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行政区划变革(建国以来各县市区变动详情)


1949-1951年广东省,49年11月6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成立,50年设钦廉专区;设北海市;海口、佛山、江门、韶关4市升格地级市;琼崖专区、南路专区、北江分别更名南海行政区、高雷专区、北江专区;设新民、梅茂和县级三阜镇,撤昌江、感恩合设昌感县;51年钦廉专区更名钦州专区,钦州地区合浦、钦县、灵山、防城和北海市委托广西省代管,广西怀集委托广东西江代管,新丰县归东江专区,撤肇庆市。

1952-1954年广东省,52年广东省的合浦、钦县、灵山、防城和北海市归广西,广西怀集归广东;撤北江专区设粤北行政区,撤高雷专区设粤西行政区,撤西江专区设粤中行政区,撤潮汕、兴梅专区设粤东行政区,设雷东、渔民、东方、琼中4县,设海南黎族自治区,撤东江专区,珠江专区,新民县更名屯昌县,53年设潮州、石歧2地级市,渔民县更名珠海县,54年广东乐昌县4村归湖南,广州直辖市归广东省。

1955-1959年广东省,55年广西的合浦、钦县、灵山、防城和北海市划归广东省,更名合浦专区,广西浦北县归广东合浦专区。56年广东省兴宁县1村归江西寻乌县。58年广东省乐昌县2村归湖南宜章县。


1955年-1959年广东省行政区划沿革说明

1960年-1976年广东省,1965年广东省北海市和合浦灵山2县及钦州僮族、东兴各族2自治县划归广西僮族自治区,同年“僮”改“壮”。

1960年-1976年广东省行政区划沿革说明

1977年-1987年广东省,78年设县级梅州市,79年撤宝安县,设地级深圳市,撤珠海县,设地级珠海市,复设县级潮州市;81年设县级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撤高鹤县,设鹤山、高明2县。82年复设宝安县,83年设深圳市罗湖、上埗、南头、沙头角4区办事处;撤韶关地区,辖县归韶关和广州。撤佛山地区,辖县归佛山、江门、珠海;撤潮汕地区,辖县归汕头市和惠阳;撤湛江地区,辖县归湛江、茂名、江门。

接上图介绍,83年中山撤县设县级市,撤梅县、梅州合设梅县市,撤潮安县。84年撤海南行政公署。撤崖县改设县级三亚市,韶关设浈江、北江、武江3区,珠海设香洲区,佛山设汾江、石湾2区,茂名设茂南区、汕头设同平、安平、公园、金砂、达濠、郊区,湛江设赤坎、霞山、坡头、郊区,85年广州设天河、芳村2区,东莞撤县设县级市,86年海口升格地级市,设通什市,87年广州郊区更名白云区,佛山汾江更名城区。三亚升级地级市


1988年-1992年广东省,1988年撤海南行政区、有广东省划出,新设海南省。

1988年-1992年广东省行政区划沿革说明

1993年-1999年广东省,93年设河源东源县,花县设花都市;开平、三水、晋宁、罗定、潮阳、高州、高要、鹤山、四会、增城、廉江撤县设市。94年云浮升格地级市,设云城区,辖新兴、郁南及罗定。汕头设河浦区、江海区、蓬江区。湛江设麻章区,连县设连州市,海康撤县设雷州市,英德、恩平、从化、澄海、高明、乐昌、阳春、惠阳、吴川、兴宁、化州撤县设市,95年陆丰、信宜撤县设市。96年南雄设市。97年设深圳盐田区

2000年-今广东省,2000年销番禺市设立番禺区。02年设立佛山市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三水区、高明区。新会撤市设区。03年汕头的潮阳、澄海撤市建区。惠阳撤市设区。05年撤广州市东山区、芳村区,设立广州市南沙区。

接上图,07年设深圳光明新区。12年设立清远市清新区。设立揭阳市揭东区。13年撤梅县,设立梅州市梅县区。14年撤萝岗区和原黄埔区,设立新的黄埔区。撤县级从化市,设立广州市从化区。撤茂港区和电白县合并设立电白区。云安县改设云安区。15年设肇庆市高要区。16年设立深圳龙华区和坪山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