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全民旅行记:北京王府井大街的前世今生

北京王府井大街名字中“王府”二字最早来源于明成祖时期(1405年),因在此曾修建有十座王府,而得名王府大街。

清朝时期,由于地质条件所限,北京地区打出的井多为苦水,皇室用水是从玉泉山运送来的泉水,普通百姓家的井水多只能用于洗衣。直到1908年京师自来水公司成立才在东直门地区兴建自来水厂,在此之前人们饮用做饭用水还需向拥有较好水质井眼的水商处购买。

夏日全民旅行记:北京王府井大街的前世今生

夏日全民旅行记:北京王府井大街的前世今生

清时北京约有1200余眼井,平均千人共享一口井,可谓好水难求,在王府大街的南端发现了一口水井,水质清甜,实属难得遂将王府大街改名为王府井大街,并一直沿用至今。

夏日全民旅行记:北京王府井大街的前世今生

王府井大街如今的繁荣盛景始于东安市场的建立。

1900 年,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城内陷入半殖民地状态,在清朝建立时制定的旗人、汉民严格分城而居的制度日渐松弛,内城不得经商、娱乐的禁令也逐渐名存实亡。

王府井地区地正处在出入皇城的重要通道上,内务府采购物资多经过于此,加之东交民巷使馆区与王府井地区仅一墙之隔,大批外交使节及在京侨民汇集于此。

1903年,清廷即颁布“上谕”,将王府井北段八旗兵废弃的练兵场辟为东安市场,将东安门外御道两旁商贩全部迁入,东安电影院、会贤球社等娱乐设施也纷纷在此开办,直接服务于“洋人”的商店、洋行也开始大批量涌现在王府井地区。

夏日全民旅行记:北京王府井大街的前世今生

彼时的王府井地区高档洋行汇聚,经营范围涵盖汽车、钟表、电器、钻石、西装等西洋色彩浓厚的商品,商铺内外装潢高档,商品陈列炫目、考究,堪称北京的“南京路”。

新中国建立后,北京市城市规模不断增大,人口数量迅速增长,为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政府将一批上海、天津等地的名店老字号引入王府井地区,并兴建了新中国第一座大型国营百货商场——北京市百货大楼。

夏日全民旅行记:北京王府井大街的前世今生

夏日全民旅行记:北京王府井大街的前世今生

此后,又陆续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新华书店、工商银行大楼、大明眼镜店、港美大厦等建筑。截止90年代初,王府井大街,共有大小商店101家。商业建筑规模达18万平方米。年销售额达7亿元,约占当时北京全市零售商品总额的6.8%

夏日全民旅行记:北京王府井大街的前世今生

夏日全民旅行记:北京王府井大街的前世今生

改革开放后,随着二三环陆续建设了一批高档商店,造成了购买力的向外分散,王府井大街的商业地位受到巨大挑战。1993年,王府井开始了长达5年之久的扩建改造工程,后又经历次修建,逐渐发展成为了现如今我们所看到的王府井大街的面貌。

现如今王府井大街已经成为中外游客来到北京的必游之处,街道两旁悬挂的巨幅广告,无不诉说着王府井的摩登与时尚,在这里你能买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名品。

夏日全民旅行记:北京王府井大街的前世今生

但也希望今后王府井街区能够更好的发挥向世界各地游客展示中国形象的窗口作用,国际化发展的同时,也能给中国的设计师品牌,中国的文创商品多一些展示的空间,融入更多中国元素,彰显中国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