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牟頔談米未的創新方法論—「邊緣創新」

近來,傳媒內參-指尖綜藝榜(ID:zhijianzongyibang)進行了一次“網綜不老”的專題策劃,分別專訪了三位“非典型”網綜爆款製作者,共同探討關於“網綜不老”的糾結、不甘與探索。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米未CCO牟頔的獨家專訪內容。

獨家專訪|牟頔談米未的創新方法論—“邊緣創新”

米未CCO牟頔,代表綜藝《奇葩說》、《飯局的誘惑》、《拜拜啦肉肉》等。

時間倒回三年前,第一季《奇葩說》以2億流量收官,豆瓣評分9.1,而節目中爆出的金句、討論過的話題,幾乎成為了當時年輕人必備的社交利器,這個層面來講,《奇葩說》其實是爆款網綜的先行者。

近期,《奇葩說》第五季的營銷片正式上線,在3分鐘的視頻裡,節目組用自嘲的方式,直言自身IP過氣,口碑評分降低,流量不敵同平臺其他超級網綜等現狀,還好最終還是以積極態度收尾,讓人看完之後扎心又暖心,不得不說,這很“奇葩說”。

由此而來的問題是,《奇葩說》這檔節目真的老了嗎?你還會看第五季嗎?之後還會有第六季嗎?為此,米未CCO牟頔談及了她對《奇葩說5》的一些看法,“最外面的困境其實是時間,任何一個IP都會有它的壽命,這個事情我們是接受的。”

牟頔進一步解釋,任何一個節目都是這樣的,最開始破局的時候,它都會高歌猛進般地往前衝,但衝到一定程度就會遇到一個困境,之後如果有新的突破,比如說像《快樂大本營》,二十年的時間裡,它可能有5、6次大的迭代,期間小的改版無數,正因為它突破了瓶頸,才可以繼續活得很好。但如果內容無法突破,很可能就會“死掉”。

再回到一開始的話題,《奇葩說》到底能走多遠,能“活”多久,實際上團隊不敢也不願意去下定義,“因為‘道’的東西,很多是不可控的,我們只能從‘術’的可控部分去切入,再去具體做一些變化。”

她也告訴傳媒內參-指尖綜藝榜(ID:zhijianzongyibang),其實第五季《奇葩說》的核心團隊,他們就像瘋了一樣,即使掘地三尺也要找到“新”的人,也就是那些表達邏輯不一樣的人,與此同時還要找到年輕人更為喜歡的新鮮話題,“這個對我們來說太重要了,而賽制的改變,舞美燈光服裝化妝的改變,其實都只是增量而已。”

獨家專訪|牟頔談米未的創新方法論—“邊緣創新”

伴隨著頭部超級網綜熱度不減的現狀,外界對米未一直有一種聲音,“你是最早做網綜的,就應該賭一下‘新爆款’這件事,至少應該有你一份。”

但現在的牟頔非常清楚公司的處境,第一目標就是好好活著,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樣“隨心所欲”地去做節目了,自然也不會拿出全部資金去賭自己並不擅長的節目類型。

“如果這個事情不成立的話,不管你是跟風,還是腦門一熱,大概率都是會折的,當折了幾次之後,你在這個市場上就不存在了。”

目前,米未傳媒改名為米未,這不僅僅是一次品牌升級,對自身定位的重新審視,同時也是其探索突圍自身所面臨的困局,尋找新方法論的過程。

一方面,正視品牌節目老化的現實,並不斷迭代創新內容。另一方面,基於自身對原創綜藝的製作能力和豐富經驗,尋找新藍海,進行“邊緣創新”。

“我們更重要的能力可能是在別人未開拓的市場上去找藍海,這是我們的邊緣創新,也是新的發展路徑。”

米未正在製作一檔原創綜藝,是由騰訊視頻和米未聯合出品的國內首檔年輕人談話類約會交友節目《請與這樣的我戀愛吧》。

獨家專訪|牟頔談米未的創新方法論—“邊緣創新”

之所以會有這檔全新的節目,牟頔進一步補充道,戀愛向節目其實屬於剛需類節目,只是不同時代需要不同的表達形態。為此,這檔節目的團隊花費了九個月時間做前期調研和市場調查,而第一期節目據說也有四個不同的剪輯版本,為的是最終選擇出用戶最喜歡的一款。

顯然當下的米未,正在用“產品思維”做原創節目了。同時,在這種思維指導下,《請與這樣的我戀愛吧》這檔新節目勢必也會根據市場的反饋進行數次迭代。

當被問及當下網綜行業的痛點和困境是什麼時,牟頔對傳媒內參-指尖綜藝榜(ID:zhijianzongyibang)表示,主要包括兩件事:

第一件,大家都在追求爆款,但對於爆款的方法論,好像都還沒有完全摸到。如果誰敢說自己完全摸到了,基本上下一季就會“折”得很慘,所以整個網綜行業的系統性還有待提升。

第二件,當一個內容成為爆款,這其實只是第一步;只有當這個爆款成為了一門“生意”,才實現了第二步,只有這兩步徹底被打通,整個行業或許才能更加健康有序地發展。

獨家專訪|牟頔談米未的創新方法論—“邊緣創新”

獨家專訪|牟頔談米未的創新方法論—“邊緣創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