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本無事,軟硬自擾之

廣告本無事,軟硬自擾之

按照木心老先生【從前慢】的口吻,廣告還不爛俗時候是這樣的:

記得早先廣告時

秀稿誠誠懇懇

電話是一句 價格是一句

清早上報紙稿

地址是地址,幾公里絕不會改成(車程)幾分鐘

配套是配套,超市菜場不會豁大成繁華核心地段

從前的調性變得很慢

價格、銷售、折扣都真實

一套只夠賣一個人

從前的畫面也樸素

建築真實有樣子

文案定了 人家就懂了

廣告本無事,軟硬自擾之

一、 軟和硬,都是營銷在給消費者換口味

房地產廣告的歷程,大致可以氛圍硬和軟兩個進階,這其中的迴轉是螺旋式的:

Step1:

剛有廣告時候,廣告投放是個奢侈的事情,所以有限的豆腐塊空間,恨不能把所有的信息密密麻麻,“讓廣告一次告訴你”

Step2:

後來有了設計概念,畫面分擔了廣告的背景功能:更加唯美更加視覺,廣告美可以產生天然好感;

Step3:

待到滿目都是美景美人之後,文字都殺回了前臺,於是各種詩情才配得上那看起來差不多的畫意,廣告主要拼文案開始盛行

Step4:

媒體的發達週期不長不短,但彼時房地產和房地產廣告的激烈競爭,

金主(開發商)浮躁到了原始衝動,“價格、電話、地址”就行了?就行了;

Step5:

在浮躁大多數的絞殺局面中,有人提出了文字廣告,它滿足了金主消費(儘可能信息齊全)的初步要求,也滿足了金主膩味(我如何突出重圍)的馬斯洛第二步,甚至明明赤裸裸卻要裝做羞答答地“把項目介紹藏進去越深越好”。

Step6:

寫字畫畫的從業者都是小年輕,當然不能理解和把握“越深越好”的尺度,一旦深到了看不見,卻又遭到“我花錢難道是做公益麼?”的反噴

在硬到軟,軟又想要硬的反覆螺旋過程中,房地產市場從初升到晴到傍晚的週而復始,軟和硬還沒分出勝負,天亮到天黑的轉化卻變成了“軟硬都沒用”的無奈,這才知道,房地產是天氣,陰晴圓缺廣告都是錦上添花。

房地產廣告何去何從?

廣告本無事,軟硬自擾之

二、 廣告的終極,是不是“不像廣告”?

這些年,隨著紙媒的式微,房地產廣告其實已經局部迴避了無法分出勝負的軟硬之爭,而是有了更高層次的形式之變:

先是從無法考核的線上降落到可以點著人頭算的線下:公關活動單場計費,點人頭算績效,不管水不水,至少湊個數;

之後的各種線下活動也經歷了新鮮到一哄而上之後迅捷同質化,又回到了線上,但已經不是當年的文字加畫面;

隨著各種手機功能的開發,以及我們閱讀習慣的改變和豐足,各種亮眼睛辣眼睛刺眼睛的花樣霸佔了我們雙眼有限的吸引力。

廣告再不是以審美為宗旨,而是以吸引為KPI,廣告的現狀看起來和軟硬已經無關,但終極而言廣告是為銷售助力的,軟和硬真的可以完全擱置爭議麼?

在著名的【怪誕行為學】中講述了一個案例,聯邦快遞的廣告描寫了一個場景,具體不再轉述,但其透露幾個和傳統不同的特點:

1、產品信息的出場順序,既非開門見山,也不是真相大白,而是其中間或;

2、廣告以故事鋪陳,用情節增加可看性,受眾願意擠出幾秒,就是成功;

3、

廣告結尾已經顛覆了傳統“畫龍點晴”的產品宣傳手法,而是隨著故事而故事結尾交代,但你順勢記住了當中那個看起來植入的產品訊息。

寫到這裡恍若,這莫不是平面廣告時代,廣告主所追求的“把我藏得越深越好”?

為其點贊,是因為有了情節,受眾耐著性子看完;

也因為耐著性子,注意不注意地都看到了那個產品;

因為對情節深刻,所以順勢記住了產品,儘管沒有收官叫囂但記住卻是真實的。

又回想到:從四喇叭擴音器中“好消息好消息”→“地址電話價格一個都不能少”→“充分鋪墊的美感背景後產品款款而來”→“產品重要的不是認可而是被記住”

廣告因為供應的滿溢而出,導致產品降低了推廣要求,從“被認可”到“被記住”,喝退的是大多數“根本記不住”,兩害相遇取其輕的中庸反而不做不錯。

把廣告推到植入廣告的領域,電影曾是好的推手,但早期植入的硬手段,也是很赤裸裸地“給多少錢給(定格)多少秒”,因為金主主導所以偏信了“出現越久越有效”,這還是廣告主的早期認知,決定了他們對於廣告強加的力度。

故事性、有情節、搶眼球、求停留。

不像廣告的廣告,看起來是在修復因為廣告鋪天蓋地的受眾叛逆之後轉守為攻,也可以說順勢而為因勢利導。

只是,客戶要求和表現者的尺度拿捏,本就是兩個標準自然就會有對於一個權重的爭奪。

廣告本無事,軟硬自擾之

三、 軟和硬沒有黃金分割,因為主刀者是市場

不斷有從業者對於軟和硬進行經驗之談:

首先,希望分出其分割標準,從而指導廣告的標準化操作,這本是個偽命題;

其次,因為廣告生存環境的惡劣,金主強暴了創意,競爭同行的劣根性,就是被三十個人槍斃的那三百個,甚至還有其中的漢奸翻譯官——也來吃(負面)拿(份額)卡(反饋)要(蠶食);

再者,不同產品應對不同的受眾和節點,軟和硬提前佈局本就是算命之舉,再大師也不過憑著所謂的經驗去推算“開盤第三週可能面臨的廣告訴求”。

上上篇【寫字人的錯】當中關於“寫到哪裡算哪裡”被人爭議,有說這是靈活的小部分心照不宣,更多都是態度主義者的“你想為偷懶平反”?!

軟和硬,面對的客戶喜好不同,這客戶包括埋單客戶即廣告主,也包括終極消費者,還包括可能以輿論跟風來定奪生死的旁觀者;

軟和硬,更多時候面對的無奈在於順勢和逆勢,一個靜態的廣告(包括形式、審美、表達、定投)若沒有出現在正確的時辰,也是一個出局的命運,懷才不遇看起來孔乙己,但首先要自問是不是懷柴不遇。

判斷錯了大勢,就算你再精緻,註定也是逆天而行事倍功半的苦命。

今天的地產廣告人,看起來好累,不僅是時間、費效比、被修改被推翻,更多威脅來自對於需要滲透的專業領域的無限拉長——

不懂市場不行,無法勾畫項目背景

不懂銷售不行,滯銷也要強顏歡笑

不懂策略更不行,假摔可能扭了腰

甚至不懂建築、開發、設計、景觀、流程也不行,歸根結底要懂讀心術。

你不能判斷開盤第三週想要的訴求,但你至少可以推算出可能面臨的幾種可能,並各個擊破,這是廣告預案的“源聞見”。

至於軟和硬,你知道那種口味適合吃多久,才能推導出何時換菜單,而新款的保質期和下架節點在哪裡?

房地產不可能用拓客封殺了廣告,很多時候是廣告自己不思進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