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清華關學校什麼事?這個優生打了功利主義教育一記響亮的耳光

考上清華關學校什麼事?這個優生打了功利主義教育一記響亮的耳光

來源:鎮西茶館(zhenxichaguan)

這是一件真實的事,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我隱去了學校和當事人的真名。

幾年前,某知名老牌重點中學在高考中“再創輝煌”,標誌之一便是有一個學生考上了清華大學。

其實,明眼人都知道,這輝煌的背後有著殘酷的生源大戰——所有“名校”的高升學率背後都必然有著“高度密集”甚至“高度壟斷”的優秀生源。

這所學校也不例外。當初高中招生時,學校便通過種種手段“重金收購”中考尖子生,承諾“如果報考我們學校,高中階段的所有費用全免,還給生活補貼”云云。

考上清華關學校什麼事?這個優生打了功利主義教育一記響亮的耳光

果然,三年後學校精心選拔的“好苗”結出了“碩果”。好久沒出現考上清華的學生了,學校以他為無比的驕傲和無上的榮光,通過媒體大肆炒作“素質教育碩果累累”,自然是一番熱鬧景象。

讓我感到吃驚的是,學校給了這個考上清華的學生以七萬元的獎勵——這也是當初招生時的承諾。

許多人和我一樣感到不解:為什麼要給這孩子七萬元獎金呢?校長的回答是:“為了激勵更多的學生衝刺清華北大!”

我笑了,考清華考北大是需要智商的,有的孩子你就是給他七十萬也沒用。希望通過金錢讓更多的學生考上清華北大,這真是一個喜劇!

但其實這事到了後來是個悲劇。

考上清華關學校什麼事?這個優生打了功利主義教育一記響亮的耳光

8月份,這所重點中學的高三學生提前到校上課了。學校打算請那考上清華的“優生”回母校給學弟學妹們講講學習方法之類,便通過班主任給他打電話。

那位“優生”聽了班主任的話,第一句話是隻有三個字的疑問句:“多少錢?”

班主任一下子就懵了,她完全沒有想到自己的學生會這樣說這樣問。於是便在電話裡給她的這位“優生”講“學校培養你不容易”“要懂得感恩”之類的話。

該“優生”又反問了一句:“我考上清華關學校什麼事?”

班主任頓時像捱了一耳光。

可以想象,這個“優生”在三年高中生活中,受到過班主任怎樣全方位的“傾斜”?清華的苗子將是學校的榮譽,或者說叫“面子”啊!

為了“確保”他能夠考上清華,學習上的細心輔導,生活上的精心照料,無微不至,不一而足。現在,現在這“優生”突然翻臉了,班主任老師怎麼能夠不錐心地痛呢?

這一耳光更是打在了學校的臉上。這學生說:“我考上清華關學校什麼事?”某種意義上看,他說的是對的。作為中考尖子生,學習基礎那麼好,更重要的是天賦那麼高,到哪裡不是一樣的考清華?

當初本來就是學校花錢買來的“優生”,學校的行為已經明白無誤地告訴他,一切都是可以用錢搞定的!現在他同樣用錢給學校說事兒,這不是很“正常”的一筆交易嗎?這就是“種豆得豆,種瓜得瓜”,這是浮躁而功利的學校教育結下的惡果。學校挨這一記耳光,一點都不冤枉。

其實,這一記耳光打的是日益浮躁功利因而越來越畸形的中國基礎教育。

考上清華關學校什麼事?這個優生打了功利主義教育一記響亮的耳光

現在,中國教育叫得最響亮的口號是“以人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但在有些地方這不過是口號而已,是寫在牆上美化校園的,或烘托校園“文化氛圍”的。

而實際上,是“以分為本”,不是一切為了學生,而是一切為了“升學”!是“一切為了升學率,為了一切升學率,為了升學率的一切”!為了這個升學率,生源大戰血肉橫飛;為了這個升學率,逼著成績差的學生“自願轉學”;為了這個升學率,不惜重金挖外校的優生……學校不擇手段,教師尊嚴掃地,教育喪失良知!

考上清華關學校什麼事?這個優生打了功利主義教育一記響亮的耳光

我曾經寫過一篇《我鄙視這樣的名校》,剖析過一些所謂“名校”誕生的“規律”——

其實,名校誕生的“潛規則”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

有的新建學校之所以一夜成名,大致是遵循這樣的“規律”:建校之初,不擇手段四處挖優秀生源——包括重金“收購”優質生源,然後以“淚水加汗水”的野蠻方式大搞“應試教育”;到了畢業年級,學校又以各種方式“分流”,強迫一些成績不好的學生“自願轉學”——用比較“學術”的說法,叫“去分母”;升學考試的時候,又巧妙地作弊……

於是,第一屆畢業生“一炮走紅”,學校名聲大振;然後學校通過媒體大肆炒作,宣稱如何“遵循教育規律”,如何“以人為本”,如何“素質教育”,還歸納出一些“數字化”的經驗,比如“突出”一個什麼什麼呀,狠抓“兩個”什麼什麼呀,“落實”三個什麼什麼呀……

第二年招生的時候,學校大門前自然人頭攢動,家長們帶著孩子打破腦袋往裡面擠,學校便百裡挑一地擇優錄取(高額學費當然一分不少),這樣,學校便步入“良性循環”,於是,“名校”誕生了!

考上清華關學校什麼事?這個優生打了功利主義教育一記響亮的耳光

如果你給這樣的校長談什麼陶行知的“真教育”和蘇霍姆林斯基的“人學”,他會笑你“太天真”和“過於理想化”,在這些校長看來,只有狠抓死揪,才是教育;升學率就是學校的一切!學校就是靠這成名的。為了這,可以不擇手段地收購優生,攆走差生。當然,這些話,他絕不可能對著記者的攝像機說的。

我這裡說的是新建學校“迅速躥紅”的絕招,其實老牌名校“再創輝煌”也大多是這個套路。

無論新校老校,在如此“打造品牌”時忽略了或者說根本就沒有想過教育的首要功能:教會學生做人!

考上清華關學校什麼事?這個優生打了功利主義教育一記響亮的耳光

我多次說過,天才到哪裡都是天才,無論是中國的錢學森、莫言,還是外國的愛因斯坦、霍金,他們超常的天賦,與學校教育關係實在不大。同樣,對那些智商高的孩子來說,他們在學習上出類拔萃,與學校教育關係也實在不大,而與其父母的遺傳基因倒是有著必然的關係。

那麼,對這樣的孩子,教師就一點意義都沒有了嗎?當然不是,教師對於天才孩子的意義,在於人生導航,教會做人——善良,正直,勤奮。而恰恰在這一點上,我們目前許多學校出現了問題。

閱完本文,你有何感想?歡迎留言。

李鎮西,一位深受孩子愛戴也深深愛著孩子的老師。多年從事中學語文教學和班主任實踐,也曾從事學校管理工作。現就供職於成都市武侯區教科院,致力於新教育實驗的推廣。獲得各級榮譽若干,出版教育專著多種。他的教育理念是:“樸素最美關注人性做真教育,幸福至上享受童心當好老師。”

考上清華關學校什麼事?這個優生打了功利主義教育一記響亮的耳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