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州驛道考筆記26:驛道過梓潼縣城初探(作者:李戴)

一.驛道過乾隆三十三年之後,川陝路通之前的梓潼縣城

北來的潼江,西北來的馬鳴河滋養了梓潼縣城這片兩川襟帶之地,天地圖測主城區面積達4平方千米左右。

梓潼為川陝要塞,曾為郡治、為州治、為縣治,自古就為戰爭多發之地。《梓潼縣誌》74頁載:“明成化中(十一年1475年),知縣關貴砌石城。正德間,知縣王賓重修,高一丈五尺(4.6米),週三裡二分,記五百七十丈(約1900米),門四,南曰南極,北曰北辰、明末傾圯。”

又載:“國朝(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動項興修石城,高一丈五尺,垛牆高五尺,共高二丈(6.6米),週六百四十七丈二尺九寸(約2156米),寬一丈三尺(4.2米),城樓四。知縣吳視承修東南連西北,長四百三十一丈五尺三寸;劍州知州胡成協辦承修西北,長二百一十五丈七尺六寸。報銷工料銀二萬五千二百一十八八兩八錢三分。門四,東賓暉、南含薰、西來爽、北迎鳳。”

仇昌仲《七曲山傳說故事》裡有一篇文章叫《潼城三遷》。梓潼建縣始於秦昭王22年(-285年),當時縣城建在現北門外連枝村,稱神鄉城,潼江繞城過,背靠水觀音山崖,到東漢桓帝遭大水災。《後漢書.桓帝紀》載:“東漢桓帝和平年(150年)秋七月,梓潼山崩,使潼水改道,浸患城池。”梓潼城被迫東遷六里,現文昌鎮三星村牟家壩。延至元康、永康年間李特、李離、李雄流民起義,建成漢國。永嘉五年(311年)廢梓潼郡,置梓潼縣,縣城南移三里到現城址。現城池為明成化年(1465年)梓潼知縣關貴修築的石城。明末遭兵燹坍塌,清乾隆三十九年(1768年)又修石城牆。1966年,在“深挖洞,廣集糧,不稱霸”的指示下,城牆陸續拆完。

《重刊連枝廟碑記》刊載:“距城西北約五里許,為梓潼老縣城。現存潼江河畔城牆埂地址接壤,於明末清初年間,兵燹攻城,及歷次洪水成災,縣城遭到兩大損害,已成廢墟。當時水觀音下的高家壩是北門,西壩活佛寺是西門,現有壩中間圍杆田墳塋尚存,南門由燒房店子至龔家梁一帶,東門由孝子墓、蠶桑場至石牌坊、煙墩山下。張獻忠戰後,更為殘破不堪,遂將縣城遷建至現時的梓潼縣,尚有文史縣誌記載,地名可稽。”

新《梓潼縣誌》在以上認識基礎上,對民國的城牆做了介紹:民國10年(1921年)大雨,南門垮城牆四十丈,維修時又向南擴展,城牆周長延至2258米。民國25年(1936年),川陝公路經由縣城忠貞街、背街、背街(今文昌路)穿城而過。縣長韋見凡即於東南城牆交接處開“新運門”,改修北門後,命名為“復興門”。民國27年(1938年),在北門、東門之間的崇文街街口開“新東門”。至此,縣城共有6道城門。1953年,從開始拆除東門及其城牆後,陸續拆除城牆城門。

梓潼舊城的街道名稱是這樣的——北門到北十字叫北街,北十字到東十字叫背街,東十字到新興街叫思貞街、北十字向東郊崇文街,北十字向西叫縣衙街,縣衙街到西十字叫淳化街,西十字到東十字叫中和街,西十字向西叫城隍廟街,西十字出南門叫南街,東十字向東叫東街,出東門叫東北外或外東街、出北門叫北門上或外北街。

本次驛道考察,我們的切入點就為乾隆三十三年之後,民國25年(1936年)川陝路通之前的梓潼縣城。

據梓潼清城地圖,梓潼街道是“尹”字形,像兩個倒掛的“丁”字。格局為二縱三橫:南從含薰門(南門)入老南街(三聖街北段南入口到中和街)、跨西十字過淳化街(民國大西街、先屬於三聖路北段)到縣衙街(現屬崇文街)為止,此街道現為三聖街北段;進南門不遠,可以東進新興街轉北向忠貞街(新南街)、跨東十字經背街(民國正北街,現屬文昌路)、北街出北門,此街道現為文昌路;中和街一線是清城的東西幹道,東邊跨東十字口到東街出賓暉門,西跨十字路口到城隍廟街出來爽門。據圖可知,清代梓潼城南北門之間沒有一個走向街道直通,而是在兩條縱向街道上,通過新興街、中和街、縣衙街相聯繫。

梓潼清城四門所至在何處呢?興文中學馬老師說,老南門在興文(?文興)中學和絲綢公司之間,北門在今政協所在,東門在今中和街東十字以東約百米(116米),西門在西十字口城隍廟街上,大約在工人醫院位置,曾有王家堰。南、東、北三門附近各有南門市場、東門市場和北門市場,今存。

梓潼縣城變化巨大,這給我們的考察帶來了一些困難。南北幹道不斷升級:1936年,綿陽至劍閣通公路,修川陝路前,驛道自南門進,穿老南街後,穿西十字口經淳化街(後大西街)到縣衙街,東向到北十字轉北向的北街出迎鳳門;川陝路通後,開新運門(新南門)、拓文昌路為川陝路,梓潼城以文昌路為中心快速擴展,老南街成為丁字形背街;為了減輕文昌路交通壓力,上世紀8、90年代在城西建通五丁路這條過境快速通道;以後,金牛路、文昌大道後來居上,先後成了新的過境快速通道。四條過境快速通道的先後存在,正是梓潼城不斷髮展的歷史縮影。

二.行至南門

驛道過南橋後,經過幾個茶園先到達南門外東側的底塘鋪位置。底塘何解呢?可能是指驛路到達城市級別的驛站時,城門外常設鋪站機構,就叫底塘鋪,意思即為靠近州縣歷程為零的遞鋪。(清代驛傳組織很系統,有驛、站、塘、臺、所、鋪等,大抵各省腹地所設為驛,軍報所設為站、關外所設為塘,西北所設為臺。臺、塘、站均屬武備系統,各州、縣設急遞鋪,每10裡、15裡或20裡設一鋪。)

底塘鋪當然早已湮滅在歷史的塵埃裡,原址就在梓潼客運站、信合大樓和文峰樓附近。我們在先鋒村二組、相如街和新雲街交叉位置找到了火神廟。火神廟,現又名公益寺,有一正殿二偏殿一戲樓,戲樓南面外向正對廣場,寺內除供奉火神外,還供奉坐、行文昌外,還供奉張公張婆、瘟祖、本邑城隍等。經打聽,火神廟也為新遷建寺廟,是從現廟西北3、40米位置、陽光水岸樓盤東南角位置遷建過來的。縣誌地圖顯示,火神廟在南門外西側,與東側底塘鋪相對。縣誌267頁記載:“火神廟,在縣署南里許,乾隆四十六年,知縣潘觀成修建。”火神廟曾與光緒二年重修。火神廟與河對岸的龍神祠和王爺廟相對,驛道如果在兩者之間直接架橋,驛道路線將更近,橋址選在稍下游,可能是地勢使然——知縣周樹棠曾記:“上游稍平闊,多石硧沙磧,無建橋之所。漸下,河身稍束,石坎橫鎖……”

驛道路線跨過南橋後,如何進城呢?現在大部分人可能會認為是東北而行到新南街,過信合大酒店等後到梓潼客運站前,然後北走文昌路。這條路線實際是1936年川陝路通之後的路線,在此之前,文昌路南根本無城門。鍋鏟先生曾在你梓潼呆過幾年,他介紹驛道應北走老南街。穿舊火神廟與客運站之間地帶往老南街走。

通過研究,我發現可能存在兩條驛路穿城幹道:1.含薰門-南街-西十字口-淳化街-縣衙街-北十字口-北街-迎鳳門;2.含薰門-新興街-忠貞街-東十字口-背街-北十字口-北街-迎鳳門。

三.驛道穿城路線之一:進南門經老南街到原縣政府轉北門

到五丁路與老南街的交叉口,進入老南街。此地附近應該曾有老梓潼城的南門。馬老師介紹,現絲綢公司正在老南門外,老南門就在今興文(文興)中學位置。南門叫合薰門,為梓潼清城四門之一。

縣誌地圖顯示,進南門有行堂等,教化士民的城隍祠和收養孤貧的養濟院在西南二門之間,城牆之外有男棲流所和女棲流所,走東門有忠節坊。縣誌記載,“大公館一座,在南門內。咸豐七年,知縣張香海在二門內捐修官廳一間,轅門、角壁、樂樓、照牆俱全。”又載:“公局設在南大街。”

老南街,現屬於三聖路北段,南北向,路左側西面門牌為單號,右側東面為雙號。南街舊時南起於老南門含薰門,北到西十字口的淳化街。街長436米,寬13米。民國初,將南華宮改為南城小學校,解放後命名為城關二小,今為文昌二小。街上有清真寺。

在三聖路北段285號(老南街),我們遇到了知名漢磚收藏人士馬老師。馬老師說,老南街在川陝路修好後,成了背街。馬老師愛好收藏漢磚多年,曾把自己多年所藏捐獻給綿陽市文物局。馬老師說,現在身體不佳了,沒能到三堆墓開發工地去看看,很是遺憾。我看到漢磚堆砌在他的小院,幾何紋、錢紋、車馬紋、升鼎紋、朱雀紋、玄武紋,其中西王母龍虎座、羽人採芝紋、木連救母、大吉羊宜侯王等較為少見。其磚品相好,文字磚、畫像磚均有,我第一次見到了帶印章的磚。

行至263號,有回族清真寺。其白牆碧瓦,大殿雄偉,紫荊花紅,為災後重建場所。有聯:“信安拉、崇穆聖、守教律,無愧穆斯林;顧大局、講團結、做奉獻,方為愛國者。”又有:“齊心建設祖國;團結抓攬聖教。”橫批:“歡度古爾邦節。”修建碑記中,馬姓人佔多數。

三聖路北段226號,梓潼縣交通運輸局院落。247號,有梓潼第一幼兒園。187號,有梓潼文昌二小,正對新興街。131號有財政局,86號有安壽巷。

行至三聖路北段和中和街的十字路口——西十字口。十字口左長卿街、右中和街、東街,連為一線合稱東西街道,今稱中和街。中和街東西向,右出老東門賓暉門走演武,右側東面近千米處有東門客運站,附近不遠曾有郝家大院。東門外稍北,今為梓潼最大廣場,古為東教場,再北有古天封寺,今元陽宮。左走中和街西段,舊名城隍廟街,今有工人醫院,西門在醫院附近,350米許處有九塊石無銘闕,出西門來爽門到河堤外,有西河漫水橋——來爽橋。

梓潼四大漢闕之一——無銘闕坐落在梓潼縣城文昌鎮先鋒村中和街西段89號,毗鄰潼江,是梓潼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一座三開間二重簷仿古牌樓上又置三重簷六角亭,牌樓橫跨街道,明間四柱圍著一塊四方的地方,一個3米來高的漢闕就置身其中。漢闕名無銘闕,當地人喚著九塊石,其“灰頭土臉”、古樸滄桑,不起眼中更加吸引著遊者的目光。無銘闕東面有梓潼縣政府1985年立的文保碑,東西兩邊均有香火祭拜場地,南北兩邊的牌樓次間則是車道。無銘闕原為南北雙闕,現北(右)闕不存,僅剩南(左)闕,早為子母闕,又僅存南闕子闕。其由條石砌成,由闕基、闕身、斗拱、闕樓和闕蓋組成。闕基佔地面積約2平方米,資料記載,闕座由三塊石條平鋪而成(現僅存二塊),四周刻坐斗子蜀柱,使之成平座狀,子闕一半立在闕座上,一半落在地面。基石之上,壘石九塊,我粗略測量了下,高不下3米,寬1.1米,最厚處0.9米,與資料中“高3.2米,寬1.1米,厚0.66米”和“殘高334釐米、寬112釐米,厚66釐米”的數據較為接近。闕身由五層條石組成,上刻方柱,柱上貫以闌額,使之成面闊二間進深一間的形式。闕身之上有斗拱構造,該部分由兩層條石組成,下層刻櫨鬥及三層縱橫交錯的疊枋;上層刻一斗二升斗拱。斗拱之上為闕樓部分,闕樓也由兩層條石組成,下層為與鬥口枋平齊的一層寬大的枋子,上層為上大下小的鬥形斜撐。斜撐之上為殘缺的闕蓋。

無銘闕上沒有銘刻,它的主人是誰呢?長期以來有爭論無定論:有漢邊韶(孝)先墓、費孝先墓、楊公闕、雍氏墓等說法。

淳化街,俗名大西街,現屬於三聖街北段,南接南街有西十字口,北達縣衙街丁字路口,長242米,寬9米,行程中左側西面有來爽街,現在已成匯鑫商業步行街。建國初,將五顯廟改為農機廠、供電局,將陝西館改為人民武裝部,將清代捕廳、民國公園改為公安局。

大西街(三聖街北段)和縣衙街(崇文街)形成丁字型路,清稱衙門口,清地圖標有縣治、縣驛、捕廳等。

縣衙街,曾名衙門口街、縣府街,現名崇文街西段,長124米,寬12米,舊時不通城外,有新通車的九塊石大橋跨過潼江通向長卿山西巖寺、兩彈城。地圖上標註有“西門外”名稱,不知有誤否?

驛道到縣衙街後東向到北十字口,北轉上北街,十字口東舊為崇文街,有縣委招待所位置有文昌宮所在,近為縣委、縣人民大禮堂、老幹部活動中心等位於街道兩側。街長206米,寬20米,東面曾有1938年開的新東門,外有東教場。

縣衙之右側有縣驛。梓潼縣誌記:梓潼縣驛,康熙二十九年安設,北至上亭鋪四十里,南至魏城驛六十里。額設馬三十匹,馬伕十五名,槓夫二十名,廩給口糧三十兩,預扣響鞘夫價銀七十二兩。

自北十字口經北街出北門迎鳳門。

四.穿城路線二:進南門經文昌路到北門

這是建哥更傾向的路線。

驛路進南門含薰門後,東向走新興街。新興街,1984年得今名,舊稱線子街、星星街,此街西連老南街,東連新南街,長165米,寬11米,縣城建環保局機關、城關區南門倉庫等設此街,曾有禹王宮。

過新興街北轉忠貞街。從東南二門向北門之間,有一座叫忠節坊的牌坊,街因坊名。忠貞街南至1935年開的新南門新運門(城關供銷社門市),北至東十字口,又名新南街,長248米。

北至中和路十字路口,這是梓潼有名的東十字口。此右走賓暉門,左走西十字口和來爽門,北達北十字口和迎鳳門。

又行到東十字口和北十字口的背街,又名正北街,長261米,左有安壽巷。接著到北十字口,左為縣衙街,右為崇文街,東邊曾有1938年開的新東門,門外曾舊時教場,現為梓潼最大廣場。

從文峰路口經新南街到正北街,上北街,外北街等街道是梓潼1938年之後的南北幹道,通稱南北大街,即現在的文昌路,全長1600餘米。

五.到北門及北門外

北街,也曾稱上北街,南接崇文街處的北十字口,北到西崖街附近、縣政協處的北門迎鳳門。

這一帶,是古時官府辦公集中區。

文昌路左側西面有縣治、縣驛,捕廳、右側東面有學署、文廟、試院、文昌行祠、書院等。民國到汶川地震前,這一帶也大體是舊時規格的換代——這一帶分佈了縣政府、縣委、縣委招待所(文廟)、縣公安局(捕廳)、縣電影院、糧食局(牛王廟)、文昌一小、文昌二幼、梓潼中學等。地震後,梓潼行政集中辦公區遷至城北,連同學校等大單位,面積近13公頃。

文昌路上有古潼川郡(木)坊,不管走老南街還是走文昌路來,均要從此牌坊下經過。

政協位置,即為北門,過門就為北門外。北門外左側西面有文昌花園樓盤,幾年前和東側一樣,還保存很多穿鬥架子的青瓦房。縣誌記載,北門外有武聖殿,康熙二十年重建,四十四年增修,有拜臺、官廳。道光二十二年,在東側修張飛廟。另有厲祭壇。先農壇、天封寺在城外東北門之間。今有元陽宮在北門外晉柏街,據說前身為天封寺,院內有嘉慶十八年天封寺甘露池水缸一口。查仇昌仲記錄,天封寺是梓潼最大的佛教寺廟,先有國立六中分校建於此,為梓潼中學前身。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周樹棠率文武官員及全城百姓在城北接官廳恭迎文昌帝君從七曲山下山進城過年,駐於縣城文昌行宮。百姓向帝君進獻大戲18本,焚香參拜者絡繹不絕,祈求一方平安。此後沿傳為地方民俗。

走到北門外,那不得不去看下楊公闕。楊公闕,原位於梓潼縣北門外潼江河壩,闕原存於梓潼廣播局院內,民國時期修宏仁堰拆遷至上北街,1964年又移至文昌北街125號,今位於文昌花園樓盤內。

楊公闕是一座用五層計六塊條石在石基座上壘成的單闕,闕高2.5米、長1.74米、寬0.89米,佔地約2平方米。闕身鐫刻有負重力士等圖像和銘文:“蜀故侍中囗公之闕”八字,陰刻隸書,分兩行排列,經考證為後人補刻。現闕身風化嚴重,“楊”字已不可見,“故侍”二字完整,“蜀”、“公之闕”等字殘缺。

楊公闕的闕主是誰?闕主是楊修的說法就很有代表性,但楊修依曹氏應不稱蜀中。《咸豐梓潼縣誌》記載“漢侍中楊休墓,俗傳如是,有石闕”,《四川通志》作楊修。《金石苑》則疑為楊發或楊羲(戲?),楊戲曾為梓潼太守,楊發曾為蜀漢侍中。最近,又產生楊充闕的說法,楊充曾為漢順帝侍從,梓潼孝廉,死後歸故里,立有闕。由於闕身題刻可能為後人補刻,也有人提出是“漢相國雍府君之墓”,闕主為雍勸,歸葬梓潼的地方與楊公闕大體相合。

修建文昌花園的過程中,處於髒亂差環境的楊公闕,曾受到廣泛關注。現保留於商業樓盤中,並妥善原地安置,也算好事一件。

出北門,再過北門外十字口,到兩路口。兩路口是梓潼城北的一個重要地標,左走許州,上走七曲山。在兩路口附近的在文昌路北段304號位置,有梓潼孝子墓。

孝子墓由祭臺、墓碑和不明顯的墓冢組成。墓碑通高當在2米以上,寬1米餘,寬石柱夾住碑板,上蓋歇山頂,有“山”形寶頂。

柱聯:“願同母魂歸地府;長留孝字在人間。”碑面立書“孝子墓”三個正楷大字,每字均在1尺餘見方,中規中矩,剛勁有力,甚是醒目。

“孝子墓”三大字右邊為六列小字,第一列被修補水泥覆蓋大部分,可見內容為(上潼斷):

……/囗囗囗囗且死,路置衣棺、飯米貝,枕屍慟哭,日夜不絕聲,遂至殞命。鄰里往視之,見其抱母之項而泣,淚猶淋漬未乾也。嗟乎,人生天地囗囗,必囗與立,往往見名公巨囗連享/囗囗西庭幃之間。每多慚德若路者,詎可以庸人孺人子而少之囗。母歿於同治八年(1869年)三月十八日,翼日(注:通翌日,次日)路卒,得年十四歲。邑中同好之人,靡所寘念,謀為不朽之石,於是樹/囗表其墓。其詞曰:“鳳山逶迤,潼水屈曲,誕生其間,必有賢哲。偉哉斯人,天性純篤。事母囗謹,婉容愉色。母存與存,母歿與歿,泣盡無聲,淚枯成血,髮膚全歸,肝腸寸裂。地晦/人昏,月蝕日薄。問君之狀,頹然佝僂;問君之年,冠昏未與;問君家世,市儈為伍。夫何至性,獨邁於古?考志所載,髫齡孝友。有王贊諦,葬親負囗。囗柳友蘇,投河兩死。並君而/立,屹爾如此。芳行湮沒,不彰囗囗。蒞茲土者,能無傍徨?用綴數語為之表揚。庶幾來世,囗囗彌光。

署梓潼縣囗囗囗囗知縣洪芝厚謹撰。”

“孝子墓“三大字左邊落款時間為:“大清同治九年(1870年),歲在上章敦祥月囗林鐘吉”

母死兒亦死,不珍愛生命,這是大孝還是大不孝?在我看來,這位叫路的少年或許是發自內心的傷痛,並不是自殺性的哭死,故不存不孝的說法。

“百善孝為先,”“以孝治天下,”無論從哪個層面講,“孝”已深入統治者和老百姓的觀念裡。路,無疑是梓潼在同治年間的一個正能量,一個極致的正面典型。立孝子墓於驛道路上,讓行人和梓潼鄉人不禁去探知其孝行事蹟。路的孝行事蹟,不但教化了梓潼鄉民,而且也讓無數的外來行人受其孝行感染。問梓潼人,“孝子墓在哪?”一般都能給遊客指個目標位置,所以,路的孝行故事,已經通過古人口耳——流傳至今。

六.上潼君關於梓潼縣城段驛道資料收集(部分)

1. 京師至四川省城路程:……四十里劍州劍門驛,六十里本州驛,四十里柳池溝,四十里武連驛,八十里梓潼縣梓潼驛,六十里綿州魏城驛,六十里綿州驛,六十里德陽縣羅江驛,六十里德陽驛,九十里新都縣新都驛,五十里省城成都府成都縣錦官驛,總督駐剳所。

2. 李星沅日記(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二月)廿七日(3月19日)寅正起,卯初行。四十里,上亭鋪,供張甚備,聞周世兄治之。又二十里,躬謁文昌廟,行九叩禮,廟東為關帝廟,亦行九叩禮。廟祝宗遠似甲午秋曾見之,環廟皆松柏樹,蒼翠陰森,天生勝境。又二十里,梓潼縣。宿館城內,綿州陳牧耀庚(雲莊,行大,浙江進士),卸(偕?)樂至令裴顯忠(淡如,行大,福建舉人)及周令典史迎(程煥,江西人,微老)。陳牧力言舊規不可祛,恐難為繼,刑案雖多,尚是一條鞭。恆守平易乾淨,微欠振作,聞與王平軒同擬升建昌,似以平軒為允,重慶徐澤醇亦在擬調首府中。富順約蔡成輅可調,寧遠約邛州宣璞可升,馬百齡即可望邛州,兩人似均勉強,劉瑞年老,涪州亦當出缺。臬幕倪最熟,吳略似之,紹興湖州各有黨。裴令與陳生汝洤交代頗齟齬,見潼川慶守(玉)當速之發審局,有薛炳勳、陳其銘頗招物議,向規每蟠桃春能撒下馬飲日是上著,聞秋錄另有十六國春秋,不知如何發付,院巡袁某幕中倪君必悉之。府缺以龍安、雅州最下,直隸州缺以茂州最下,均不出二三竿,四川中江隸潼川,內江隸資州,外江則發源茂州之汶川,閤中內江出峽會漢水東流入海,故有三江之稱。馬百齡家鉅富,貌似有才,無書卷氣,宣璞亦中等,前平定州乃弟也。見翁不如亭公,以其家資富有,月得租錢萬餘貫也,司庫房每入卯以萬計,今清查庫款有弊,已革審擬軍,亦無欲則剛之理也,學問有根柢,亦留意人才,果爾,即難得健忘之說似不足憑。淡如人直爽,或非虛譽。周令與湘潭張家栻為兒女親家,其母歐太孺人以節旌有詩刻,周令亦善畫,贈朝珠如意,卻之。……初九日(9月23日)

卯刻起。綿州陳牧、署安縣熊令送於公廨,陳牧為戴醇士表兄屬致意。六十里,魏城驛(綿州地),驛丞田豐迎,即館丞署午飯。署梓潼周倬迎,道及魏城本縣屬,後改歸本州,今閏月地丁仍縣解,亦創見。又六十里,入縣廨,周令及學官、典史見。城外石橋為水圮,約修復須數百金,聞於夫馬局借支,不卜辦理得否。周令頗自翊(詡?)得民心,然脾味俗,未免呆氣,所累亦不貲,周荔農為之卻步。

3. 蜀輏詩記:二十五日。……晚宿梓潼縣,以梓山潼水得名。城在將軍山下,樹林森茂。行八十里。……二十六日。出含薰門,經潼水橋,廣約五六張,長數十丈,川北所稀見。……

4.王士禎《秦蜀後記》

(康熙丙子,1696年)戶部侍郎王士禎《秦蜀後記》

(四月)二十二日。雨。行砠阜上,登頓如前。未及鳳嶺、牛頭之半,而云雨已在其下。人行雲氣中,濛濛沾衣。四十里,食上亭鋪,古名郎當驛,明皇入蜀,雨中於此聞鈴聲,問黃幡綽,“鈴語云何?”對曰,“似謂三郎,郎當。”因令樂工張野狐制雨淋鈴曲。唐詩“雨淋鈴夜卻歸秦,猶聽張徽一曲新”是也。知縣門人李登瀛至。二十里,七曲山。謁文昌宮,甚壯麗,登百尺樓,觀磐陀石,八卦、望水二亭,潼水經其下,流入鹽亭、射洪。上有二柏,傳是晉物。下山過劍泉,泉出石壁下,其上祠觀音大士,俗稱水觀音。十里,有石表曰送險亭,蜀棧之險至此始盡。門人通判陳祥裔、守備季咸瑛自成都至。抵梓潼縣。行八十里。

二十三日。晴暑。早渡潼水,望長卿山,相傳司馬相如讀書處。明皇幸蜀過之,賜今名。李義山詩“梓潼不見馬相如,更欲南行問酒爐。”山下有漢李業石闕。業字巨遊,不仕,■■歸蜀。公孫述劫之,仰藥死。《漢書》在《獨行傳》。三十里,食石牛鋪。又三十里,抵魏城驛,故後魏魏成縣,唐鹽泉縣也,有鹽井,今屬綿州。州守門人李萃秀至。行七十里。

二十四日。晴。食沈香鋪,門人劉侍御修賢至。侍御,予壬子所取士,安縣人,僑寓綿州。下富樂山,舟渡涪江。涪水自龍安來,經綿州城西,東南與安昌水合,匯於芙蓉溪,宛成巴字,流入潼川州(古梓州)界。康熙三十一年,涪漲,潰入北城,公私廬舍皆汩沒,今州治移西南,版築方始,予暫託宿焉。州有思賢堂,在舊治東,祀揚雄、李白、杜甫、樊宗師、蘇易簡、歐陽修、司馬光、蘇軾、黃庭堅九人。又有六一堂,宋歐陽觀為推官,文忠實生於此。城東有漁父村,相傳涪翁故居也。州守以其尊人太常公殉節錄相示(諱興元,官雲南按察使,吳逆脅降,不屈,死事,聞贈太常寺卿。)行六十里。

二十五日。夜微雨,晨霽。沿安昌水行。食皂角鋪,有水田。午後大風,過古潺亭,涉潺水(俗曰涼水河),水■■■清鑑■。抵羅江廢縣。縣省入德陽,今為驛。縣西南有大霍山,真誥雲,大霍洞中有五色隱芝,南真及司命所居之地。行八十里。

4.新《梓潼縣誌》: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四月,成都郵務分局於梓潼縣城北街設梓潼郵寄代辦所。九月,廢止科舉。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正月,梓潼郵寄代辦所在石牛、復興、重華等場設郵政信櫃。民國2年(1913年),梓潼改隸川西道。民國4年(1915年)11月,架通成都-綿陽-梓潼-劍閣-廣元之間的單鐵線報話電路。民國9年(1910年),梓潼郵寄代辦所升格為梓潼縣郵局(三級乙等),開辦平信、普掛、雙掛、匯兌等郵寄業務。民國24年(1935年),9月,縣政府奉命修築川陝公路梓潼段,在全縣抽調民工1.6萬餘人,11月16日完成路基。民國26年(1937年)5月15日,經由梓潼縣境的川陝公路全線通車。

5.新《梓潼縣誌.郵政》:

驛站:梓潼位居“上通京師,下達滇黔”的金牛道要衝,自秦惠文王伐蜀後,即於梓潼設驛站擔任軍政文書郵傳,並負責接待過往官員。清代,境內先後設置梓潼驛、武連驛、魏城驛。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設梓潼驛,配馬30匹,馬伕15名。同年調設魏城驛,配馬30匹,馬伕15名,槓夫30名。雍正六年(1728年),增設梓潼驛上亭鋪腰站,配馬12匹,馬伕6名。後隨行政區調整,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武連驛隨轄地劃歸劍州。嘉慶七年(1802年),魏城驛劃屬綿州。民國2年(1913年),撤銷驛站。

郵局: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12月7日,四川郵務分局於梓潼縣城和重華場設郵寄代辦所,開展郵寄業務。民國9年(1920年)6月21日,梓潼郵寄代辦所升為三級乙等郵局,隸屬四川郵政管理局領導,下轄重華郵寄代辦所和復興、雙龍、青龍、青壽、文勝、黎雅、臥龍、石牛、觀義、興隆、定遠、馬鳴等12所郵政信櫃。梓潼郵局額設局長一人、信差一人、聽差一人、局役一人。郵差人數以郵政路網裡程而定。民國19年(1930年),設郵差11-13人。民國29年(1940年),經西川郵政管理局批准,石牛、復興郵政信櫃升為郵政代辦所。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梓潼郵局升為二等乙級郵局,額設局長一人,襄辦一人,信差二人,聽差一人,局役一人。到1949年,全局加上郵差共12人。1949年12月2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派軍代表羅成全接管梓潼郵局,並接受西川郵政管理局和梓潼縣人民政府領導。1950年6月,西川郵政管理局任命繆梧南為梓潼縣郵局局長,編制14人,其中局長1人,營業、城市投遞和鄉郵遞員13人。

清代郵驛線路:清代,梓潼的郵政網路沿襲明代的郵政驛傳、鋪遞。嘉慶時期,梓潼驛道為川陝驛道之一段,縣境設有梓潼縣驛和上亭腰站,南接綿州魏城驛,北連劍州武連驛,其間共長六十餘里。鋪遞路線以縣城為中心,設底塘鋪(文風樓南側),南沿川陝驛道經漏風埡鋪、板橋鋪、石牛鋪至綿州魏城驛之宣化鋪;北沿川陝驛道經水觀音鋪(五婦嶺)、吉陽鋪(大廟)、上亭鋪、演武鋪、跑馬泉鋪至劍州馬迎寺鋪,東通閬中;南路經通木鋪(瑪瑙鎮真元村)通鹽亭安家場;北路經城垣鋪(許州),北通江油縣海棠鋪。全縣共設1驛1腰站13鋪,配馬34匹,鋪司兵66人。腰站和鋪遞主要負責官府的公文傳遞。

民國郵政路網:民國2年(1913年),全省驛站、鋪遞撤銷,設置郵路,境內有成(都)神(宣)驛省際幹線郵路,梓(潼)閬(中)縣間郵路和梓重(華)、梓定(遠)兩條縣鄉郵路。成神幹線郵路,民國2年設,全程501公里。初為川陝省際幹線步班郵路,逐日加班,晝夜兼程,接力傳遞,限5日達到。民國25年(1936年)6月,川陝公路川境通車,改為委辦汽車郵路,分段行駛。民國28年(1939年)11月,程君天奉命在縣城忠貞街(新南街)成立梓潼郵政汽車管理站(梓潼郵車站),因站址過小,民國29年(1940年)5月,徵得新興街禹王宮新站址,經修繕後,次年遷入。站內配員14人,配輕重班車各3輛,分段運行。1956年寶成鐵路通車,梓潼郵車站隨即撤銷。梓閬郵路為晝夜兼程的步行快班郵路。

郵政設備:清代,梓潼驛遞主要是馬匹、馬車和船隻。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梓潼郵寄代辦所新建立之初,僅有營業用條桌、木櫃等簡陋設備。隨著梓潼郵政事業的發展,1949年底,縣局有金屬保險櫃、木質分信櫃、營業櫃、磅秤、信櫃等設備。區鄉信櫃10個,郵政用房32平方米。1953年5月,省郵電局調撥“三槍牌”自行車用於梓潼縣第一條自行車郵路——梓復路。1956年5月,梓黎、梓仁路的梓潼至大安段改為自行車郵路。1960年,縣城至各區郵路均改為自行車郵路。1970年,省郵電管理局調吉普車1輛,梓復、梓黎改為自辦汽車郵路。1973年11月,梓黎、梓仁改為摩托車郵路。1974年,全縣郵路實現摩托化。80年代後,全縣郵政設備逐步更新。到1993年底,有郵政工作用房259平方米,郵運汽車2輛,摩托車5輛。自行車13輛,報刊捆紮機2臺,金屬保險櫃6臺、分信櫃4臺。信櫃43個。

(李戴於2014年6月29日再記)

綿州驛道考筆記26:驛道過梓潼縣城初探(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6:驛道過梓潼縣城初探(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6:驛道過梓潼縣城初探(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6:驛道過梓潼縣城初探(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6:驛道過梓潼縣城初探(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6:驛道過梓潼縣城初探(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6:驛道過梓潼縣城初探(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6:驛道過梓潼縣城初探(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6:驛道過梓潼縣城初探(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6:驛道過梓潼縣城初探(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6:驛道過梓潼縣城初探(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6:驛道過梓潼縣城初探(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6:驛道過梓潼縣城初探(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6:驛道過梓潼縣城初探(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6:驛道過梓潼縣城初探(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6:驛道過梓潼縣城初探(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6:驛道過梓潼縣城初探(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6:驛道過梓潼縣城初探(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6:驛道過梓潼縣城初探(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6:驛道過梓潼縣城初探(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6:驛道過梓潼縣城初探(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6:驛道過梓潼縣城初探(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6:驛道過梓潼縣城初探(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6:驛道過梓潼縣城初探(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6:驛道過梓潼縣城初探(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6:驛道過梓潼縣城初探(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6:驛道過梓潼縣城初探(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6:驛道過梓潼縣城初探(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6:驛道過梓潼縣城初探(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6:驛道過梓潼縣城初探(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6:驛道過梓潼縣城初探(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6:驛道過梓潼縣城初探(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6:驛道過梓潼縣城初探(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6:驛道過梓潼縣城初探(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6:驛道過梓潼縣城初探(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6:驛道過梓潼縣城初探(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6:驛道過梓潼縣城初探(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6:驛道過梓潼縣城初探(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6:驛道過梓潼縣城初探(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6:驛道過梓潼縣城初探(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6:驛道過梓潼縣城初探(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6:驛道過梓潼縣城初探(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6:驛道過梓潼縣城初探(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6:驛道過梓潼縣城初探(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6:驛道過梓潼縣城初探(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6:驛道過梓潼縣城初探(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6:驛道過梓潼縣城初探(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6:驛道過梓潼縣城初探(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6:驛道過梓潼縣城初探(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6:驛道過梓潼縣城初探(作者:李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