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州成立新時代巴山挎包宣傳隊,5965名宣講員今後幹些啥?

达州成立新时代巴山挎包宣传队,5965名宣讲员今后干些啥?

攝影 徐洋

四川在線消息(徐洋 記者 徐莉莎)7月30日至31日,達州市舉行了一場基層宣講員培訓會,來自各縣(市、區)的200餘名基層宣講員代表參與了集中培訓和實戰演練。會議對基層宣講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進行了表彰,並舉行“新時代巴山挎包宣傳隊”授旗儀式,標誌著具有達州特色的“新時代巴山挎包宣傳隊”正式成立。

“挎包宣講”,是從前交通不便時,老一輩宣傳人,身背挎包,上山下鄉,進村入戶為老百姓提供政策信息,為何達州要重拾這一傳統?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剛剛過去一個月,達州市四屆六次全會即將召開,達州在這一時間節點大搞基層宣講員培訓,又有何深意?

达州成立新时代巴山挎包宣传队,5965名宣讲员今后干些啥?

攝影 徐洋

從“分散作戰”到“兵團作戰”

整合多支基層宣講隊伍

活動一結束,萬源市八臺鎮黨政辦主任潘傳明就在飯店門口拿著“優秀基層宣講員”證書和授予八臺鎮黨委的“基層宣講先進集體”拍照發朋友圈。他是萬源挎包宣講隊的“元老”。

萬源市位於秦巴山區腹地,境內山高谷深,人口居住分散,青壯年流失嚴重。為有效彌補農村基層宣傳短板,方便山區群眾及時瞭解各項政策方針、掌握致富本領,2016年,萬源市成立“挎包宣講隊”,在市級組建宣講團,在鄉鎮(街道)組建宣講小分隊,在村(社區)選聘基層理論宣講員。那時起,潘傳明就一個挎包一面旗,或深入院壩講解、或蹲在田間指導、或走進家裡服務,通過現場解說、資料發放、畫冊贈送、視頻播放、文藝表演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送教上門、按需點菜。

不僅是萬源。據達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冉長春介紹,2016年,達州市出臺了《達州市基層理論宣講員管理辦法》,對基層宣講員的選拔、聘用、管理、考核等作了明確要求。截止目前,全市共聘用5965名基層理論宣講員。十九大以來,共組建630餘支基層宣講小分隊,深入農村院壩、田間地頭,開展宣講活動9000餘場,打通了理論宣講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各縣(市、區)的“竹之聲宣講隊” “小喇叭宣講隊”“鄉村喇叭宣講隊”“紅燈籠宣講隊” “開江之音宣講隊”等基層宣講團也早已打響了品牌。

自從當上基層理論宣講員,渠縣文崇鎮副鎮長、山峰村第一書記賈春華就自費訂閱了《演講與口才》《黨課》等書籍,時刻關注黨的方針政策和國內國際時事;精心製作PPT,圖文並茂,讓群眾“看得懂、辨得清、記得住”;組織有獎競答、快樂小品,民聲講堂、朝陽廣播、壩壩夜會等,讓群眾樂於參與。

達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方江坦言,儘管亮點紛呈,各地工作進展不太平衡,效果上也有很大差異;宣講員的個人思想素質和綜合業務能力不足,導致宣講效果不好,“群眾沒有聽明白、想清楚、抓落實,黨的精神在基層落細落實打了折扣。”

為此,達州市舉辦此次培訓活動,並將原來基層宣講隊伍整合為“新時代巴山挎包宣講隊”,達州的基層宣講工作,從“分散作戰”變成了成體系的“兵團作戰”。

方江表示,這不僅有利於提升宣講員個人理論水平、業務能力,更便於跨區縣調劑基層理論宣講人才資源,助力達州打造基層宣講的區域品牌。

以渠縣三匯鎮為例,方江告訴記者,這個鄉鎮共有70多個宣講員,很多群眾自發參與,曾經自編自演川劇唱腔,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在新時代巴山挎包宣講隊的統一旗幟下,這些鮮活的宣講形式,群眾喜聞樂見,我們可以跨區域引入到其他鄉鎮、區縣來開展。”

理論輸出+民情輸入

打造新鄉土“網紅”

據瞭解,5965名宣講員,年齡跨度從20多歲到70多歲,覆蓋退休職工、大學生村官、基層黨委書記、村社幹部、普通老百姓等社會各行各業,年齡層次各一老中青,他們將理論宣講結合扶貧、教育等內容,開展演講、小品、文藝演出等形式多樣的宣講活動。

這場為期兩天培訓, 200餘名宣講隊員不僅學習了專家示範宣講,深入學習領會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精神,還參與了“現場雲”直播操作培訓,分組到通川區北外鎮、羅江鎮,達川區楊柳社區,經開區斌郎鄉等地進行實戰演練。

這是潘傳明第一次接觸直播,“我們走不到的地方也可以讓老百姓從手機上看宣講直播,還能實時上傳我們的美食、美景吸引遊客,老師鼓勵我們當新時代的‘鄉土網紅’”。

宣講員宣講內容的掌握程度直接關係到基層宣講的水平,關係到基層認知的效果。回到文章開頭的問題,為何達州在這一時間節點上大搞基層宣講員培訓,急於為他們提能?

關鍵在時間點。上月底,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召開,省委明確了達州作為全省7個區域中心城市之一,明確支持達州“建設打造四川東出北上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和川渝陝結合部區域中心城市”,事關達州長遠發展的成南達高鐵、西達渝高鐵、達萬直達高速、秦巴地區綜合物流樞紐建設、開放口岸建設、和綜合保稅區建設等工作得到省委的全面支持。可以說,達州的區位優勢、交通優勢、資源優勢和未來發展,受到了省委前所未有的重視和關注。

達州如何抓住歷史機遇,在全省“一干多支、五區協同”發展大局中找準新的歷史方位,如何以深入貫徹全會精神推動工作、促進發展?本月,達州市委四屆六次全會將舉行,達州在歷史新起點上的發展又將有新的決策部署。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達州市委書記包惠在接受記者專訪時曾表示,實幹才能夢成真,達州要早日建成四川東出北上綜合交通樞紐和川渝陝結合部區域中心城市,需要700萬達州兒女不負重託、不辱使命,以非常之策、非常之為,擔當新使命、實現新作為、推動新發展。

在這樣的背景下,承擔著傳遞達州發展“新脈動”的5965名宣講員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達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鄧瑜華表示,新時代的挎包宣講隊,不僅是政治理論“擴音器”,助推發展的“吹鼓手”,更是服務群眾的“萬金油”。他寄語宣講員,要把全市幹部群眾的思想和認識統一到中央和省委、市委的決策部署上來;同時發揮來自基層、熟悉群眾的優勢,帶著理論政策下去、帶著社情民意回來,通過講理論、講政策,辦實事、解難題,有效串聯起“理論輸出”和“民情輸入”兩個端口,積極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生產生活改善獻智出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