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朝廷里出了一位「刺頭」,乾隆帝還稱讚爲「一代完人」

明朝末年,朝廷裡出了一位“刺頭”,他就是黃道周!黃道周直言犯諫,多次頂撞崇禎帝。崇禎帝對他非常厭惡,甚至想殺了他,還罵他是“偽學欺世”。但是明朝滅亡後,清軍南下,黃道周起兵北上抗清,結果兵敗被俘,因拒絕招降而被殺。後來的清朝統治者對黃道周評價很高,乾隆帝稱讚其為“一代完人”,道光帝下詔將黃道周從祀孔廟。在我國東南地區,黃道周更是被奉為神明。

明朝末年,朝廷裡出了一位“刺頭”,乾隆帝還稱讚為“一代完人”

黃道周(1585~1646)明末學者、書畫家、抗清英雄。字幼玄,一作幼平或幼元,又字螭若,螭平,號石齋,漢族,福建漳浦銅山(現東山縣)人。天啟二年進士,歷官翰林院修撰、詹事府少詹事。南明隆武時,任吏部兼兵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抗清失敗,被俘殉國,諡忠烈。

明朝末年,朝廷裡出了一位“刺頭”,乾隆帝還稱讚為“一代完人”

黃道周一生好學不倦。知識淵博,學貫古今,自經、書、子、史,乃至天文、地理、歷數、聲律、詩賦、書法、繪畫無不精通洞曉,尤其對《易》經有精深的研究和極高的造詣。他的著作極為豐富,載於省、府、縣誌書的《藝文志》有41種,達數百卷。《明史·藝文志》收入黃道周著作書目11種,共64卷。清乾隆間編纂的《四庫全書》收入黃道周作品14種,共92卷。後人蒐集黃道周部分詩文,編成《明漳浦黃忠端公全集》50卷,刊行於世。

明朝末年,朝廷裡出了一位“刺頭”,乾隆帝還稱讚為“一代完人”

黃道周書法為歷代所推崇,稱“黃漳浦體”,他尤精楷書,被稱為“意氣密麗,如飛鴻舞鶴,令人叫絕”、“楷格遒媚,直逼鐘王”、“峭厲方勁”等。他的筆跡是我國書法寶庫中的珍品。黃道周一生剛方忠烈,彪炳史冊。漳浦縣樹立“忠、孝、廉、節”四聖賢,首尊黃道周為“忠”的典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