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去西岩闖過龍潭,才配的上「諸暨木柁」的稱號?

在諸暨的東部,

有一個曾經叫西巖鄉的地方,

她與嵊州交界,

在會稽山腹地

自然風光秀麗獨特,

似乎還帶著某種神秘色彩~

是不是去西岩闯过龙潭,才配的上“诸暨木柁”的称号?

這裡有“西巖山、西巖龍潭、走馬崗”等名勝,

還有豐富的人文景觀,

加上連綿的千畝榧園,萬畝竹海,

成了人們觀光旅遊避暑修養,

理想去處~

是不是去西岩闯过龙潭,才配的上“诸暨木柁”的称号?

西巖山,

又名太白山,

傳說早在2200多年前的西漢時,

遼東的丁令威在這裡煉丹道,

後來成了神仙,

留下了"月臺、丹井、登雲跳"等景點,

梁朝時,

在西巖山上建了西嶽寺,

鹹通年間又賜名為"鹹通西嶽院"。

直到北宋年間,

清官胡則為民請命,

削減徭役、懲辦貪官,

深受百姓的愛戴。

胡則死後,

百姓為了紀念他的功績,

在西巖寺供奉胡公像,

後來又重新建殿,改稱"胡公廟"。

是不是去西岩闯过龙潭,才配的上“诸暨木柁”的称号?

西巖龍潭,

有劍谷峽和龍潭飛瀑兩大景觀,

劍谷峽兩邊懸崖絕壁構成圍合的溪澗峽谷,

呈現半封閉空間,

峽谷長約500多米,

寬處約50米,

窄處僅5米。

兩壁險峻陡峭,峰擁翠螺,古木虯樹,

密生其間,靈藤仙苑,競相攀援,

所以稱為“劍谷峽”。

是不是去西岩闯过龙潭,才配的上“诸暨木柁”的称号?

峽谷之上數十米高的巨瀑,

從懸崖絕壁上飛流而下,

如蛟龍出海,烈馬奔騰,

氣勢磅礴、十分壯觀,

堪與五洩爭奇。

有詩為證:

“佳氣接雲臺,奇觀分五洩,

雲從澗底生,瀑向林間出。”

是不是去西岩闯过龙潭,才配的上“诸暨木柁”的称号?是不是去西岩闯过龙潭,才配的上“诸暨木柁”的称号?
是不是去西岩闯过龙潭,才配的上“诸暨木柁”的称号?

峽谷底部,

因被溪澗的長期沖刷形成平潭,

“雲從澗底生,瀑向林間出”,

遇溼雨天氣,

錯落有致的龍潭上飛瀑濺起一條長長的白練,

從陡峭的石壁飛衝而下,

頗為壯觀。

山風摻和著細小的水珠在潭邊迴旋,

身臨其境,似夢似幻。

是不是去西岩闯过龙潭,才配的上“诸暨木柁”的称号?

遇天氣晴朗,

龍潭上飛瀑濺起的朦朦水霧,

透過峽谷樹叢的陽光,

折射出一條條絢麗多彩的飛虹,

令人神往,

谷底流水潺潺,穿石而過,

兩邊古木參天,雲霧繚繞。

在龍潭外還有,

“一線瀑”、“玉女瀑”、“玉龍瀑”,

令人目不暇接,心曠神怡。

是不是去西岩闯过龙潭,才配的上“诸暨木柁”的称号?

景區內“山、林、水、景”相互交融,

四季分明,雨水較多,陽光充足。

自古而今,

無數喜林泉者、愛奇石者、樂山水者、

修心性者、求神佛者,

皆慕名而至,

他們之中有:

唐朝的呂岩、懷素,

宋朝的周敦頤、楊萬里、韓世忠、張叔夜、朱熹、周端禮,

明朝的周尚德、丁璣、周鵲建、周卜澗、周邦俊,

清朝的沈葆楨等等。

這些名人的到來加重了西巖的份量,

加深了西巖的的文化底蘊,

使西巖呈放出,

道教、佛教、儒家三種文化,

交相輝映的文化異彩。

是不是去西岩闯过龙潭,才配的上“诸暨木柁”的称号?

累了,

就來這片山林中自由吐納,

享受屬於自己的天空,

找回自己詩性的記憶。

西巖龍潭,

你, 不去闖一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