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電工,出路在哪裡?不提高技能永遠就是個打雜的,我就是個例子

最近幾天,好多朋友來評論我的《小區物業電工這個工作怎麼樣?》,多數都是抱怨的了。

我以前沒做過物業,沒太多感覺,現在在超市上班,確實領會了“雜工”含義。真的是既辛苦又得不到尊重,這是為什麼呢?

①做物業或者像超市這樣的電工,首先他不需要你擁有很專業的技能,換換燈泡,接接插座,在別人眼裡是誰都可以做的事情,只不過是我們披上了電工的外衣罷了,所以別人自然是看不起了。

②老闆不會花錢請一個很專業的人來(除了主管),因為工資成本很高,而核心部件的故障率卻很低,有些東西完全需要廠家來解決。比如空調的壓縮機,智能化模塊,自動化系統等。一個人如果擁有以上三項技能,他的工資會低於每月1萬塊嗎?而這些核心的部件一年能出現幾次的故障呢?算賬我們是算不過老闆或者是公司的。

以上兩點決定了普通電工的工資是不會高的,而且在沒事做的時候你還要會做其他事情,否則在別人眼裡你就是個閒人,可有可無。

我以前做售後維修的,其他方面的技能不是很好,但是我可以吃透我這個產品,所以在維修這些產品的時候,在客戶面前我就是“專家”。這就是特長。所以根本沒有打雜這一說,就算在公司閒著沒事,也是等著下班吃飯,沒有人會看你不順眼。

現在在超市不同了,面對的東西比較多。高低壓配電櫃,冷鏈系統,弱電智能化系統,消防,通風,排汙,人防等,就算你面面俱到你也不可能樣樣精通吧,更何況若大一個超市就一個電工,繁瑣的東西就夠你忙的,要真有什麼事情一個人是解決不了的,老闆找我們進來就是做一個發現問題的角色,你能解決問題當然好,不能解決那也是在他的“意料”之中。

那麼做為一名電工,我們怎麼才能擺脫這種尷尬呢?

我以前在頭條上發表了一些文章,是有關於接觸器和繼電器的應用的,有網友就說了,“你這一套過時了,現在要麼是電子電路,要麼是plc控制,要麼是變頻器控制,就連雙控三控燈別人都是智能化了”

細細想來,他說的確實是事實,如果我們還保持著原地踏步,那麼最後可能我們連打雜的機會都沒有了。

是金子就要發光,只有你發光了別人才會覺得你耀眼,才會對你另眼相看。怎麼說呢?就是要避短揚長,發揮自己的特長做自己熟悉的行業,不去將就,不要博而不專,否則就是自我降低身價,最後淪為雜工。

結束語:①新手的選擇很重要,確定了發展方向和相關領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能。

②有一定經驗的,堅持很重要,不斷提高才不至於被淘汰,在這個年代,電學方面的知識更新換代太快了,稍不留神我們就跟不上了,這不,我也在學習電子電路了,一起鼓勵吧!

願你早日成為那個不可或缺的人!
做電工,出路在哪裡?不提高技能永遠就是個打雜的,我就是個例子

圖片倒過來看你會發現出乎意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