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蓮居|彭新國:用優秀傳統藝術豐富現代生活美學

桑蓮居|彭新國:用優秀傳統藝術豐富現代生活美學

用優秀傳統藝術豐富現代生活美學

——以泉州本土書畫藝術鑑藏為例

彭新國 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福建省作家協會會員、泉州市書法家協會秘書長、泉州市青年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洛江區書法家協會主席。從事書法創作、書法理論研究和書法評論寫作多年。出版有書學文集《蘭亭問學》。(彭新國:藝學兩不倦)

人類社會已進入信息時代,在物質高度發達的現實條件下,人們過著錦衣玉食的現代生活,但普遍缺乏有品位的文化生活和高尚精神追求,因此人民的精神生活越來越膚淺與貧乏,與高度發達的物質生活形成了極大的反差。

當下物質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這種反差,有著諸多因素的影響,筆者認為這既與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斷裂和優秀傳統審美思想的缺失有關,也與現代人生活的快節奏,浮躁而重功利的心理等因素有關。在這裡我們暫不贅述。

桑蓮居|彭新國:用優秀傳統藝術豐富現代生活美學

德國哲學家尼采曾指出:“藝術是生命最強大的動力,生命通過藝術而自救。”我國著名的美學家李澤厚也說過:“藝術作為時代生活的晴雨表,走在理論認識的前面……從而它對於豐富人的心靈,便不是智力結構(認識)或意志結構(道德)所能替代或等同,它卻可以幫助這兩種心理結構的發展。”確實,對於陷入精神困惑或渴望豐富精神生活的現代人來說,藝術的確是最好的心靈慰藉和精神寄託,因為藝術審美是一種超功利、非概念性的、可以自主的精神活動,它會引導人進入一種狀態,一種境界,不斷豐富和完善現代人的生活美學,使人生過得充實而富有生活情趣。

在當下正大力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大背景下,如何運用優秀傳統文化去幫助人們構築一個豐富的現代生活美學體系,不斷陶冶人們的生活情操,甚至於適當地運用一些市場的手段來弘揚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進千家萬戶顯得尤為重要。不久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了《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意見》明確指出:要“注重實踐與養成、需求與供給、形式與內容相結合,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產生活各方面。”

桑蓮居|彭新國:用優秀傳統藝術豐富現代生活美學

在當下,書畫藝術是人們最喜愛的傳統藝術,非但在文化圈,即使在民間也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其實,當今的商界,不少科技、互聯網、房地產等商業大佬們也都對傳統書畫藝術情有獨鍾,成為傳統書畫藝術鑑賞和收藏的愛好者,如王健林、馬雲、李嘉誠等等,有的甚至成為書畫藝術收藏界的大佬。傳統藝術在現代社會具有文化和經濟雙重價值,因此用傳統書畫藝術來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甚至於經濟生活,既是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必需,又關係當下民生幸福和人的全面發展。本文以泉州本土傳統書畫藝術鑑藏為例,就如何運用傳統文化藝術基因來豐富現代經濟文化生活,讓書畫藝術融入市民現代生活,提升生活品質和水平進行一些積極的探索。

一、悠久燦爛的書畫藝術歷史成為豐富人們現代文化生活的堅實基礎

我國曆史悠久, 文化燦爛。泉州依山面海,山川鍾靈毓秀,地傑人靈,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城市。在這片曾經的“東方第一大港”和這片曾經“市井十洲人”、“漲海聲中萬國商”的熱土上,自古以來人文薈萃,文風昌盛,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都產生過彪炳青史、留芳百世的名人名家。作為中國傳統藝術的書畫藝術,在這片文化沃土上更是代不乏人,歷久不衰。正如大家所熟悉的朱熹的對聯所描述的:“此地古稱佛國,滿街都是聖人”。

桑蓮居|彭新國:用優秀傳統藝術豐富現代生活美學

蔡襄《萬安渡石橋記》(圖/林培養)

桑蓮居|彭新國:用優秀傳統藝術豐富現代生活美學

張瑞圖 行書杜甫詩(桑蓮居2015秋拍拍品)

桑蓮居|彭新國:用優秀傳統藝術豐富現代生活美學

弘一 行書(桑蓮居2017春拍拍品)

泉州書畫藝術歷史悠久, 源遠流長。溯其源,當於魏晉之際。歷代的翰墨丹青名手見諸典籍者不少,當不下百數十家。“南渡衣冠留晉俗”,南來晉士大夫與泉郡文士雅集興會,就留有翰墨於九日山上,現有高士峰等石刻為證。唐代有歐陽詹、林蘊、韓偓,宋代有陳文頊、蔡襄、蔡京蔡卞兄弟、朱熹、鄭奐、王十朋、石起宗、陳登等,其中蔡襄書畫皆精,但畫名為書名所掩,蔡襄從法度上對尚意中的狂俗之氣進行一種矯正,努力迴歸著書法理想審美風格——“和”,其為“宋四大家”之一,現遺存在蔡襄祠內的《萬安橋記》為其代表作。明代有書畫雙傑的張瑞圖,其書法作品裡的倏忽變化,奮斫異勢,與董其昌並稱“南張北董”。繪畫方面的有山水畫家王朝佐、黃克晦,“四君子”畫家李鍾衡、蔡一槐等,職業畫家以王建章、莊心賢、蔡應錦等影響最大,書法方面的有李贄、黃吾野;清初文人士大夫多因襲吳門畫風,受吳門畫風影響的泉籍畫家有黃彥標、何騰蛟、張植人等人,而民間畫家則以仙佛題材及寫真為主,反映了人民祈祥納吉的心理。書法方面有莊俊元、吳魯、林翀鶴,民國時期有弘一法師、曾遒、龔植等。近代高僧、我國新文化運動的先驅弘一法師的僧臘生涯有14 年是在閩南,法師把人、藝、道三者和諧地統一在一起,已達到書藝的上乘境界,畫作罕見而珍貴,其造型嚴謹端莊,顯露出深厚的傳統功力。泉籍畫家龔植以寫真花鳥畫名噪閩南與臺灣。

桑蓮居|彭新國:用優秀傳統藝術豐富現代生活美學

龔植 百壽圖

桑蓮居|彭新國:用優秀傳統藝術豐富現代生活美學

林翀鶴 行書(桑蓮居2017春拍拍品)

桑蓮居|彭新國:用優秀傳統藝術豐富現代生活美學

吳魯 楷書(桑蓮居2016秋拍拍品)

桑蓮居|彭新國:用優秀傳統藝術豐富現代生活美學

曾遒 墨梅(桑蓮居2017春拍拍品)

桑蓮居|彭新國:用優秀傳統藝術豐富現代生活美學

曾遒 墨梅(桑蓮居2017春拍拍品)

在新的歷史時期,秉承優秀傳統基因的當代泉州書畫藝術家們,繼承這些優秀文化併發揚光大,苦學中西,再創輝煌,形成一支具有雄厚創作實力的書畫人才隊伍,引起了海內外書畫界的廣泛關注和讚譽。泉州書畫界更是人才濟濟,既有李碩卿、蔡展龍、黃達德、丁明鏡等老一輩書畫家,又有郭寧、陳立德、林堅璋、王乃欽等新一輩藝術家,同時泉州擁有一大批具有創作實力和文化底蘊的年輕的書畫家,成為泉州書畫藝術創作的中堅力量,未來必將產生更大的影響。當然泉州藝術家的創造具有本土色彩和深厚的歷史背景,這塊土地走出的藝術家如蔡國強、黃永砯等人,在全球化的背景裡,代表著泉州籍藝術家在當代藝術上與世界對話。

桑蓮居|彭新國:用優秀傳統藝術豐富現代生活美學

李碩卿 雁蕩奇峰(桑蓮居2016秋拍拍品)

二、傳統書畫藝術與市民的日常生活聯繫日益緊密

書畫藝術是傳承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作為中國傳統藝術鑑賞和收藏的主要項目,是多文化人廣大市民、收藏家,也是投資者最為關注的藝術品板塊之一,一直以來也是最重要、最活躍、最具成長性的收藏和投資板塊之一。最近一兩年來,股市和房地產市場投資十分不穩定,風險較大,已經讓大多數投資者失去信心,相對來講包括書畫市場在內的整個藝術品投資市場正在逐漸熱起來,成為多數投資者關注的熱土,因為雖然我國藝術品市場整體上還不是十分成熟,但一直比較穩步發展,不斷成長。純粹從市場的價位來看,藝術品市場不但沒有股市和房市那樣大起大落,而且一直基本穩步上升,沒有太大的回落。近一兩年,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常態以後,特別是八項規定以後,當代的藝術品市場總體上有些微小的回落,但近現代書畫市場依然基本保持適度的增長。

桑蓮居|彭新國:用優秀傳統藝術豐富現代生活美學

小旋山房牆上懸掛蔡展龍《寫竹》及朱孝臧行書條幅(圖/王建強)

目前,書畫鑑賞與收藏還沒有真正走入泉州普通老百姓的家。經常去參觀別人的新家,儘管裝修得挺漂亮,極其奢華, 還是會有一種感覺,缺乏內涵與品味,因為房子裡就缺幾件藝術品或者說幾張字畫。如果請幾個有見識懂品味的朋友來評價和打分,就一定只是及格。當然,在一些辦公場所和不少泉州市民家中,也經常能看到牆壁上掛著一些字畫,但不少是一些“行畫”,不但沒有檔次,也缺乏品位。因為與“行畫”千篇一律、缺乏個性相比,作為原創書畫藝術作品,能表現出書畫家通過長時間的積澱而形成的獨特的語言,更蘊含著作者的藝術心血。張掛原創字畫不僅能增加藝術感,而且能夠彰顯主人的文化品位。正如在2016 年4 月初在北京舉辦的《家居文化與書畫文化相結合》專題研討會上,北京家居行業協會秘書長劉晨就曾提出:“講究性價比的時代已經過去,人們對於高端家居消費的需求日益增長,受眾群體開始強調視覺消費、文化品牌,書畫作品恰恰滿足了這幾方面的需求。除此之外,書畫作品還能滿足精神消費。可以說書畫是將裝飾、文化、精神合而為一的載體,將家居文化與書畫藝術相結合在當代是非常有必要的。對於高端消費人群來說,好房子、好傢俱再加上好的藝術作品才更能體現生活水準。”

桑蓮居|彭新國:用優秀傳統藝術豐富現代生活美學

董橋的客廳(牆上掛著董其昌、齊白石等人的字畫,樟木箱子裡,放著父親留給他的和他早年收的線裝書。)

泉州書畫藝術收藏市場是近些年來才真正興起並呈現出較快的發展態勢,但和全國的收藏熱潮相比,泉州的書畫市場整體上仍偏於理性,市民的關注度不高。而從福建的幾大城市的書畫收藏和市場比較而言,特別是與福州、廈門、漳州等城市相比較而言,泉州的書畫市場的發展和藝術品價格整體上也還是比較低的,這和泉州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不相匹配。因此,在當下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時代背景下,這既是一種挑戰更是一種機遇,傳統書畫藝術與泉州市民的日常生活聯繫將日益緊密。

桑蓮居|彭新國:用優秀傳統藝術豐富現代生活美學

書畫越來越多進入家居生活(圖/王建強)

桑蓮居|彭新國:用優秀傳統藝術豐富現代生活美學

書畫越來越多進入家居生活(圖/王建強)

三、通過本土書畫藝術的鑑賞與收藏,豐富和提升現代文化和經濟生活的內涵

每個人都會有一種鄉土情結,都想留存一份身邊的文化記憶。因此近些年來,本土書畫家的藝術作品更是本地市民關注喜愛,鑑賞收藏和投資的重點。字畫的鑑藏,要做到由小到大、由本土到全國、從普品到精品,循序漸進。針對泉州目前書畫收藏市場的實際,從傳承和弘揚本土傳統文化的角度,筆者認為要以關注度高、流通性好、成交率高的本土書畫藝術家作品應作為市民和藏家關注的重點。

桑蓮居|彭新國:用優秀傳統藝術豐富現代生活美學

新時期,藝術已不再是小圈子的孤芳自賞。人們開始整理自己的精神需求,吶喊著用藝術裝點生活。

桑蓮居|彭新國:用優秀傳統藝術豐富現代生活美學

新時期,藝術已不再是小圈子的孤芳自賞。人們開始整理自己的精神需求,吶喊著用藝術裝點生活。

書畫收藏與投資並不都是想象中的陽春白雪,其門檻並不是很高,像月收入三五千元的工薪階層,也可以有自己的品味,完全可以加入這個隊伍,許多收藏家進藏的第一件作品也就是一次小聚餐的花費。有心於此就要轉變觀念和消費方式,把平時抽菸、喝小酒或是買點小奢侈品等的消費習慣轉換為購買小書畫作品。譬如畫廊或拍場上的一些近現代小名頭小尺幅的書畫作品,或者現當代有實力的中青年書畫家作品就是投資的首選。這些作品不但可以作為房間、辦公室很好的藝術裝飾,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書畫家的成長,相信這些作品的市場價格會有較大的增幅,何樂而不為呢?

桑蓮居|彭新國:用優秀傳統藝術豐富現代生活美學

茶室一角(圖/趙劍王)

對於一些新入場的收藏者而言,應以功底紮實、素養較高、有獨立藝術語言的藝術家為主,選擇已經有明確形成市場成交價格的藝術家尤為重要,而一些已故本土書畫家由於其作品的稀有性和在本地的藝術影響力決定了他的作品具有較好保值升值空間,因此已故本土藝術家的“進藏”不是時間的問題,而是機會了,只要有機會遇到就可以收藏。清末民國進士舉人如莊俊元、黃貽楫、蘇廷玉、呂世宜、吳增、曾遒、黃摶扶、林騷、林翀鶴、蘇鏡譚、楊廷璣、吳鍾善、吳鍾麟、楊家春、楊家棟等,現當代書畫家如龔植、黃紫霞、蔡展龍、顧一塵、張人希、梁披雲、潘受、丁明鏡、林堅璋、朱以撒、王乃欽、郭寧、薛君寧等等都是值得關注的。

桑蓮居|彭新國:用優秀傳統藝術豐富現代生活美學

黃摶扶 行書八言聯(桑蓮居2015秋拍拍品)

桑蓮居|彭新國:用優秀傳統藝術豐富現代生活美學

呂世宜 隸書七言聯(桑蓮居2015秋拍拍品)

而要進行專業性中小型投資,就要求對投資的對象作更深入的研究,投資對象必須具備獨有的符號性藝術語言與一定學術價值,而且也是藝術機構和社會關注度較高的藝術家。那些具有較高學術性和藝術造詣的藝術家中,市場出鏡率、關注程度高者是保值投資的最好選擇。你得認真分析一下投資方式,可以選擇短線投資、長線投資或保值投資。一些已故本地名人名家的遺墨是可以關注的重要對象。清代高僧、狀元、進士如釋木庵、李光地、黃宗漢、陳慶鏞、杜焦林、吳魯等;當代名家:李碩卿、洪世清、萬維生、何士揚、林海鍾等等值得關注。

桑蓮居|彭新國:用優秀傳統藝術豐富現代生活美學

蘇廷玉、杜彥士 行書(桑蓮居2017春拍拍品)

如果考慮專業性中型投資,不但要考慮書畫家的“名頭”,還要考察其學術與藝術底蘊。關鍵是做好分散投資,投資對象選擇適當多一點,且在投資時間上不能急,不建議進藏單價太高的藝術家作品,因為單價太高,風險太大。在投資方式上可多采用精品投資原則,也就是說要儘量購買藝術家的精品或代表之作,大名家的代表性小品可適量介入。新進收藏領域的投資者,可鎖定地域性強而且在區域內為領軍人物的藝術家,這樣容易實現投資多元化,就比較有保值增值功能,而且也能保證收益率和資金的流動,風險也就比較小。本土書畫家中這個投資區間的名家作品較少,清代泉州籍畫家王建章和當代名家李碩卿等的精品可以關注收藏,同時建議應更多關注海派名家及省內名家作品。

桑蓮居|彭新國:用優秀傳統藝術豐富現代生活美學

洪世清 松鷹圖(桑蓮居2017春拍拍品)

而對於專業性較大投資,因為選擇面和選擇原則都較為明確,形成市場的近現代書畫名家是較好的選擇,而當代中能夠躋身於頂級藝術家行列或是開創一代新風的書畫藝術家也是首選。但在當代的書畫市場中,有資格稱為“一線藝術家”的大家不足百人,而這些藝術家最終能留在中國書畫史上絕對不會超過一半。因此,在這一區間,首選投資近現代的名家巨匠,當代一定要選擇具備全國性名氣的實力派藝術家的作品,才能保證穩健升值。推薦作品,這一區間在泉州有兩位名家足以引起收藏投資者的高度重視,這兩位藝術家在書法史上都赫赫有名,一位是泉州晉江人,與當時著名書法家董其昌並稱“南張北董”的明代大書法家張瑞圖;一位是長期在閩南特別是在我們泉州弘法並圓寂於此的近代高僧弘一法師。兩位的書法風格都獨樹一幟,在國內大拍賣場中也都是買家關注的熱點,能收藏他們的作品本身就是一種機緣。

桑蓮居|彭新國:用優秀傳統藝術豐富現代生活美學

泉州中山路花橋宮外牆嵌有張瑞圖書寫的匾“真人所居”

桑蓮居|彭新國:用優秀傳統藝術豐富現代生活美學

清源山上刻的弘一法師遺墨“悲欣交集”

用傳統書畫藝術來介入市民的精神文化和經濟生活,瞭解和收藏文化和歷史,讓優秀傳統文化來豐富現代生活美學,既是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也是提升現代生活品質的必然和現實要求。文化讓生活更美好,讓我們共同期待一個全民重視傳統文化和全民收藏曆史文化時代的到來。

相關鏈接

海絲情懷——名家畫泉州·泉州名家畫專題

閩南書法大觀園——蔡氏古民居建築群書法藝術簡述

林培養:九日山紀遊

林培養:安平橋訪古

藝術品搭界|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

見證古城燦爛文脈 泉州千年書法名家輩出

“蘇黃米蔡”——實至名歸說蔡襄

木庵與日本黃檗宗

奇崛雄峭 力闢新天——張瑞圖書法評說

沉穩端麗 風神凝遠——李光地書藝淺談

吳魯:閩最後一位科舉狀元

弘一法師:這個世界,我總要來

泉州:神佛為鄰舊做底

彭新國老師供稿,桑蓮居配圖,轉載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