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創中英黃金時代,「中國女婿」作用被高估

再創中英黃金時代,“中國女婿”作用被高估

邱 林

7月9日晚,英國唐寧街10號發佈消息,現任衛生大臣傑里米·亨特將接替因不滿“軟脫歐”計劃而辭職的鮑里斯·約翰遜,成為英國新任外交大臣。值得一提的是,亨特是一位“中國女婿”,他的妻子來自中國西安。

人們注意到,亨特被任命為外交大臣,這為中英關係注入錯綜複雜的情節。亨特是一個“中國迷”,他不隱瞞這一點。當然,他個人對中國的熱愛是明顯的。他看到了中國人生活方式和心態的正面因素,並試圖把這些東西傳達給他的同行們。這一點將如何影響英國的整體對外政策方針。

之前,亨特主持著英國執政黨——保守黨的一個“中國之友”小組。“中國之友”小組是發展英中兩國社會聯絡的倡議機構和發動機。去年亨特曾任中英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的共同主席,擔任這一職務的中方夥伴是一位國務院副總理。

現在,亨特成為英國的外交主官,是否將為發展中英關係作為英國外交的一個主要方向而積極遊說?作為英國“軟脫歐”的支持者,他的立場是否將反映在英國可能與中國和亞洲其他經濟體簽訂自由貿易協議上?

這一系列問題都需要亨特面對或者去具體操作。一些分析人士認為,亨特有能力在發展中英關係“黃金時代”方面留下自己濃墨重彩的一筆,他將是優先發展與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貿易和經濟聯絡的堅定支持者,尤其是考慮到英國與美國和歐洲夥伴的貿易問題。

對於英國來說,目前國際格局正在發生巨大變化,英國面臨一系列新的挑戰:一是“脫歐”談判前景仍不明朗,這為英國的前景和發展方向帶來很大不確定性;二是英俄關係積怨過深,難有起色;三是英美關係出現一些麻煩。兩國在氣候變化、巴以、伊核等問題上的矛盾集體爆發,這對雙邊關係會產生一定影響。

“三心二意”的英國,在尋求政治獨立和主權理念上的根深蒂固方面一直是歐盟的困擾和痛處所在。在複雜的國際環境下,加強與中國的關係以及雙方在國際領域的合作,對於英國來說至關重要。英國對進一步發展與中國的關係感興趣,首先是發展貿易關係。與中國協作的戰略路線將保留下來。

與此同時,儘管英國對與中國開展經貿合作很感興趣,但英國對中國的地緣政治鞏固並不感興趣。亨特將不可避免地顧及到這一點。他上任後的首次發言就與維護特蕾莎·梅首相的方針有關,這並非偶然。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亨特對中國會有更加深入和廣泛的瞭解,這會有利於中英關係的發展。

特蕾莎·梅今年1月訪華前在《金融時報》發表文章,稱她此行將“深化兩國關係的黃金時代”。她表示,步入“黃金時代”,中英兩國將會在更大範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上展開各項合作,英國有機會成為西方同中國合作的領跑者,而且英國應該以實際行動踐行英國是“中國在西方世界的最強支持者”的承諾。

的確,再創中英關係的“黃金時代”,是兩國的當務之急。因為這樣做,至少能部分抵消英國“脫歐”所帶來的損失。而優先發展對華關係,從合作中獲取巨大利益。中國可以成為英國“退歐”的後路與保障,與中國這樣一個世界強國友好總不會吃虧。

亨特是“中國女婿”,無疑他必然會有一些中國情結。作為英國高官,肯定會為他的國家自己的利益去做出決定。因此,再創中英“黃金時代”,我們也不必高估亨特這位“中國女婿”的作用。

再說,中英關係不會因為亨特是擔任外交大臣,而出現這樣或那樣的變化,至少在中英兩國政策層面都不可能會發生這樣的事。畢竟,對外政策方針主要是在英國首相特蕾莎·梅的直接領導下制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