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槽101期|《歌手》背後的政治經濟學

臥槽101期|《歌手》背後的政治經濟學

新年伊始,一片欣欣向榮,但也是一片天寒地凍。入冬的氣溫偏暖和,以為今年又是一個暖冬,可不曾想到,數九以來,先是兩場連續的大雪,從西北到中部再到東部,讓陝西河南安徽普降大雪,安徽更是造成了不小的麻煩,公共汽車棚被壓垮砸傷候車的人們,各地也因雪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

三九一開始,全國氣溫更是直奔零度以下,而且都是四五級大北風呼呼的刮,讓偌大的中國從北到南都呼冷。美國更是不得了,冷氣就像炸彈一樣侵襲著美國,也造成了許多人的麻煩。連非洲的撒哈拉沙漠都降下了雪。

但是在南半球的澳洲,高溫連連,氣溫都是四十幾度居高不下。南北半球這是怎麼了,就不能和平的相處嗎,如果氣溫均衡一下不就都很好過麼?也許是風暴氣壓氣旋看不慣南半球人們的舒適、北半球人們的安逸,所以不斷地製造各種極端的天氣;也可能是不斷的提醒南北半球的人們,都是你們的極端奢侈享受造成了現在氣候環境的惡劣變化,所以你們也需要承擔。

辦了四年的《歌手》又在昨晚開始登場了,從過元旦開始預熱,提前兩期的錄製,也算是萬眾期待吧。

網上各種吐槽,有說今年首發歌手名單整體太弱,除了三個大牌,其餘的都是閃光型的。

第一個登臺的是林聖傑,確實也是隻聞其聲沒見過真人,不過還是相當的帥氣,但是一首隻體現自己高音沒體現自己感情的英文歌火爆開場,唱完了也就唱完了。

第二位出場的是曾經大陸早期的民謠歌手李曉東,也是歷經滄桑。在朋友圈裡看到他的名字的時候都懵逼了,不知道他是誰,也沒有上網去查,可見時代已經久遠到你都沒有激活備份儲存。也真是替家鄉衛視擔心,請了這麼沒有名氣的歌手上來。

當年的李曉東也曾經是小鮮肉,早期的卡帶那是幾百萬的銷售,造型從港臺風格也過度到大陸搖滾風格,歌曲也是大街小巷路人皆知。只是,時間的力量太過於強大,從約滿後到酒吧駐唱,從光芒四射變為平凡,從人生的巔峰一路走來,幾多唏噓只有自己能懂。

其實這也是體現中國大陸三十年來經濟高速發展,但是原創音樂市場一直不能系統商業化的問題。許多的原創音樂在版權和商業開發上一直是束手無策,火的的時候盜版滿天飛,各種版本成百上千,不火的時候無人問津,要再出現還只能靠回憶。

皺紋在帥氣的臉盤上刻下了顯眼的紋路,半白的頭髮既代表歲月的積累也代表獨樹一幟。在衚衕裡行走著,回憶著,想起了自己的輝煌和懵懂,也想起了自己的流失的青春和遺忘的美好。其實無非也是想再一次尋找自己的理想,於是自己又開始重新努力,以期望能給自己的小孩子以榜樣,在知天命的年紀站到了《歌手》這個舞臺。

不過選歌是有點問題,本以為會選擇一首小眾一點的歌,哪怕是自己的經典之作《冬季校園》或者《理想課堂的作文》,都沒有,或者翻唱一首早期的民謠作品,然而,也沒有。最終選了一首路人皆知的《後來》,可能是想表達自己的後來是多麼和《後來》這首歌契合。

但是在演繹上並沒有脫胎換骨,沒有唱出自己的特色,無奈只能在最後拼唱功和氣息。或者這個時候太需要宣洩了,最後高潮選擇這樣處理,也算是一種解脫吧。其實完全可以用當年的那種稍顯慵懶再加一點自然的原聲來翻唱這首歌,用《冬季校園》的感覺完全是沒有問題的,因為你的感覺是無可替代的。但現在恰恰跟人家拼最不擅長的很流行,唱法很流行,配器編曲又是那種唯美的大絃樂,結果就把一個清晰的李曉東楞唱成了一個一般的二手王力宏。或者從配器的改編上面做得單調有特色一些,或者用布魯斯帶點爵士風格,再或者用中國民樂風格,就像龔大姐《忐忑》那種驚悚到了極致的風格,那這一場一定能有個不一樣的表現。

當然,第三個出場的還是一線歌手,也就是客串主持人的張韶涵,無奈歌曲隨著精靈的年歲增長反而不那麼吸引人。

第一季的黃媽能把一首很流行的歌唱出自己的特色,而且開創了《我是歌手》的這種逆襲的新紀元,這一次《歌手》玩的更徹底,連續用了四個不太知名的歌手。

黑馬註定是《歌手》製造槽點的必殺技。當年的鄧紫棋,從一個路人甲直接幹到香港一線小天皇女星,黃媽從一個失意的中年婦女直接塑造成了一代歌后,當然還有韓國的小鮮肉黃致列和中年大叔THE ONE、哈薩克斯坦的迪瑪希。

今年註定還是要從香港挖掘一下,畢竟是世界金融中心,雖然迴歸以來磨合有點兒費勁,各種佔中事件和對祖國認同的逆反,都糾纏在日子裡,所以,文化的潤滑作用是無可替代的。

我們小時候都是港臺文化培養成長起來的,現在正好反過來了,大陸的經濟超過萬億的城市已經達到了14個,超過2萬億的已經是4個了。香港以前的GDP相當於北上廣深的總和,現在深圳的GDP就可以和香港旗鼓相當了,沒有互聯網創新企業,除了金融和地產,拿不出像樣的經濟模式和案例。所以,日漸式微的香港是需要清醒的面對中國經濟或者全球經濟的新格局,還是融入小馬哥提出的大灣區經濟圈吧。

學而優則仕,那演而優則X。家鄉人一直都有心憂天下的情懷,在經濟上因為是個內陸中部省份,沒有太多的優勢,但是在廣電出版還是獨領中國近二十多年的風騷,讓東方廣東央視等跟風吃土那麼多年,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再加上節目做成華人第一了,那麼文化反哺吸引天下歸心的作用自發的從臺領導內心萌發出來,不需要指示和請願,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那是流淌在我國人血管五千年的歷程。

今年的香港女歌手張天的履歷真的是一張白紙,唱功不錯,而且嗓子自帶歐美那種沙啞尾音,英文中文穿插自如,就如同他父母的結合一般,血液裡也是一半中國一半歐美。

每年香港臺灣歌手的比例維持在三四位。第一個原因主要是因為港臺流行音樂雖然是江河日下但是氣勢還在,那一撥明星和體系還在,所以需要展現華人的最高音樂水平港臺是不能缺席的。第二個原因當然是因為大陸的經濟已經是欲與天公試比高,百年復興也在坎坷前行,但是因為歷史的原因遺留下來的歸屬問題,而帝國主義一直亡我之心不死,所以不斷的培養新時代的民族敵人,讓天下歸一充滿波折險阻,所以,從文化的角度吸引新一代的散落在外的心都變成了大事情,像東南亞各個國家都恨不得重新加入大中國,真不知道真正的中國人的後代卻生外相。

內部問題好解決,反正家裡的事情關起門來總能解決,外部的問題還是需要智慧的。《我是歌手》之前走的是泛亞洲路線,韓國的兩位歌手也是把《歌手》這個節目直接殺回了韓國。

這兩年因為韓國的薩德問題讓中韓文化和經濟的交流是倒退了幾十年,讓韓國的長腿歐巴和美女們和我們年輕的同胞們隔海相望望眼欲穿。

來自馬來西亞的女歌手茜拉更是一騎絕塵,超高而富有磁性的嗓音,帶著原始的流行音樂的激情,一出現就征服了國內的觀眾,翻唱的中英文歌曲也是曲曲動聽首首經典,而且當年還獲得中馬友誼傑出獎,為國家領導人演出國。

去年的一帶一路重要節點的哈薩克斯坦來的迪瑪希,靠著自己如天籟般的聲音在國內一夜躥紅,讓中哈文化交流的年齡層次降到了20歲以下,也為中哈友誼重新奠定了50年的基礎,為一帶一路的發展創造了新的面貌。今年的野心更大,經過幾年的嘗試也好,或者是走投無路破釜沉舟背水一戰也好,直接到世界中心的另一邊請來大鱷。結實姐的表現如她的名氣一樣氣勢如虹如雷貫耳完美無缺,唱過奧運會得過格萊美,這次來參加中國的比賽節目,實屬是她和家鄉衛視都開創了第一,也為中國的電視製作走向世界邁出了堅實的一步。用四位路人歌手的錢攢一起給了這位,等於放了一個大炮仗,相當於把《歌手》的節目直接宣傳到了歐美核心地帶。

從文化自信到文化輸出,這一條路《歌手》走了五年,湖南衛視走了20年,而祖國已經走了三百年了。無湘不成軍看來不是傳出來的。

蓋是初生牛犢不怕虎,憤怒的眼神加上川話,編織著自己的理想王朝。

汪峰的無奈是時代的需要,需要國際章來帶動關注,無奈選了一首送給國際章的歌,在首場表現用情過度並無太多驚喜。

這一期的比賽排名除了第一沒有懸念,其餘的都是如洪濤的陳述一般疑竇叢生,最後三位都沒有公佈名字,等待下一場成績再揭曉,玩的也是電視劇的套路,在最高潮的時候片尾曲響起。

其實對於投票的過程和結果我相信應該是真實的,但是投票的結果是可以操縱的。記得聽人講過要申請成為《歌手》現場五百名大眾評審,你首先致電會了解你喜歡哪位歌手這樣的關鍵信息,把預期的粉絲觀眾通過精準的大數據匹配,讓每一位歌手的比賽排名結果公開公平公正的經過那些助陣的音樂界的大咖監督,就能分毫不差的出現在洪濤的嘴裡讓全國的觀眾聽到。不信的話,你讓節目組只需要提交身份證信息讓報名順序來現場聽歌投票,那樣的《歌手》相信缺乏各種算計的驚喜,但一定是真實的歌手。當然,真實也不一定就是效果最好的。

我們的任務不是去發現一些別人沒有發現的東西,而是針對所有人都看見的東西做一些從未有過的思考。

——薛定諤

愚捷,2018年1月13日,於京都匯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