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人結束了春秋,開啓了戰國,並且親手葬送了周王朝

這個人結束了春秋,開啟了戰國,並且親手葬送了周王朝

春秋和戰國的分界線,相信大家也都有所耳聞,即以三家分晉作為標誌。三家分晉之日起,春秋時代結束,戰國時代開啟。有很多讀者就不明白了,春秋和戰國到底有什麼不一樣?為什麼要分為兩個時代?

這個人結束了春秋,開啟了戰國,並且親手葬送了周王朝

筆者針對這個問題,反問各位讀者,為什麼這幾個諸侯國突然就開始稱王,而不繼續使用“公”的名號呢?這也是春秋和戰國不同之處之一,便是春秋各個諸侯國還是承認周王室的,還在尊王攘夷。但是在戰國時期,大家紛紛以下克上,再也不聽周王朝的號令了。可以說,三家分晉直接讓周王室威嚴掃地,周王室失去了一個巨大的同姓諸侯國倚靠,再也沒有能力去號令其他的諸侯國了,與此同時,田氏取代了姜氏自立為齊王,戰國七雄格局基本形成。

這個人結束了春秋,開啟了戰國,並且親手葬送了周王朝

那麼很多讀者朋友心裡就又有疑問了,既然如此,為什麼當時在位的周威烈王要承認三家的合法地位,分別分封他們為諸侯呢?筆者根據一些資料,列出了一下幾個原因:

第一,周威烈王當時是形式所迫,不承認也得承認。自從鄭莊公公然和王室作對,並且搭弓射傷周王開始,周王室的威嚴就開始下降。更加嚴重的是,諸侯的勢力越來越大了,相反周王室的土地越來越小,對諸侯越來越沒有約束力。等到三家分晉之前,周王室甚至只能算的上是一個小的諸侯國,甚至窮困潦倒,連日常的開銷都快負擔不起了。在這個時候,面對強大的三晉,周威烈王除了妥協還能做什麼?

這個人結束了春秋,開啟了戰國,並且親手葬送了周王朝

第二,可能是老糊塗了。雖然沒辦法根據史料推測周威烈王的年紀,但是他的年紀一定不會小。他在位二十四年,在周威烈王二十三的時候,他分封了三晉,在第二年的時候,他就去世了。按照當時即位周王的形式來看,他分封三晉的年紀不會低於四十五歲。

這個人結束了春秋,開啟了戰國,並且親手葬送了周王朝

第三,最後,就是與他的遭遇有關了。周威烈王的祖父周定王去世之後,他的大伯繼承了王位,是為周哀王,之後,他的二伯殺死了大伯自立為王,是為周思王,在後來,他的父親殺死了二伯,自立為王,是為週考王。或許正是這種經歷,導致周威烈王覺得這種不合禮法的繼承方式是正確的,所以趙魏韓三個卿族在取代公族姬姓的時候,周威烈王並不覺得這有多麼不堪的,同樣的,田氏代齊周威烈王也覺得是正常現象,所以他才對他們進行了分封。

這個人結束了春秋,開啟了戰國,並且親手葬送了周王朝

可以說周王朝地位的陡然下跌就是周威烈王一手造成的,假如說當時周威烈王在面對三晉請求分封的時候,能夠拒絕他們,事情也不會到這個地步。三晉雖然強大,但是卻是不合法的存在,即使周王室當時無法討伐他們,也會有其他的諸侯國按照禮法對他們進行征伐。但是周威烈王一旦承認了三晉的合法地位,諸侯哪個敢動?

整個事情來看,周威烈王如此舉動,實則是破壞了延續幾百年的禮樂制度,一旦規矩不能約束諸侯們,那麼周王室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滅亡只是遲早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