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我爲什麼逼你做家務!」父母三觀正,是孩子最好的財富

最近有一檔節目《少年說》特別火,它不是以往那種充滿趣味和娛樂性質的綜藝節目,相反它的真實性讓人窒息和沉思。

在節目裡,經常有十多歲的孩子站上天台,對著同學和父母,喊出自己內心的心聲,其中不乏對家長的“控訴”和“吐槽”,也有更多各色各樣的媽媽回應奇葩的“金句”,使人反思中國的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

“兒子,我為什麼逼你做家務!”父母三觀正,是孩子最好的財富

這不,最近《少年說》的一期節目裡,一位媽媽又火了。

付軒昂是來自吉大附中力旺實驗學校七年級的一名學生,在這期節目裡,他勇敢地站上了天台,向媽媽提出了一個小小的要求:

“別再逼我做家務了行嗎?”

他說:

自己寫完作業,就得刷碗、擦地、摘菜,以前這些活都是媽媽一個人乾的,現在都是一股腦推給我。

她還逼迫我學做飯,現在在她的逼迫之下,我學會了做燜飯、煮粥、拌涼菜。我只是個十幾歲的小孩子啊!

“兒子,我為什麼逼你做家務!”父母三觀正,是孩子最好的財富

最後他苦惱地向媽媽喊出:

我現在的主要任務是學習,你能不能不再逼迫我做家務了?

付軒昂訴說的遭遇惹得底下同學哈哈大笑,眾目睽睽之下,他還拿出了“影響學習”的大招,一般的家長可能就招架不住,半推半就地答應了孩子的要求。

可這位付媽媽卻不一樣,她依舊立場堅定,微笑著拒絕說“不可以”,並且還給出了自己的理由。

付媽媽說:

家務是學習的一部分,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兒子,我為什麼逼你做家務!”父母三觀正,是孩子最好的財富

作為一個男孩子,你將來如果能泡得了廚房,下得了書房,能擔當,有責任。那麼你的未來一定很幸福,跟你在一起的人也會很幸福!

“兒子,我為什麼逼你做家務!”父母三觀正,是孩子最好的財富

可能是怕兒子還不懂得自己的良苦用心,她特地舉了自己的例子告訴他:

之前媽媽身體不好,所以到你10歲以前,媽媽都從來沒有拖過地,都是你爸爸做家務,連你姥姥生病住院,都是你爸爸24小時在醫院陪護照顧。

這一切,都讓媽媽特別感動,覺得嫁給你爸爸從來沒有後悔過。

“兒子,我為什麼逼你做家務!”父母三觀正,是孩子最好的財富

然後最重要的一段話來了:

將來你的另一半,她也是千嬌萬寵的一個孩子,也是她爸爸媽媽的心肝寶貝,為什麼她要受委屈呢?為什麼要承擔全部的家務?

“兒子,我為什麼逼你做家務!”父母三觀正,是孩子最好的財富

我希望你將來,找到你另一半的時候,她也會在大家面前說,我沒有後悔嫁給付軒昂!

“兒子,我為什麼逼你做家務!”父母三觀正,是孩子最好的財富

比起擁有多少學問,掌握了幾門語言,我覺得,成為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男人,更加重要。

這一番有理有據的回應一出來,瞬間引爆了全場,在網上還有無數女網友點贊:

三觀太正了,這樣的婆婆,給我來一打!

必須承認,付媽媽的三觀真的超正,從讓孩子做家務上,她教會孩子要獨立自強,做個有擔當的男子漢;她還告訴孩子,要尊重女性,尊重未來的妻子,做個有責任心的丈夫。

不得不說,父母三觀正,就是給孩子一生的財富。

“兒子,我為什麼逼你做家務!”父母三觀正,是孩子最好的財富

法國學者波達斯有一句話:“人的觀念、標準,深受家長影響,並根植於腦海。”

三觀正確的父母,當然順其自然地喚醒孩子的潛質,幫助他們在生活中找到美好的一面。

反之,三觀不恰當的父母,因為自己根深蒂固的偏頗觀念,把他們置於痛苦的境地,造成孩子無法逃避的人生困局。

說到家務問題,曾經國外有個講女兒做家務引得父親道歉的視頻很火熱:

老父親去女兒家中看望外孫,女兒買完菜剛回家。

一進門,工作繁忙的女兒,一邊打著電話談論著工作,一邊還有操心起孩子的作業,同時手上的活也不停歇,給坐沙發休息娛樂的丈夫端茶遞水。

“兒子,我為什麼逼你做家務!”父母三觀正,是孩子最好的財富

接下來,

女主人公動作嫻熟地打開爐子,掀開擺在餐桌旁的筆記本電腦;

轉身將攤了一地的玩具收進收納箱裡;

隨手把買回來的菜放進冰箱;

轉身立馬喊小孩子過來,脫掉孩子身上的髒衣服,扔進洗衣機裡;

然後處理電腦上的文件,給助理安排工作;

又從廚房取出盤子,擺到桌子上;

……

做這些事的過程中,手裡的電話一刻不停,騰出手來把家裡所有的家務活全部做完。

“兒子,我為什麼逼你做家務!”父母三觀正,是孩子最好的財富

而整個過程中,丈夫卻安穩地坐在沙發上,喝著熱茶,悠閒地瀏覽著網頁,享受著妻子無微不至的照顧。

父親看著女兒忙碌的身影,看到女婿穩坐一旁的悠閒模樣,他突然意識到了一個問題,於是他離開女兒家之前,留下了一封道歉信:

“兒子,我為什麼逼你做家務!”父母三觀正,是孩子最好的財富

寶貝,對不起。

我很愧疚你要一個人來承擔這一切。我愧疚以前從來沒告訴過你,家務其實不應該是你一個人的活,你的丈夫也有責任。

但我沒資格說他,因為我從來都沒幫過你媽媽做過家務。

我替他向你道歉,我替每一位樹立了壞榜樣的爸爸道歉。

“兒子,我為什麼逼你做家務!”父母三觀正,是孩子最好的財富

父母道德上的瑕疵和言行的不端,表面上看,無礙家庭生活;但是,別忘可,孩子往往是大人的影子。

這位父親在家庭裡表現出來的樣子,不知不覺地影響著孩子的三觀建立,孩子的自我價值在父親對待母親的態度深刻影響到了,導致了女兒認為,女孩本就該承擔家務,照顧丈夫。

也就是說,父母的三觀裡,其實藏著孩子20歲後的樣子。

有人說:“推動搖籃的手也是推動世界的手。”

的確,最好的教育,就該是始於父母的三觀,成於生命的自然。

“兒子,我為什麼逼你做家務!”父母三觀正,是孩子最好的財富

在知乎上有個提問:“有個三觀正的父母,有什麼體驗?”

有個網友講了自己的故事:

那時候我讀小學五年級,恰好放暑假,在媽媽開的服裝店裡玩。

那天是個暴雨天,媽媽店門口坐著一個衣衫襤褸的老人,一路從所有店前面蹣跚地走過。

他看起來很虛弱,而且似乎神志不太清醒,渾身溼漉,混著泥土,周圍沒有人敢扶他進去坐坐。

只有我媽毫不猶豫地把他帶進了我家的服裝店,給他泡茶,送吃的,打110,最後發現是個孤寡老人,於是還在老人手上塞了三百塊錢。

我問媽媽,你不害怕嗎?

我媽說,害怕,非常害怕,怕老人家死在店裡。

我就疑惑了,問,那媽媽你為什麼還要帶他進店裡?還弄髒了地板和衣服。

我媽說,人啊,總不能見死不救。

這句話一直印在我腦海裡,長大以後,哪怕那時候一直報道“扶老人被訛錢”的新聞,很害怕遇到這種情況,但看到老人還是毫不猶豫地扶起來。

“兒子,我為什麼逼你做家務!”父母三觀正,是孩子最好的財富

這位網友的故事讓我心裡非常溫暖,也讓我領悟到:

如果母親為人善良溫和,懂得樂於助人、樂觀開朗、能吃小虧、勇於承擔,那麼她的這種思維方式和好習慣會潛移默化地傳給子女,給孩子一個最美好的榜樣,受益一生。

正如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父母端正自己的觀念,培養出來的孩子,才能鶴立於人群之中。”

偉大的科學家霍金在20多歲時患上漸凍症,只能坐在輪椅上,不能陪伴孩子嬉戲玩樂,更談不上管教。後來甚至和家人的日常對話,都只能依靠機器進行。

但霍金的孩子,卻一個比一個優秀。

女兒,拿過科普小說大獎。大兒子,很早就到微軟公司總部工作。小兒子,是樂高市場部的BOSS。

霍金一生雖受盡病痛折磨,但平日裡卻幽默愛笑、熱愛生活,不能站立卻愛用輪椅跳舞,不能說話卻參演電影......

在霍金身上,他始終煥發著一種堅強活下去的勇氣,不斷向生活發起挑戰。

“兒子,我為什麼逼你做家務!”父母三觀正,是孩子最好的財富

這種熱愛,自然而然地影響著孩子的三觀,讓孩子不知不覺地產生了不對生活妥協的力量。

從霍金身上,我明白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互動,就是在兩代人之間傳遞思想文化,逐漸引導孩子認識整個世界,並讓好的言行成為孩子一生受用的資本。

一個家長的正確三觀,氤氳著良好的家庭氛圍,潤澤子女。

古人云:遺子萬金不如教子一經。家族血脈的傳承,不是財富的傳承,也不是權位的傳承,而是文化與觀念的傳承。

一個人留下的財富再多也是會用盡的,只有人的三觀,可以遺澤久遠,世代綿延,陪伴孩子走完充實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