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化」開幕式召喚綠色環保

“平民化”開幕式召喚綠色環保

里約奧運會的開幕式在北京時間8月6日清晨向世人揭開了她面紗。將近四個小時的開幕盛況給我的最大感受是:巴西人用了最小的成本向世界展示了人類對和平友誼、綠色環保的追求和共建和諧世界的嚮往。

里約是120年來 繼墨西哥城、北京之後,第三個發展中國家的城市承辦的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與往屆奧運會主辦國不同,里約奧運會很有創造性地選擇了非比賽場地的馬拉卡拉體育場作為開閉幕式的場地,巴西人不會忘記,那是他們國家的足球英雄貝利打進1000粒進球的的福地。“綠色”是巴西這個國家的代名詞,而本屆夏季奧運會的口號是“一個新世界”,這句口號,恰到好處地提醒著奧林匹克大家庭,里約及巴西遭遇的困難不會遮掩本屆奧運會的光芒和巴西人辦好奧運會的信心和決心。現代奧運會首次踏上南美大陸,從這方面看,南美大陸確實是一個新世界,奧運會舉辦地打破歐美國家的壟斷並不容易,但是奧林匹克運動要發揚光大、生機永存,就需要不斷補充新鮮血液:比如創造性地組建僅有10人組成的“難民代表團”參賽,正是奧林匹克精神的宣示。

“平民化”開幕式召喚綠色環保

相比於雅典奧運會的古典、北京奧運會的宏偉、倫敦奧運會的精巧,以及巧妙地運用高科技手段,里約奧組委考慮近幾年來國內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經濟也陷入嚴重衰退。這種尷尬的境遇讓巴西從人性化,平民化出發,而從整個開幕式來看並未降低精彩程度。開幕式開始,一個綠色的樹形形狀正在慢慢升起,一個身著白色衣服的小男孩坐在場地中央,旁邊有一個樹苗非常小,這正是人類現在準備去做的——復原過去在亞馬遜叢林裡邊的那片熱帶雨林。2005年,亞馬遜平原的熱帶雨林已有80%被破壞,但現在整個雨林在人類的努力之下,正在慢慢復原。雨林是地球的呼吸系統,相當於地球的肺,里約奧運會開幕式上增設這個環節,體現了對環保的重視,也是利用奧運這種體育盛會,呼籲全人類共同關注環保。更有創意的是運動員在入場時手裡都會拿到一個種子,然後在候場區把一個小小的植物種子投入組委會準備的小花盆當中,小花盆被安放在鏡櫃當中,奧運會結束後組委會工作人員會把種子投入土地,相信十年之後能夠看到一片叢林,並取名為“運動員森林”,可見巴西人對環保的重視程度和紀念意義!還有“平民化”的里約奧運會史無前例的組建“難民代表團”參賽,這些舉措是奧林匹克精神的宣示,也是世界和平與進步的種子。

當然,環保理念也貫穿在備受關注的主火炬點燃環節上!點燃主火炬並非開幕式前流傳的球王貝利一腳任意球的方式點燃,而是2004年雅典奧運會男子馬拉松銅牌得主利馬點燃了火炬的裝置。烈焰熊熊的聖火盆被提升起來,逐漸接近空中的造型非常奇特的主火炬塔,這一幕也酷似2000年的悉尼奧運會的火炬點燃儀式。巴西藝術家所設計的前所未有的火炬裝置與聖火盆交相輝映,這也是歷屆奧運會最小的聖火盆,更是符合里約奧運會環保的理念。

“平民化”開幕式召喚綠色環保

除了以上亮點,本屆奧運會很多參賽國家的女旗手們在開幕式上成為一大看點,還有許多歐美非等國運動員的入場服更是讓人感到時尚與活力。說到這,我建議未來無論夏季還是冬季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禮服真要好好琢磨怎麼設計的更加民族化、國際化和時尚化。你看鏡頭前的國外運動員不是歡快,就是奔放,感覺不是來參賽的是來參加狂歡盛會的。反觀我們的運動員還是有些放不開,作為已經從體育大國變成體育強國,全民健身已上升為國家戰略,金牌總數、獎牌榜座次不應被看得太重,而是在里約這個奔放的國家,我們的運動員應該展現積極向上的面貌,必將鼓舞更多國人投身體育運動,成為實施“健康中國”國家戰略的重要推動力。總之,里約奧運會開幕式以“四兩撥千金”的創意著實讓人很是意外,里約這塊奧運新版圖帶來的多樣性和對改變的渴望,相信一定會成為奧林匹克運動最珍貴的重要財富。 韓喬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