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的亂象跟武將有關,宋朝不是重文抑武不是積貧積弱而亡國

唐朝滅亡之後,中華進入五代十國的大混亂局面,公元907年—公元979年,北方出現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五個王朝。存在時間最長王朝後梁,建立了十六年。存在時間最短的王朝後漢,四年時間就被後周取代了。

北方大混亂,南方建立了九個國家,加上北方的北漢,總共十個小國家。凡有兵權的將軍,皆欲自立為王。天下刀兵連連,老百姓食不果腹,民不聊生。我們現在看到一兩件食人的變態罪案,都覺得是驚天動地。在五代十國,每天在做人肉生意的飯店,在北方到處都是。

後周末年,公元960年,趙匡胤和諸將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北宋。過後,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將兵權和財權集收回中央。避免了五代十國,藩鎮割據的局重演。

宋朝運用文官指揮軍隊,做出佈陣圖束縛將軍指揮,常調動將領,將不知兵,兵不知將,不讓武將擴大自己在軍中影響,集中指揮權在中央。

上千年來,宋朝一直給人積貧積弱的印象。歷史的真實,肯定不是這樣的。趙匡胤在統一中華,消滅南方九國和北漢的過程當中,依靠最多的就是宋朝軍隊。宋朝軍隊在對內統一戰爭,對外收復燕雲十六州,除了輸給遼國之外,幾乎沒有敗仗。

宋朝立國三百年,對遼國對西夏對金對蒙古,每個都是最強大的對手,最後一個還是,差點征服了半個世界的蒙古人,蒙古人滅亡南宋用了將近五十年,經歷三代君主。從這幾點來看,宋朝的重文抑武,從某個角度看,確實削弱了軍隊的戰鬥力,但是,不能把宋朝滅亡的原困,歸結到重文抑武導致軍力衰敗亡國。

宋朝也不是傳說的經濟窮弱,宋朝的商品經濟非常發達。經濟繁榮程度前所未有,農業、印刷業、造紙業、絲織業、制瓷業均有重大發展。航海業、造船業成績突出,海外貿易發達,和南洋、南亞、西亞、非洲、歐洲等地區總計58個國家通商。

宋朝從大量進口貨物通過市舶司獲得的稅收,從宋仁宗皇祐年間(1049年—1054年)的53萬貫,治平年間(1064年—1067年)63萬貫, 到了宋高宗紹興年間(1131年—1162年)已達200萬貫,約佔全國財政收入的百分之六,對宋代的繁榮起重要作用。南宋時代,宋朝在與金和大理的交界處設立榷場來互通有無。宋朝出口藥材、茶葉、棉花、犀角、象牙等,進口北珠、人參、毛皮、馬匹等貨物。民間也有大量的走私貿易。由於宋朝銅錢信用佳,被大量走私到東南亞和西亞,而當時的遼國、金國、西夏、越南、朝鮮和日本更停用自己的通貨,改用宋錢。

以上資料可以說明,宋朝的滅亡來自歷史週期律,中國的歷史,一般都是祖完起家,子孫敗家。三百年的強宋,走到滅亡的那一天,也是自取滅亡。

五代十國的亂象跟武將有關,宋朝不是重文抑武不是積貧積弱而亡國

五代十國的亂象跟武將有關,宋朝不是重文抑武不是積貧積弱而亡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