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師長32年爲烈士戰友的父母盡孝

副師長32年為烈士戰友的父母盡孝

儘管卑鄙常常唆使人們漠視崇高敵視崇高,但崇高依然巍峨地存在,並試圖喚醒那些被豬油矇住的靈魂,耐心地指點出人類寬闊的精神出路--用博愛去建造和諧!

今年51歲的孫兆群,軍旅生涯已有30多年。回首平生,最讓他刻骨銘心的是雲南邊境那場鐵血拼殺。就在這場戰鬥中,他心愛的16位戰友化做了南國天空上的恆星。也就是從那時開始,他成了16位烈士父母的兒子。

1985年的中秋節,身為副連長和突擊隊長的孫兆群接到奪取一高地的命令。出發前,戰友們達成'生死約定'--誰活著回去,誰就去孝敬大家的父母。戰鬥中,孫兆群所在連隊有16位年輕戰友為國捐軀。那天,他從烈士陵園是被人拖出來的,他一邊大哭,一邊高喊:'讓我再擦擦兄弟們的骨灰盒……'

1986年6月,孫兆群從戰場歸來。通訊員將一年多的工資1352元,送到他面前。孫兆群一時竟不知該如何伸手去接。作為副連長,他不但活著回來了,還拿到了按月下發的工資;而16張熟悉的笑臉卻永遠地遠去了。這時母親走到了他身邊。他幾乎認不出這是自己的母親--僅僅分別一年,母親滿頭的黑髮就在牽掛與擔憂中變成了白髮。那一年,母親先後四上泰山,祈求神靈保佑自己的兒子。母親流著熱淚,深情地撫摸朝思夜想的兒子,如同撫摸不敢輕信的夢。然而,大義母親卻說出了一句讓在場的人都為之感動的話:'娃呀,人家孩子跟你去打仗犧牲了,你活著回來了,可千萬別忘了人家活著的爹媽。誰家爹媽都想兒啊!'孫兆群哭道:'娘,我正是這樣想的。'

孫兆群從16位烈士的檔案中抄下他們父母的姓名和詳細地址,然後把這1352元工資分成了16份,寄出了16封'認親信',他寫道:'親愛的二老雙親:我是你兒子的副連長。在戰場上我沒有照顧好他,但我和他是生死與共的好兄弟。他為國盡忠,不能再為您二老盡孝了,我這個當大哥的想替他把沒盡完的孝心盡完,請二老答應我,收下我這個兒子吧!'落款處寫的是'兆群兒'。

副師長32年為烈士戰友的父母盡孝

16位烈士的父母認下了這個兒子

烈士邵瑞強家在招遠,母親早逝,父親邵學斌因病常年臥床不起。兒子犧牲的噩耗幾乎打垮了老人,病情更加嚴重。讀了孫兆群的來信,老人哭著對鄰居說:'誰說俺兒子死了,俺兒子沒有死,他還活著!'

起初,鄉親們都以為這是老人病中思兒心切的夢話,誰也沒有在意。可是,過了幾天,郵遞員又給邵大爺送來一個包裹,邵大爺打開一看,裡面都是他急需的藥。這下村子裡的人都信了。大夥傳說邵瑞強在部隊當了大幹部,有人還埋怨邵瑞強的哥哥邵瑞平:咋不叫瑞強回來看看?邵瑞平的心在流淚,弟弟哪裡還活著?這是兆群哥哥代弟弟郵來的一片孝心啊!從此以後,孫兆群的信、錢、藥源源不斷,老人身體漸漸康復,老人對鄰居們說:'俺得了兒子的濟了--'

1987年春節剛過,烈士顧克路的父母接到孫兆群的來信,非要到部隊看看這個兒子不可。他們沒有路費,從偏遠的魯北農村硬是走到了孫兆群的部隊。那天,孫兆群正在操場訓練,忽聽營部通信員喊:'孫連長,孫連長,有兩位老人找你……'

孫兆群跑過去一看,見兩位老人向他走來。男的高瘦的個兒,上穿藍棉襖,下著黃軍褲;女的用毛巾包著頭,一副樸實的魯北農村婦女打扮。大伯說:'我找孫兆群……'他說,'我就是呀!'老人說:'孩子,俺可找到你啦!你寄的信和錢俺都收到了……我是顧克路的父親顧天金,這是他母親莊鳳雲……'孫兆群快步跑過去,抱住兩位老人。孫兆群給官兵們講了烈士顧克路的父親顧天金的故事。他說:'同志們,顧老爹是抗美援朝的老兵,曾在朝鮮戰場上拼殺過三年,立過功,負過傷,回來後當過黨支部書記,當過麵粉廠的修理工,六十多歲了靠砸白鐵自食其力。就是這位老人,聽到前方戰事激烈,就把自己還不滿17歲的兒子送到了部隊,他那時對首長說兒子21歲了;還是這位老人,在兒子的追悼會上,拿出全部的撫卹金給兒子交了最後一次黨費。這位老共產黨員的崇高人格,一直激勵著我,他是我的好父親!'操場上掌聲雷動。

孫兆群把兩位老人安頓在連部裡住,司務長範廣興推門進來,問:'接待這兩位客人什麼標準?'孫兆群說:'按這裡的最高標準!'滿滿一桌菜,兩位老人邊吃邊抹淚。孫兆群把連裡的工作安排給其他幹部,自己全程陪著兩位老人。元宵節過後,孫兆群給老人帶上零花錢,買了路上吃的點心、水果,把他們送上火車。顧天金握緊孫兆群的手說:'我看好了你這兒子。你是我的好兒子。'

烈士吳明玉的家在山東省泰安市大津口鄉藕池村,孫兆群要去看看。1987年秋天的一個早晨,孫兆群買了一大兜糕點、糖果,踏上了那條崎嶇的山路。'娘,我來看你來了。'正在整理果園的吳大媽抬頭一看,愣了。吳大媽說:'俺總作夢明玉回來了,真就回來了--'中午,吳大媽特意為孫兆群烙了蔥花雞蛋餅,還裹了白糖,在一旁看著他吃,老人家說:'這是明玉小時候最愛吃的,兒呀,你吃,娘要看你吃的樣子……'孫兆群說:'娘,我吃我吃。'

他又問大媽:'大伯呢?''在山上放羊呢!他晌午從不回來的,要到晚上。'孫兆群一口氣跑到山上。 '大伯,我是明玉的連長啊,特地來看望你老人家,我來替你放羊吧!''你就是那個孫兆群?''是呀,大伯。'他說罷,接過大伯的羊鞭,替大伯放羊。那頭領頭羊見是一個生人,就帶著羊群滿山亂竄,害得他東奔西跑。孫兆群在追趕的路上,被陡坡上的藤蔓絆了兩個跟頭,膝蓋磕出了血。回來時,吳大媽見了,心疼得落淚。老人家說:'兆群,娘認定了你這個兒……'

28年的漫漫行孝路

1988年,扈軼群烈士的母親扈大娘帶著16歲的扈麗萍從家鄉曹縣來到孫兆群所在的部隊。'兆群啊,你妹妹一年前就吵著要當兵,媽想讓你跟首長說說……'聽了大娘的話,孫兆群很為難。可是,他還是答應了。他從團裡跑到師裡,從師裡找到軍裡,最終讓烈士的妹妹穿上了軍裝。1992年春節前夕,扈麗萍復員了。為了給扈麗萍找工作,孫兆群冒著大雪到曹縣,在縣城跑完各個有關部門,又騎上一輛租來的自行車,頂著大北風騎了20多公里路,來到扈軼群家說明情況。接著,又往部隊趕。儘管他歸心似箭,可是那一夜他還是沒能返回營房。孫兆群找了一家最便宜的旅館,花5塊錢,在樓梯走廊的閣子間住下。他啃著自己帶的幹饅頭,默默地籌劃著妹妹工作的事,徹骨的寒冷凍得他一夜未眠。不久,妹妹終於上班了。1997年春節前夕,孫兆群的家門上貼了個大紅的'喜'字。這一天,他的妹妹扈麗萍要從這裡出嫁了。清晨,孫兆群的愛人陶琳就帶著這位小妹到淄博市最高級的美容院,她要給新娘打扮得漂漂亮亮。扈麗萍一邊化妝一邊哭,陶琳勸道:'妹子,大喜事,別哭。'扈麗萍扶著嫂子的肩膀,哭道:'為了俺結婚,俺哥累瘦了--'

1989年10月,孫兆群收到吳明玉烈士父親吳大伯的一封來信。老人在信中向兆群兒子告狀說,村子裡搞承包,要把他們家自己地裡種的花椒樹、小蘋果樹承包給別人來種。吳大伯說,樹是自家種的,地是自己開的,憑什麼不讓我包讓別人來包?老人想不通,一氣

之下病倒了。孫兆群看完信後,星夜趕到吳明玉烈士的家。

孫兆群問吳大伯和吳大媽:家裡這情況鄉里都知道嗎?大伯說,鄉里知道不知道有什麼用?孫兆群氣憤地走進鄉政府的大院。出面接待他的是黨委秘書和管民政的張助理。張助理表面上看去很客氣,'哎呀,稀客,明玉是我一手送到部隊去的,現在成了英雄,我們為他而感到驕傲和自豪!'孫兆群不客氣地說:'你別驕傲自豪了!吳大伯、吳大媽每年靠幾百斤玉米棒子生活你知道嗎?你咋不去聽聽他們的反映……'那位黨委秘書一個勁地道歉:'請放心,我們馬上改,馬上改……'在孫兆群第二次去看望吳大伯時,家裡的困難基本解決了。

那年,孫兆群去為戰友于慶玉烈士掃墓。在烈士家中,他看到83歲的於大伯和78歲的於大媽住著兩間石頭屋,屋裡點著個8瓦的小燈炮,每月僅僅8元錢的電費讓他們一籌莫展。他知道於家兩位老人每月只靠幾十元的撫卹金度日,於大伯這些年看病欠了上千元的醫療費,哪裡交得起電費?

他聽後心如刀絞,立即找到村黨支部於書記,懇求從今以後,免去於家的電費;天冷了,再給於家拉些過冬用的煤;最好以後每年為於大伯家補貼300元左右的醫療費……他說好後,又把這位書記拉到於大媽面前,讓他當面答應。'這樣虧待烈士的父母,以後誰還願當兵,誰還願為國犧牲?這是令人心寒的行為呀!'孫兆群說得情真意切,書記聽了很受觸動,點頭答應了他的懇求。

1989年,因為貧窮,烈士劉富民的弟弟劉富雷輟學了。正好讓出差路過棗莊去看望老人的孫兆群知道了,他掏出身上僅有的100元錢交給老人,勸慰老人再苦再難也不能耽誤孩子,以後他要管這個弟弟上學的事。就這樣,在劉富雷讀中學的六年裡,他每學期開學前都能收到孫兆群寄來的學雜費。烈士於登俊的弟弟於登健,工作後想去煙臺職專學習,為學費發愁,孫兆群知道後,立即跑到於家,對於登健說:'這學一定要上,沒錢大哥幫你。'於登健含淚走進校門,在孫兆群的資助下,三年後,他以優異成績畢業了。

他不忍心讓父母們受一點委屈

身上有17處槍傷的孫兆群就這樣為16位烈士的父母盡著孝道。薪水基本上都給了這眾多的父母,那麼已身為副師長的他,家庭生活是怎樣的呢?

1987年,衛校畢業的陶琳嫁給了戰鬥英雄孫兆群。新婚之日,本來應該談的是個人的幸福生活。可是,那一天,孫兆群不由得又想起了戰場上與16位戰友結成的生死情誼。他對妻子說:'現在我有了妻子有了家,而我那些兄弟們卻只能以泥土為家了。如果他們活著,今天都是我們的座上賓,他們也會娶妻生子,可是他們不能了,永遠也不能了。我今後要為他們的父母做一些事,這是我的義務……'善良的陶琳明白了,這個家不只是他們個人的,也是那16 位烈士的。從結婚那天開始,他們的家就成了'家庭旅館',16位烈士的父母兄弟,你來我往,走馬燈似地進駐,而且全是找孫兆群解決困難的。有一次,陶琳在一天內竟為烈士家屬做了八頓飯,她都快累倒下了。一位同事不解地問:'你難道就不累不煩嗎?'陶琳笑笑說,'習慣了。'陶琳懷孕九個月時,她急切地盼望著正在南京上學的丈夫回家,可是她收到的卻是一封短信,上面寫道:'陶琳,對不起,我想利用假期去烈士家看一看,今年春節就不回家了……'陶琳信沒看完,眼淚卻流成了一線。春節後不久,兒子出生了,孫兆群仍然沒有回來。好不容易盼到了暑假,陶琳以為,這次丈夫總該回家看兒子了。可是這次她又失望了。放假的前夕,孫兆群得知顧天金老人病了,他要先去看望老人。陶琳只好一個人抱著孩子在家苦苦地等著。16位烈士的家,孫兆群一家一家地探望,當他走完最後一家時,學校又開學了。到頭來,陶琳等到的仍是一封短信:'對不起,也代我向兒子說聲對不起。陶琳,我看完了父母,學校開學了。等我吧,等放了寒假--'有一年夏天,酷暑難耐。轉了一大圈的孫兆群,終於疲憊不堪地趕回了自己的小家。沒料想,一進屋就遭到媳婦陶琳的指責:'你還知道回來啊?你心裡還有這個家嗎?你不管老婆也得看看孩子吧,孩子生病,住院一住四個月,能不能活下來我都不知道,我一個人在醫院裡撐著,真的都絕望了……'妻子邊說邊哭了起來。孫兆群呆在那裡,滿心歉疚,他拉著妻子的手,動情地說:'咱們現在也做了父母,知道拉扯孩子不容易,咱想想那些烈士父母,辛辛苦苦把孩子養到十七八歲,一下子就沒了,他們心裡是啥滋味?陶琳,我是一個人,我是一個堂堂的軍人,我不能背叛我當時對他們許下的諾言,請你還是要支持我……'陶琳聽了這番肺腑之言,怨氣轉成了崇敬。

結婚二十多年來,孫兆群在家的日子,屈指可數。兒子琦琦已經十歲了,父子倆在一起的時間,加起來也不過一年。28年來,孫兆群的工資大部分都資助了16位烈士的父母。他的妻子和寶貝兒子很少添置新衣服,婚後好長一段間內,他們家沒有電視機。後來。是在親戚朋友的關照下,大家湊錢才給他家買了一臺黑白電視機。孫兆群說:'烈士們死了。我卻活著,我已經很幸福了。我對生活要求不高,能吃上饅頭,喝上熱水,睡上木板床就可以了。但是,我的父母我是一點虧也不能讓他們吃。'

副師長32年為烈士戰友的父母盡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