就被李永剛集團操控。”王鵬程稱,自己作為平臺對外宣傳的CEO已被架空,不知曉不掌握投資款的任何流向,不參與資產端任何事物,“像傀儡一樣被矇蔽被裹挾了三年的時間。”

李永剛並不在銀豆網歷次股權變更之中。工商資料信息顯示,銀豆網股東為北京華信電子企業集團 和CEO王鵬程,兩者分別持股70%和30%。

事發後,投資人搜遍了平臺和網絡,發現李永剛只在華信入股銀豆網的時候出現過。照片裡,他的手和王鵬程、華信集團代表的手握在一起。

7月20日,北京華信電子企業集團發佈《公告》稱,本集團雖然為銀豆網運行公司北京東方財蘊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登記股東,但本集團從未參與銀豆網的經營管理,未參與銀豆網任何形式的利益分配。

工商資料顯示,華信集團是由原電子工業部批准,由清華大學、中國惠通通訊電子中心、中國通廣電子公司、中國瑞達系統裝備公司等聯合興辦的一家國資聯營企業,註冊資本5898萬元。

此前有統計稱,華信電子通過多家公司,控制10家P2P平臺,在銀豆網之前,旗下的羅斯金融和同創萬利已經先後爆雷。

類似實際控制人失聯的情況也出現在投之家。

投之家爆雷後,創始人徐紅偉在給投資人留下的一段音頻中表示:“自己在平臺併購的過程中,由於經驗不足對新的大股東監管不到位。今年6月,通過輿情監控和工商信息查詢發現,新股東參與了多家P2P平臺的收購,背後疑似有溫州幫的一個團隊來專門操作收購平臺這些事。這些平臺陸續爆雷導致投之家資產端逾期。”

“早一兩年風行過P2P收購潮,但沒想到他們是這麼玩兒的,玩這麼大。”上述不願具名的網貸平臺高管說。

作為與網貸平臺打交道較多的第三方平臺,去年以來,曾有不少公司找到李志友,讓他介紹可以三折收購的平臺。“股市不景氣,上市公司需要找到輸血的工具,而平臺也想通過融資增信。”

但這種看似“雙贏”的合作,背後是自融和大額假標,資金流向成謎。

投之家CEO黃詩樵曾在爆雷後透露過具體的操作手段。“去年9月,徐總(即徐紅偉)決定要把投之家賣掉。後來和其中一個買家達成了協議,要求我們團隊做到一定的待收業績,才付股權款。待收做上去以後,有部分新股東推薦的借款企業就逾期了,而且情況比較嚴重。新股東要求我們運營團隊必須讓他們推薦的借款客戶在平臺上發標。”

一位二線平臺負責人說,雷潮爆發後,他一直困惑的一個問題有了答案。“有些平臺買房還是找朋友借錢,突然八九千萬的資金就找人墊付了,”他說,正常做業務,賺一點服務費,就算是三倍於我的平臺,也搞不定這個事,除非就是自融。

這讓將網貸視為理財剛需的董濤覺得,投之家爆雷摧毀的信心和引發的恐懼已經觸及網貸行業的根基。“行業權威,它背後的網貸之家平臺排名是大家投資參考的依據,它這麼爆了,你還能相信誰?”

(牛板金的公開信。一天後,杭州市公安局江乾區分局對牛板金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立案偵查。圖片來源網絡)

“我們要回歸質樸的生活”

信心不是黃金,但現在它比黃金還珍貴。

圖騰貸決定展期前,曾嘗試過所有的刺激手段——加息、現金券,想通過高息回報穩定客戶,“搞不定,節奏全亂了”。

以往可以為平臺增信的手段也成了偽命題。6月初,有融資找上門,但羅潤超說,現在一提國資、上市,投資人馬上撤。

當一切數據和金融手段都失靈,只能依靠不斷開直播、見面會獲取信任。

投資人問,你多久能搞定?他一下懵了,多久搞定呢?這全部得看催收。

他以警校畢業生的身份,給公安部門寫了封陳情信,“我說我身後有16萬投資人,算上家庭有50多萬,我是警校畢業生,請你們相信,我只想要回本金和利息。”

後來在公司回看直播視頻,他自己看哭了,“投資人能不能給你時間,全靠一份真誠的表態,太慘了。”

爆雷後,各大平臺想出來不同方法增加投資人信心。團貸網、和信貸、人人貸、萬盈金融等都進行了直播、投資人見面會。金蛋理財拿出2000萬,報銷投資人去平臺考察運營情況的路費。

大範圍塌方的局面暫時被控制。每天運營異常的平臺從高峰期的十幾家,降至兩三家。 羅潤超說,展期一個月來,實際還款8737萬,其中提前還款1938萬,“這段時間找到了平衡點,預計9月會發新標。”

但在行業自淨的過程中,有多少家能扛到安全邊界,尚是未知。

最新的消息是,監管方將在7-8月間落實關於網貸和P2P的統一細化操作的專項檢查標準,初步涉及187條,主要是利用穿透式監管的辦法,力求對機構全覆蓋,實施監管。

這是繼7月16日中國互金協會及此前上海、廣州、深圳、江蘇等地互金協會集體發聲後,針對P2P網貸平臺的最新監管動向。

一位不願具名的平臺高管表示,細則對可以備案的平臺是利好,但是對那些不能備案的平臺,會不會導致第二次爆雷,“怎麼去過渡,其實這是一個非常難的(問題)。”

中金在研報中表示,P2P退潮或仍將持續2-3年。“在滿足監管合規要求基礎上,再考慮運營成本的攀升,預計三年後正常運轉平臺不超過200家,即目前運營平臺的10%左右。”

對於曾經的P2P投資者來說,等待他們的是如何重建生活的信心。

前幾天年終獎下發時,徐劍還在調侃他的前領導:拿了50多萬獎金,是不是要請客?現在,幾乎一夜間,領導成了負債狀態。徐劍盤算著,賣掉自己一百多萬的車和妻子40多萬的車,能還上跟著他投資銀豆的岳父的錢。至今,岳父還不知道爆雷的事,徐劍騙他去上海出差,晚上買了張臥鋪,第二天一早到北京報案。

他開解在大學做教師的妻子,“我們以前只有一輛斯柯達明銳的時候,不是也很快樂嗎?我們最大資本就是年輕,現在,我們要回歸質樸的生活。”

深圳的投資者徐惠已經連續半個月11點之後才從公司回家了。她害怕回到家,跟男朋友爭吵。此前,因為他極力推薦,她把準備結婚的15萬投進了牛板金。那種懊惱的情緒和維權的苦難,讓她覺得,“錢找不回來,就不想跟他結婚了。”

和維權群裡很多“發誓遠離P2P”的投資人不同,董濤仍對網貸抱有信心。他唯一感到愧對的是妻子和不到3歲的女兒。報案回家的那天晚上,他抵著女兒小小的額頭問:爸爸把你買禮物的錢弄丟了,你能原諒爸爸嗎?

女兒沉默了一會兒,答:能。

轉自:http://www.sohu.com/a/244196801_658673


家族財富密碼


只要是破產倒閉的P2P,無論老闆是否跑路,投資人的血汗錢血本無歸了。

細數這些年的問題平臺,募集資金無非四大去向。

高管揮金如土

P2P的實際控制人,大多生活糜爛,拿著投資人的錢任意揮霍。

比如,媒體曝光的e租寶丁寧,辦公室養著十多個女秘書,並與多名公司女高管保持不正當關係,先後贈與這些人的現金、房產、車輛、奢侈品的價值達10餘億元。僅對集團總裁張敏一人,丁寧向其贈送價值1.3億元的新加坡聖淘沙別墅、價值1200萬的粉鑽戒指、奧迪A8轎車、賓利轎車、名錶等禮物,“獎勵”現金5.5億元人民幣。



廣告天價投放

P2P平臺,為了博眼球,迅速擴張,源源不斷地拉攏新的投資者接盤,拿投資人的錢,大量投放廣告進行“病毒式營銷”。

比如,四大返利平臺之首的“唐小僧”,2016年開始在一線城市進行廣告轟炸,僅通過分眾傳媒鋪設線下樓宇廣告,一年支出5000萬元。唐小僧還重金植入各大熱播劇集中,電視劇《琅琊榜2》中也植入了《大梁小劇場》。

部分P2P平臺,斥巨資請名人站臺代言,成為名符其實的鮮花陷阱。宋鴻兵、茅於軾、郎鹹平等皆為泛亞搖旗吶喊過。金鹿財行、中晉資產的事發,明星代言人黃曉明、九球天后潘曉婷牽涉其中。

填補爛賬窟窿

所謂“自融”,顧名思義,就是網貸平臺的資金主要是老闆自用。一些企業缺錢,資金週轉困難,突然發現網貸平臺這個搖錢樹。他們註冊大量“殼公司”,虛構貿易合同或應收賬款,在控制的平臺上發假標,給旗下企業輸血,資金左手倒右手。這些企業爛賬無底洞,需要長期不斷的供血。一旦平臺吸金吸不動了,平臺資金要出現流出的跡象了,要不直接爆雷,要不立馬關掉跑路。

從事風險投機

P2P平臺許諾的投資收益率遠高於普通的投資產品,P2P平臺必須找到收益率更高的投資品種,才能玩的轉。

許多平臺拿投資人的錢去搞配資炒股、房地產開發過橋貸款或炒作虛擬數字貨幣等投機行為。隨著今年以來樓市價格回落、股市低迷、虛擬數字貨幣價格大跌,最終平臺瞬間暴雷。

…………………………………………………………………


史晨昱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要不回來、要不回來、要不回來!肯定要不回來!看你下次還玩高息集資嗎?

原因很簡單,P2P平臺一般做的都是高風險貸款,說白了就是在放高利貸,只有這樣才能支付起給投資人的高息,給投資人利息一般都在年化15%以上甚至更高,加上營銷以及管理費用等都是一筆大的開支。一般P2P公司都是在高檔寫字樓租下一層甚至幾層樓面,招聘美女帥哥做銷售員,忽悠那些老闆老人大媽之類的,所以我們經常聽到集資投資人一說到風險,就會講人家那麼大的場面、事業多偉大啊,咋還出會問題?我死都不相信的!結果出問題就開始哭哭啼啼的。

P2P平臺一般是有一整套路數和玩法的,經常開一些會議,聘請經濟學家忽悠,像最大的集資詐騙平臺泛亞就是請郎鹹平和宋鴻賓演講推廣理財,誤導了很多投資者,最後在上海和太原被老百姓圍堵捱揍;其次引入了傳銷機制,你拉一個人頭進來就會得到營銷費;還有就是很多美女業務員向老闆推銷產品,白天晚上的很多路數大家都懂的。

募集資金一部分放貸給企業,而這些企業絕大部分是資質比較差的,最終還不了錢成為壞賬,再加上管理層的揮霍,以及支付前期人員的利息,虧空倒閉成為必然!

還是那句老話“天線沒有免費的午餐”!警惕吧,貪慾的人們!


王紅英金融期貨


如果P2P發生爆雷風險,實際上投資者最終拿回本金的時間會非常漫長,且可能只能夠拿回極少數的資金。實際上,對於投資者來說,一旦踩雷,就需要做好持久戰的準備,但首要任務,還是在於做好充分的證據收藏,例如投資金額、註冊賬號、投資項目、回款日期等,同時需要與受害者建立起維權群,聘請律師通過正規渠道進行積極維權,這或許是回收資金,保障自身權益的最佳策略。但,需要注意的是,近期P2P投資風險不少,投資者仍需要加以謹慎,儘可能迴避近期的大洗牌風險。


郭施亮


按照已經暴雷的P2P平臺暴露出來的信息,募集資金的使用情況大概有三種,但是不管哪一種都會造成本金損失,主要看處理及不及時了,收回一部分是有可能的,全部收回自然是沒戲的。

1.第一種情況,龐氏騙局

這種就是沒有明確標的,完全是採用割韭菜的形式,拆東牆補西牆,這種一旦暴雷,基本上沒有收回本金的可能性了,大部分資金都被揮霍一空,因為本來就是騙錢。

2.第二種情況,自建資金池,挪用資金用於第三方企業自融

根據網貸之家提供的信息,最近幾年暴雷的P2P平臺中16家互金平臺都有上市公司的參股。有的互金平臺和上市公司、國企“換股”,希望得到大公司的背景支持。而今年大寫大公司在股價下跌的情形下,投資P2P平臺,實際上是為了自融,並不是為了幹借貸的買賣。

按照規定P2P平臺是不允許有自己的資金池的,需要在銀行做存管,部分不正規的平臺虛構一些第三方將資金挪用,用於第三方公司的自融。企業發生風險,繼而引起平臺暴雷。

這種情況平臺出了問題,還要好一些,主要看這些用於自融的第三方公司有沒有可處置的資產,處置清算後,本金還可以收回一部分,至於怎麼分配這些資金,當地肯定會有具體的安排。

3.第三種,資金用於正常的私人借貸業務,爆發大量壞賬,平臺剛性兌付導致資金鍊斷裂

這種還屬於比較中規中矩的平臺,雖然暴雷,但起碼還是本本分分的做自己的老本行-私人借貸,猶豫去年到今年的經濟下行,導致實體經濟發展情況不好,很多民營企業本身週轉困難,而他們就是P2P平臺的借款方,發生違約。平臺為了維持自身剩餘,一直做剛性兌付,長此以往,窟窿越來越大,壞賬到一定程度,就會導致資金鍊斷裂,繼而暴雷。

這種情況下,本金也可以收回一部分,不過前提是,借款方有足夠的抵押物或者反擔保措施,待這些資產處置以後,會對投資方進行一定的資金補償。

以上就是總結的幾種情況,本金有可能收回也有可能收不回,但是肯定會有損失,因為這本身就是一個高風險的行業,而且目前處於監管的整頓期,P2P行業大洗牌,建議還是觀望為好,如果要投資,儘量選短標,而且資金要分散在不同的標的上,最大程度分散風險。


不立而立


我們還是先給破產、倒閉的平臺簡單分一下類別吧:


1、純屬詐騙的非法集資類平臺:如e租寶、唐小僧、錢寶網等,可以保守的估計,我們在市面上所見到的、聽到的、投過的P2P平臺至少一大半都是這一類別的平臺。


那麼,平臺的實際控制人,把集資而來的錢,花到哪裡去了呢?

一般來說,分為可分為一下幾種情況:

(1)資金進入實際控制人的個人口袋後,他會拿著資金去投資風險更高、收益更大的產品。比如炒股(國內+國外)、房產投資、外匯、投資風險項目、甚至賭博等。


對於這一類平臺,自身都是有資金池的,平時用戶的資金提現,都是從池子裡撥錢。只要實際控制人的投資沒有出現大面積的虧損,平臺在P2P行業以及金融大環境寬鬆、向上的時候,是可以正常運行的。


但在老闆投資大面積虧損、行業大環境急轉直下的時候,用戶一定會大量提現,不復投,進而平臺的流動資金就會出現斷裂,出現逾期,進而平臺倒閉,實際控制人或自首或逃跑躲起來(但也相信,被抓到只是早晚的事情)。


這時候投資人的本金能拿回多少,要看平臺現有的資產以及控制人賬戶金額的情況,一般情況下,能拿回20%就不錯了,也有可能拿不回。


(2)資金進入實際控制人的個人口袋後,他拿著自己去進行高消費,比如大量購置私人房產、養情婦、購買奢侈品、賭博以及其他重大消費類項目。


這一類平臺實際控制人,拿著投資的人錢肆意揮霍,用於個人快活、享受,等到資金鍊斷裂,或被有心人發現進而舉報,這樣一來也勢必會引起投資人的整體恐慌,平臺倒掉。


這時候投資人能討回多少本金,就一言難盡了,很有可能根本拿不到,或者說拿到一點點,而且整個報案、維權、討錢的過程漫長又煎熬。



2、建立真實借貸關係的P2P中介平臺

這一類從事合規借貸業務的平臺,市面上有,但很少,這些平臺募集到錢,自然是到了真實的借款人和借款企業的賬戶。我認為這一類公司受風控、監管政策、金融大環境的影響比較大。


風控:因為想做好這一類真實的借貸業務,真得很繁瑣、很難,就拿風控這一環節來說,就要耗費很多人力物力。但沒辦法,想做好互聯金融,必須重視風控這一環節。這事關借款人、借款企業的還款能力以及資產抵押的實情,這才是重中之重。


政策:一個政策的出臺,每一個條例可能都會波及眾生,甚至事關生死。監管政策的出臺會提高平臺的運營成本以及具體業務的展開,對平臺的影響也很多大,真實的P2P平臺,如果出現經營不善的話,會選擇轉型或者清盤。


金融大環境:就拿近段時間來看,股市一眼望去,千股跌停;基金也虧;整個P2P行業更不用說了,這一次的暴雷潮異常洶湧,自7月份以來截止到今日,沒有都有好幾家平臺倒掉。隨著大環境的惡化,投資用戶集體恐慌,出現大面積擠兌是必然,與此同時,大部分人P2P行業都已經失去了信心,轉而變為對這個行業的絕望。最後,能僥倖剩下的恐怕就只有為數不多的頭部大平臺。



看到整個行業的崩塌與洗牌,會出現有些借款人或企業惡意不還款的情況,也就是加劇平臺的惡化。這一類從事真實交易業務的平臺一旦倒閉,多半平臺會給出一個分期還款的方案和計劃,但是每一天的市場行情都瞬息萬變,誰也不能保證之後的方案和計劃能分毫不差的落地。理想狀態下,存在拿回全部本金的情況,但時間漫長;我個人預估,大部分人能拿回50%—80%的資金,這也許已經算是比較好的結局了。


好了,今天就說這吧,歡迎大家一起參與討論。


陶陶不決


沒有一個回答正確的,要搞清楚這個問題,

首先要清楚什麼是P2P

P2P本意是中介,直接撮合借款人和投資人的需求,就好比房產中介是一個道理。

為什麼P2P在中國那麼火

由於長期的銀行業准入壟斷以及信用體系的缺失,大量的企業和個人的資金需求無法滿足,民間借貸、高利貸盛行,而與此同時大量的中產階層缺乏可靠的投資渠道,信託門檻太高,股票又會虧錢。所以基於互聯網的P2P出現以後,很自然的就爆發了。而在發達國家,P2P是作為普惠金融的補充存在,社區銀行已經能覆蓋大部分需求了沒有互聯網金融一說

P2P是怎樣變形的

1、天生的缺陷:P2P其實是一種原始的金融形式,沒有銀行之前,人與人之間就是這樣借貸的,互聯網的出現,使其消除了地理的隔離,但卻無法消除時間隔閡。比方說你今天想投資10000一年時間,但是今天才有一個人需要借2000, 下週才有另一個需要借5000三個月。這樣當平臺規模擴大以後,自然就會出現需要錢的時候沒錢,有錢的時候投不出去!那麼,資金池就是更高的階段了,這又回到了銀行模式,其實相當於重複發明輪子,要麼就維持小規模不做大。

2、剛兌的特色:按照P2P的原意,投資人是出借方,借款人違約應當找借款人還錢,投資風險自擔。但在中國這種環境下,不承諾剛兌就不會有人投資,於是要解決這個問題,只有兩個辦法,第一種回到資金池模式,第二種拿出利潤做擔保,顯然第二種是不夠的。

由於以上兩點,所以有了資金池,各種的期限錯配,宣傳保本保息。如果規模不斷增長,那麼壞賬總是能解決,一切都很美好。

風險的爆發

顯然,如果允許做資金池,期限錯配,那和銀行就沒區別了,而銀行是要受監管的!然而在相當一段時間裡,沒有任何監管政策出臺,於是各類人等蜂擁而入,出現了最惡劣的兩種形式:1)自融,由於銀行借貸困難,有些企業甚至是國企通過建立P2P平臺融資,構造大量的借款企業,虛構借款需求,最終資金流向背後黑手。2)龐氏騙局,純粹就是騙錢,幾乎所有的資產都是虛假的,例如唐小僧。

終於監管政策出臺,且到了市場資金匱乏,銀根縮緊的時候。現金流斷裂到來了。

爆雷,錢去哪兒了

1) 龐氏騙局:對不起,錢已經花掉了

2) 自融:幕後的那個企業完了,如果它還有點資產能處置,或許還有一點點機會要回一點點錢。幕後的人還在,背景強大,賴帳了,那你沒有辦法,只能認栽

3) 資金池問題:平臺有資產,就是有真實的借款存在,由於投資覆蓋不了產生的壞賬,或者由於客戶大量集中提現,現金流斷裂。那麼去掉壞賬,慢慢清退,你還能有機會拿到大部分錢。

4) 貸款逾期:沒有資金池,標的金額較大,通常是原來做P2B的那種,爆雷原因只是逾期,但是投資人一天也不能等報警。那麼恭喜你,通過處置你通常還能拿回大部分甚至還有盈利。

這是對於投資人來說,對於這些平臺來說一律屬於非法吸收公共存款。

最後的結局

劇本順應了大的去槓桿的時代背景,某些人順利的一分錢不花降低了負債。最後,x字號資產處置平臺粉末登場,處置不良資產,再賺個盆滿缽滿


klinsrachel


我來說一下我的觀點吧,越是老的平臺,可能剩下的資金越少,為什麼?因為之前募集的資金都充當利息以及平臺費用花了。p2p公司的壞賬率是高的可怕的,壞賬怎麼處理,說實話沒有幾個能追回來的,那些崩掉的平臺跟你說他們有幾個億的應收賬款,可以彌補客戶所有理財款,那都是在瞎編,他們自己都要不回來,你指望誰替你要呢。再說了那幾個億,也是按照利滾利算的,可能本金就一億,他們算什麼違約金,滯納金,複利,這種算法法院根本不支持,平臺可能就像一機器,不到山窮水盡那就一直玩下去,直到最後一滴油,然後跑路。剩下的投資客的錢去哪了,都被當成了利息支付給前面的人,以及那些騙貸的了。所以崩掉的平臺根本沒有錢。募集的錢只有一小部分老闆可能帶著跑路了,大部分的錢都是爛賬和利息,根本無處可要。最後再說一下,最終統統按非法集資,你之前得的利息全部充當本金,也就說你在平臺投了50萬,這幾年得了20萬利息,那麼在經偵介入,認定你現在的本金為30萬,別驚訝,就是這麼處理的,即使一份錢不再給你,他們也可以說追回了40%。可怕嗎,可是所有的這種案件都是這麼處理的。有錢了,借給身邊缺錢做生意的朋友不行嗎,即使朋友不還了,那不是還有借條借據麼,可以去法院起訴,只要不超過24%,法院都是支持利息的,可是這p2p,你連你借給誰都不是那麼清楚,你連朋友都不相信,幹嘛相信一個從沒見過的借款人,沒見過的理財平臺。這麼多崩盤的,有一個去找借款人要錢的麼,沒有。全部是來找平臺的,因為你把錢給的是平臺,也許這些錢根本就沒有出平臺,只是這個投資客戶的錢成那個投資客戶的利息。


願望石123


借貸寶為什麼下架“刑事報案”功能

據有心用戶反饋借貸寶於2018年3月末悄無聲息將“刑事報案”功能下架,其實對於借貸寶這樣的做派早有耳聞,不過這一次這樣的行為裡蘊含著大量的信息,下面我們來扒一扒。

2015年8月借貸寶上線推廣聲勢浩大,筆者相信是下了血本,但好日子掐指算算不足10月。據內部流出的消息稱截至2017年8月份有300萬筆左右借款逾期,逾期本金百億左右,逾期的借款人30萬人左右。用戶群魚龍混雜,目前中國裁判文書網顯示的數據顯示有超百起與借貸寶關聯的刑事案件,筆者相信接下來的日子數據會持續增加。

不難發現自2017年初借貸寶已經告別往日的高調,採用“鴕鳥”策略來回避自己的風險。能不公佈的一定不公佈,能迴避的一定迴避,強制要求公佈、面對的也是一拖再拖。可見借貸寶是一家嗅覺非常靈敏的公司,意識到牽連刑事案件若是持續增加,難免會殃及自身,索性下架“刑事報案”功能。

下面奉送借貸寶受害用戶兩個維權要點:

一、依據《侵權責任法》等法律規定,刑事案件的受害人可根據實際情況依法向平臺提出民事賠償請求;

二、部分刑案被告賬面顯示借入額度與實際所得相差甚大,差額部分的資金去了哪裡?借貸寶心知肚明,被告涉案違法所得在刑案處理中是必須要做退贓處理的。筆者目前追蹤瞭解到的幾起正在偵辦的刑事案件中,其中某嫌疑人賬面顯示非法所得270萬元人民幣,實際淨得150萬元人民幣左右,差額120萬元人民幣去了哪裡?涉刑案的借款人可以委託律師圍繞此項舉證,進行積極退贓,爭取寬大處理。

基於以上兩點,平臺下架“刑事報案”功能的意圖非常明確,引導用戶走民事訴訟途徑,淡化自身可能涉嫌的違法違規行為。

送寶哥一段話: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發現問題宜疏不宜堵。

送用戶一段話:拿起法律武器,合法維護自身權益。

送迷途“借款人”一段話:自首是唯一出路,不僅解脫自己,更是給出借人一個相對完美的交代。

善哉!善哉!(文:魅影隨行)


哥是傳說007


都被卷跑了或者花掉了,怎麼可能拿得回本金。

而且爆雷的平臺不是主動跑路就是被查封,根本談不上倒閉和破產,倒閉是因為經營不善,破產是資不抵債,這些平臺沒一條符合條件的。

P2P的本質

我認為,一個真正正規的P2P業務模式,應該是像上圖一樣,有五方參與,借款人、投資人、平臺、第三方存管(銀行)和第三方擔保,投資人提供資金以獲得收益,借款人獲得資金支付利息,平臺發佈信息撮合交易,第三方存管負責資金劃轉,第三方擔保負責保證,這樣的平臺才比較安全,一般不會暴雷,即使暴雷了。錢也在借款人那裡,像借款人追討即可,那麼多借款人,不至於

但是你仔細研究一下暴雷的和沒暴雷的平臺,有幾個是這種模式?暴雷的我敢大膽的預測一下,一個都沒有,最主要的是投資人的錢真的通過銀行劃轉到所謂的借款人賬戶了嗎?我看未必,在平臺的賬上幾率較大,那麼平臺把錢花在哪了?

營銷推廣

互聯網時代,你不加大營銷推力度,根本沒人知道你這個平臺,你得打廣告吧,你得推出活動拉客戶吧,比如開戶就送100元花費,存多少錢送什麼的,哪個平臺沒搞過類似活動?這些都需要錢啊,力度一個比一個大,前些天最出名的暴雷,應該屬聯壁金融了吧,0元購399的路由器,就問你力度大不大?

投資

好一點的平臺,起碼還會把資金用作投資,即便不是宣稱的P2P借款人而是風險更高更的什麼投資,也是有跡可循的,真要是清算可能還能挽回一定的損失。

利息

最怕的就是遇到了“龐氏騙局“,後面人的資金根本沒有去投資,而是用於支付前面人的高額利息,那麼這錢基本上是要不回來了。


所以你就知道,這錢如果沒有用於生產經營,哪來的倒閉?平臺如果不是安於收取中介費,而是運作投資者的資金,哪來的資不抵債破產?攜款跑路,或者資金流斷了,怎麼拿回本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