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原材、试验、成品保护、加工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钢筋原材

1、表面锈蚀:钢筋表面出现黄色浮锈,严重转为红色,日久后变成暗褐色,甚至发生鱼鳞片剥落现象。

钢筋原材、试验、成品保护、加工通病及防治措施

原因:保管不良,受到雨雪侵蚀,存放期长,仓库环境潮湿,通风不良。

防治措施:

1)、钢筋原料应存放在仓库或料棚内,保持地面干燥,钢筋不得直接堆放在地上,场地四周要有排水措施,堆放期尽量缩短。淡黄色轻微浮锈不必处理。

2)、红褐色锈斑的清除可用手工钢刷清除,尽可能采用机械方法,对于锈蚀严重,发生锈皮剥落现象的应研究是否降级使用或不用。

2、混料:钢筋品种、等级混杂不表,直径大小不同的钢筋堆放在一起,难以分辨,影响使用。特别是二级钢和三级钢。

钢筋原材、试验、成品保护、加工通病及防治措施

原因:原材料仓库管理不当,制度不严;直径大小相近的,用目测有时分清;技术证明资料未随钢筋实物同时交送仓库。

防治措施:

1、原材料堆放,和加工后的半成品均应注明材质和规格。

2、下料加工前因认真核对材质和规格,特别是二级刚和三级钢。

二、钢筋力学试验

现象和原因:钢筋原材力学、接头力学试验不规范:钢筋材质单批号、数量和实验报告单上不符,工程部位不详细。未能按规范要求中的数量批次进行力学试验。

防治措施:

原材:拉伸试验每组2根长约500mm。350mm。同一厂别,同一炉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每60t为一验收批,不足60t也按一批计。(盘圆钢筋试件取自不同盘、直条钢筋在任选的两根或两根以上截取)。

电渣压力焊接头:每一楼层或施工区段中同钢筋级别300个接头为一验收批,不足300个接头也按一批计。试件从成品中随机切取3个试件做拉伸试验长约500mm。

钢筋原材、试验、成品保护、加工通病及防治措施

机械连接接头:钢筋机械连接对接头的现场检验按验收批进行。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型式、同规格接头,以500个为一个验收批进行检验预验收,不足500个也作为一个验收批。对接头的每一验收批,必须在工程中随机截取3个接头试件作抗拉强度试验。

钢筋原材、试验、成品保护、加工通病及防治措施

三、钢筋成品保护

1、钢筋端部直螺纹丝扣加工好以后,没有对丝扣进行有效保护。

钢筋原材、试验、成品保护、加工通病及防治措施

防治措施:

钢筋端部直螺纹丝扣加工好以后,套上塑料帽对丝扣进行保护。

钢筋原材、试验、成品保护、加工通病及防治措施

2、后浇带、施工缝等部位预留钢筋长时间搁置,未进行防锈保护处理。

钢筋原材、试验、成品保护、加工通病及防治措施

防治措施:

要求:对后浇带、施工缝等部位预留钢筋长搁置时间超过3个月以上的,必须对预留钢筋进行防锈保护处理(在钢筋表面涂刷水泥浆)。

四、钢筋加工

1、钢筋弯钩长度不够

钢筋原材、试验、成品保护、加工通病及防治措施

原因:

1、钢筋下料长度不够。

2、加工机械存在偏差。

3、省力,便于安装。

防治措施:

1、认真核对图纸和熟悉规范要求,精确计算配料单。

2、实际放样核对料单无误后批量加工。

3、检查施工机械,校正偏差。

4、象S形拉钩,安装后进行手动回弯至135度。

5、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2、箍筋弯钩长度不够,角度小于135度。

钢筋原材、试验、成品保护、加工通病及防治措施

防治措施:

1、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度;对于抗震要求的结构,应为135度;

2、箍筋弯折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构件,不易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于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3、螺纹盘园钢筋调直,机械内合金顶块过紧,致使钢筋肋有所损伤

钢筋原材、试验、成品保护、加工通病及防治措施

原因:螺纹盘园钢筋调直,机械内合金顶块过紧,致使钢筋肋有所损伤

防治措施:螺纹盘园钢筋调直,根据钢筋规格调整机械内合金顶块。确保钢筋只要能调直即可,不得损伤钢筋肋,更不可冷拔瘦身。

4、箍筋的弯曲半径过大。

钢筋原材、试验、成品保护、加工通病及防治措施

原因:没有根据钢筋规格选择弯曲机械。

防治措施:

1、HPB235级钢筋末端需做1800弯钩时,其弯弧内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2、钢筋末端需做1350弯钩时,HRB335、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0;对于抗震要求的结构,应为1350;

4、箍筋弯折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构件,不易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于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