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招牌式遲到,是對川普的有意怠慢嗎?

普京招牌式遲到,是對特朗普的有意怠慢嗎?

邱 林

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與某些國家領導人會面時,特別喜歡遲到,為此有人封普京為“遲到大王”。而他本人也欣然接受,並經常自我調侃遲到這件“小事”。但真的是人們想的那樣,每次真的那麼巧,恰好遲到嗎?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德國總理默克爾、西班牙國王費利佩六世、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韓國總統文在寅,都曾領教過普京的“遲到”。有時候遲到也是普京“故意”的,他就是想冷落某些人,體現自己的某種“權威”。

7月16日下午,普京又一次扮演了“遲到大王”的角色,這一幕發生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當天,美國總統特朗普和普京將在這裡舉行會晤。這是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以來,美俄兩國總統首次舉行正式會晤。然而,如此重要的“特普會”,普京也遲到了50分鐘,他和特朗普面無表情的握手後就進入“密室”會談了,特朗普顯得很不高興。

普京似乎喜歡用遲到來表達權勢,特朗普則喜歡用握手來展示他掌控著局面。但觀察家們注意到,特朗普這次在“特普會”上沒有用“握手殺”,他與普京握手時沒有他對待世界其他領導人那樣激烈。

美國前駐聯合國大使皮特林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表示,普京的遲到有可能是有意為之,但這可以看作是外交上的一種博弈:“很明顯,普京的遲到是可以避免的,因此這其中隱含著某些意圖,其中一點就是這可以在公眾面前顯示俄羅斯也是博弈的一方,無論特朗普自己如何做聲,他都不是此次峰會的全部。”

皮特林的說法也許成立。的確,對於普京與其他國家領導人會面遲到的習慣,大多數人猜測這是一種精心策劃的心理政治。普京大多數情況下能夠按時出席新聞發佈會和一些事先安排好的活動,對於普京來說,他的遲到時間因人而異。但此次“特普會”之前,普京招牌式遲到,卻是對特朗普的有意怠慢。

或許,普京手裡確實有特朗普的把柄,因而才有“特普會”遲到的底氣。對特朗普的態度,談出來的結果,特朗普的反應,這個徹底實錘了。同時,不管普京和特朗普談了什麼,美國政界仍然認為俄羅斯干涉了2016年的美國大選,美俄之間達成任何協議,都被會被許多美國政壇精英認為是沒有意義的。

自特朗普2017年年初上任以來,美俄因“通俄門”調查、美俄雙方互相驅逐外交官等事件關係緊張,美國多次對俄羅斯發起制裁。不過,特朗普不為所動,執意要改善美國與俄羅斯關係,與他此前曾表示過“欽佩”的普京進行見面。7月15日,俄羅斯世界盃決賽結束後,特朗普在推特上發文對普京表示祝賀,稱讚俄羅斯舉辦了有史以來最好的一屆世界盃。

基於此,這次“特普會”開始時的公開講話中,特朗普沒有提及最近讓美俄關係跌入冷戰以來最低谷的幾個問題:克里米亞問題、俄羅斯對敘利亞巴沙爾政府的支持、西方指責它在英國毒害間諜等。

有一點是肯定的,美國在這次“特普會”中幾乎沒有得到什麼,特朗普與普京在芬蘭總統府落座時表示:“坦白講,我們兩國過去幾年相處得不夠融洽。但是我認為我們最終會建立起一種非同尋常的關係。我確實認為,全世界希望看到我們和睦相處。”

其實,俄羅斯一直在試圖降低對此次會晤的期待值。在會晤開始之前表示,俄羅斯官員稱不指望此次會談能取得多大成果,不過希望這成為化解雙邊關係危機的“第一步”。

在俄羅斯人看來,美國人向來無信譽可言,前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俄羅斯總統葉利欽都曾想靠近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但最終都吃了大虧。而特朗普現在想單憑一張嘴能說動普京“招安”,那這也太兒戲了。所以,無論是客觀現實上,還是主觀經驗上,普京都不可能犯傻去給美國做跟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