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83年了,這首歌背後的熱血故事,你知道多少?

熱血|83年了,這首歌背後的熱血故事,你知道多少?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

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熱血|83年了,這首歌背後的熱血故事,你知道多少?

義勇軍進行曲詞譜 (新華社發)

每當激昂的國歌響起

都給人一種無比鼓舞的感覺

《義勇軍進行曲》誕生於

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頭

這首歌曲,像一支戰鬥的號角

鼓舞了無數中華民族兒女

反抗侵略,建設祖國!

鮮為人知的是

它的曲作者

譜曲時年僅23歲

熱血|83年了,這首歌背後的熱血故事,你知道多少?

他就是

——聶耳

今天

距聶耳逝世1935.7.17

已有整整八十三年了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

讓我們一起緬懷

這位人民的音樂家

向他,致敬!

熱血|83年了,這首歌背後的熱血故事,你知道多少?

主動“搶”來的譜曲

我們都知道的國歌作曲人——聶耳,是一個非常積極活躍的人,《義勇軍進行曲》譜曲就是聶耳主動“搶”來的工作。

1935年2月,國歌作詞人——田漢同志寫完《風雲兒女》初稿就被國民黨逮捕入獄,劇本交到了電影編劇夏衍手裡。當時聶耳正準備去日本,聽說《風雲兒女》有首主題歌要譜曲,就主動向夏衍要求把譜曲的任務交給他。

隨後,還在獄中的田漢完成了主題歌的歌詞創作。而這首主題歌就是後來的《義勇軍進行曲》。

聶耳創作《義勇軍進行曲》的時候,因為沒有鋼琴,就請“電影皇帝”金焰把這首歌一句一句地試唱出來,聶耳聽了以後再進行修改。

熱血|83年了,這首歌背後的熱血故事,你知道多少?

田漢

“義勇軍”的原型

這支促使聶耳譜寫出國歌的原型部隊,就是“九一八”事變爆發後全國第一支抗日義勇軍——東北民眾抗日救國軍。

熱血|83年了,這首歌背後的熱血故事,你知道多少?

熱血|83年了,這首歌背後的熱血故事,你知道多少?

東北義勇軍沒有系統的組織與統一的指揮,旗號繁多,各自為戰,成分複雜。據學者研究,其中農民約佔50%,原東北軍官兵約佔25%,曾當過鬍匪的約佔20%,其他工人、學生佔5%。

雖然在組織上存在缺陷,但它在整個東北義勇軍抗日曆史上佔有十分重要地位的。1931年11月,在張學良不抵抗而將東北軍撤往關內的情況下,英勇的抗日官兵奮起抗戰,憑藉簡陋武器與敵人展開肉搏戰。僅江橋一役,殲滅日寇185人,打死打傷偽軍七百餘名,日寇入侵以來第一次遭到如此慘重的失敗。

正如閻寶航先生1932年在《東北義勇軍概況》中所言:“夫義勇軍之起也,激於義憤明知血肉之軀,不足以當彈雨硝煙,然為表示民族不屈精神,任何犧牲,均所不惜。”

傳世絕唱的國際戰歌

《風雲兒女》公映之後,《義勇軍進行曲》慷慨激昂的歌聲隨之響徹大江南北。

在著名的臺兒莊大捷中,美國記者愛潑斯坦親眼目睹了中國官兵端著步槍、揮著大刀,高唱《義勇軍進行曲》,冒著日本軍隊的炮火向前衝鋒。

在那個年代,《義勇軍進行曲》不僅影響了中國,還成為一支國際戰歌,激勵著許多國家的革命者為民族解放而鬥爭。馬來西亞的一支華僑和其他各族青年組成的抗日隊伍,就把《義勇軍進行曲》歌詞中“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改為“馬來西亞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作為抗日遊擊隊隊歌傳唱。

“長城”的故事

熱血|83年了,這首歌背後的熱血故事,你知道多少?

《義勇軍進行曲》中的“長城”其實是實指,背後有著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1933年的3月11日,敵人進攻古北口長城防線,以重炮在城牆上轟開了一個缺口。我們的守軍兄弟從三個方向湧來,一波又一波地擋在缺口前與敵人搏殺,幾百人全部戰死在此,他們的身軀將缺口死死堵住,將敵人擋在長城之外。

“把我們的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是民族抗戰一個真實的縮影,這首歌凝結了無數的英魂,人們可以高唱著它,勇敢地站起來,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

我們選取了各個歷史時期代表性的《義勇軍進行曲》,一起來感受來自心底的震撼。

《義勇軍進行曲》的前身

1935年,田漢接手創作電影劇本《風雲兒女》,有一天,音符突然從田漢腦子裡蹦出,他想到了主題曲的內容,由於一時找不到紙,他匆忙地將一段內容記錄在了一個香菸盒的錫箔襯紙上,這就是《義勇軍進行曲》的前身。

熱血|83年了,這首歌背後的熱血故事,你知道多少?

《風雲兒女》海報

還有一種說法是,當時田漢寫完電影故事之後,在電通影片公司的稿紙背後寫了兩段歌詞。可是紙不小心被打溼了,於是夏衍他們又把歌詞謄寫了一遍發表在電通公司的畫報上,可是田漢還沒創作完就被捕了,好友聶耳主動請纓,找到夏衍要求作曲。

1935年4月,聶耳從日本寄回了修改後的歌譜,在歌詞中加了三個“起來”,並在結尾“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後面加了“前進!進!”節奏更加鏗鏘有力。幾個月後,聶耳在日本不幸身亡。

《義勇軍進行曲》1949年珍藏版

1949年,新政協籌備會向全國公開徵求國歌詞譜,收到的稿件雖多,但是足以當選者寥寥無幾。著名畫家徐悲鴻建議用《義勇軍進行曲》作為代國歌。此建議得到周恩來、梁思成等代表的一致贊成。1949年9月27日,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義勇軍進行曲》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代國歌。

1978年,有人提議重新為國歌填詞,隨後,國歌的歌詞有了一個新的版本。1980年後,憲法修改委員會收到了來自各方的建議,表達了對當時國歌歌詞的不同意見。1982年12月4日,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決定:恢復《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2003年,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是《義勇軍進行曲》”被寫進憲法。

起來!

不願做奴隸的人們!

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後的吼聲。

起來!起來!起來!

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

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

前進!

前進!進!

熱血|83年了,這首歌背後的熱血故事,你知道多少?

你記憶中

最深刻的一次

唱國歌是什麼時候?

來源:新華網、微信公眾號“共青團中央”綜合整理自中國政府網、微信公眾號“寧波大學學生會”、“民歌中國”、“臨沂大劇院”等

指尖傳遞溫暖力量,陽光照進網絡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