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州驿道考笔记22:过板桥铺到火烧桥(作者:李戴)

时间:2014年5月24日

人员:锅铲先生、上潼人、建哥、九天飞凰、高贵庭、李戴、向导罗世华(48岁)

一.自板桥铺、过白家烟袋山到小山

板桥铺旧街处于缓坡上,出街右侧为白家烟袋山(海拔563),隔山有绵梓路和石牛镇板桥居民聚居区。老路从山脊左侧山腰过,有龙王庙。长卿镇灵童村龙王庙为重建歇山陋庙。左侧西面稍下为东升斗渠,远为黄家沟、田家沟。

东北向行300余米,到火炮厂地址,该厂位置名小山(海拔539),108暨驿道老路穿厂区。山左西侧为灵童村6组,接田家沟有罗家湾和后湾,山右侧东面为绵梓路,老路穿火炮厂厂区与绵梓路斜交。

二.自小山经寨子山、大柏树到漏风垭

东北向穿绵梓路到寨子山(海拔603),路从寨子山左侧西北面山麓经过,与绵梓路并行。仅200余米路程,就到一棵大柏树前。大柏树树围242厘米,十几米高,比石榴垭的柏树略小,树旁一天然石狮似守卫着这棵幸存的古驿行道树。

再行,下缓坡,逐渐感到风大。观地形,右侧南面为宽厚寨子山,左面北侧为圆包山,后侧西面后湾,前面右侧袁家湾。原来此处正处垭口,站立垭口,极目东北向远眺,驿道脱离山区,行走于梓潼城南坝区。

站在漏风垭处(海拔530许),凉风扑面,锅铲先生感叹漏风垭名字的有趣。漏风垭,曾写作漏峰垭。其名实已远去,今名龙凤垭。古籍所载“漏峰铺,在县南十里”,“县南漏峰铺,十里板桥铺”两种说法,似有历程上的矛盾。地图测距,板桥铺到龙凤垭不足五里,如若设漏峰铺,按历程算,当在石河村境内坝地中石河子附近。

三.经石河子桥到火烧桥

过垭口进入长卿镇石河村,右侧南面袁家湾(9组),左侧北面杨家湾(5组),未行十分钟到史家湾居民区,路旁见一块石板疑似驿道石板,130*42*9厘米,这是自石牛镇一路至此唯一所见的疑似驿道石板。缺少驿道石板留存,4棵古驿行道树弥补了一些遗憾。有人家院坝中摆各式柱础、汉砖、汉绳纹瓦片、明清兽头瓦当(巴蜀汉韵断)。其汉砖图案有菱形纹、圆形纹、钱纹、朱雀纹、升鼎纹(?玄武纹)等等。

右侧东南面史家湾(7组)有路通帽盒山猫儿垭,左侧有高家湾(6组)。路至此处,快与绵梓路交汇。

到石河子桥(海拔476),石河西北逶迤而来,东北向2里余注入潼江。求问小地名,均说石河子桥,史家庄子上。县志载:“石河子石桥,县南十里,乾隆四十年知县朱廉建,有记载艺文。道光二十八年知县周树棠亲勘是桥,旧系三洞两墩,因地势平倭,培修加改一墩两洞,余石移修刘姓门口石桥一洞,咸丰二年,因刘姓门口石桥马(?)头冲坍,知县娄钟亲勘重建。”又记:“石河桥,县南十里,咸丰二年重建。”

县志第561页载《新建石河桥记(士民)》

凡事之兴也有时,而其观成也,不能无所待。县南十里石河,每夏秋雨集,水势横流而下,往来多艰。官斯土者,未尝不倡捐募众,营建桥梁,顾随修随圯,历有年所,而不能就。事之观成,亦綦难矣哉?乾隆甲午冬,邑侯朱公阅视津梁,慨然曰:巨川大壑,造舟为梁,为有志者事竟成。是河广不若刀,为梁而卒无济,非得一劳永逸之及焉不可。爰相形势、定规制,觅工凿石,儆怠课勤,始基于乙未(1775年)二月朔,至四月既望而桥成。计石墩有四,高一丈五尺,覆以石条,宽八尺。期间经营董率,维侯一人。桥之形体坚固,疑无有过之。所谓一劳永逸者,其信然耶。呜呼,以数千年所未修,与乎修而屡圯者,一旦鼎新之,于以见事之兴有时,而观成,不能无所待者,有待于侯也。自兹以往,上至轩輶,下逮负贩之徒,咸履坦而免险阻之患。侯之功,不且与桥并垂千古哉。乾隆四十年(1775年)仲夏记。(上潼断)

过石河子桥,在合众租赁位置,有厂区截断快与绵梓路交汇的老路,再1里到绵梓路长卿收费站,又沿绵梓路东北向行近1千米到火烧桥(海拔476)驿路和现绵梓路交汇。火烧桥跨于太平河上,为梓潼城南驿道路上的重要桥梁,曾名太平桥。县志载:“火烧桥,在治南五里。”又载:“太平桥,县南五里,即今火烧桥,道光三十年续修,咸丰九年培修。”又记:“太平桥、即火烧桥,南五里,乾隆二十三年知县程立本重修,有记载艺文。道光三十年知县周树棠亲勘加升续修。咸丰七年知县张香海亲勘培修河堤栏杆,并捐廉价买白孔郯田地,改砌驿道五十余丈,有碑记。”

县志576页载:《重修太平桥记(邑令安徽程立本)》——

桥何以太平名?邑之耆老为余言:此桥自明之兵燹后,俗呼为火烧桥,时或阴风怒号,鬼魅迷人,济人也而间以惊人。康熙庚子(1720年),邑侯刘公为文以祭之,易名曰太平。由是办火泯迹,鸱鸺无闻,行道之人,咸庆安堵。余窃异之,谓刘公之文,直可与潮阳、柳州并传矣。丁丑(1757年)夏,水潦桥圯,余倡捐劝募士民缮葺。己卯(1759年)二月桥成,善祷者,咸以余太平人为余赞。余思太平之名,固前任刘公之遗爱也。公以此祓除怪异,余则藉以颂祝升平,若以余系徽之太平人,窃合桥名而以赞余,是贪众之功为己力也。余则何敢?是为记。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夏五月。(上潼断)

县志577页《培修太平桥记(邑令山左张香海牟子)》——

康熙庚子(1720年),前邑令刘公易火烧桥为太平桥。至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邑令皖太平程立本复倡募缮治而桥成,县志有记。余于咸丰七年再莅兹土,适秋间霪潦,驿道被冲,邮递纡复不便。乃价购白孔郯地狮子嘴大路边地土,长五十三弓,宽二弓,改道于桥上,右偏砌以石版,桥之西南岸,旋经冲刷,桥殆不支,亟延绅民潘宜兰、史大朋筹议培植,先将桥南石墙修治,俟水涸,更培补南岸,迤带长约五十余丈,饬令栽树培护,以图久远。共费若干缗,捐资姓名刻于碑阴,以志勇于为善之意云。咸丰八年(1858年)岁次戊午夏四月。(上潼断)

看地图,太平河与石河子水都汇与塔子梁稍下。火烧桥处,已处于梓潼城区之内。路口“朱笔点天文”和“状元榜”已在视线之内,书箱石、李业阙、节孝总坊、王爷庙、南桥等都似乎处于面前了。

(李戴于2014年5月28日记)

绵州驿道考笔记22:过板桥铺到火烧桥(作者:李戴)

绵州驿道考笔记22:过板桥铺到火烧桥(作者:李戴)

绵州驿道考笔记22:过板桥铺到火烧桥(作者:李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