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建未來|首屆TIDE國際教師發展大會

未來的國際化教育是怎樣的?國內國外的教育專家對未來教育做了哪些暢想?BTV北京客小編曾採訪過向日葵國際高峰論壇,介紹人工智能等趨勢對國際化人才的提出的新要求。詳情請點擊—— 未來,我們的孩子將面臨什麼挑戰?

當下未來教育對教師也提出了新要求。2018年5月,由頂思TopSchools主辦,北京海淀凱文學校承辦的首屆TIDE國際教師發展大會順利舉行,會議的主題是“育建未來——國際教育教師專業發展”。來自劍橋大學、倫敦大學學院(UCL)、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北京師範大學、廣東外國語大學等近50名重磅嘉賓齊聚一堂,就世界教育創新與變革浪潮下國際教師的專業成長與未來發展課題進行深入探討和交流。

育建未来|首届TIDE国际教师发展大会
育建未来|首届TIDE国际教师发展大会

擇校,要考察學校的哪些方面?師資力量是繞不開的話題。當下國際化學校的發展也受到了人才短缺的困擾。如何推進多元化優質教育發展,打造有中國特色的國際理解課程,這對教師的專業素質提出了新要求。

育建未来|首届TIDE国际教师发展大会

開幕式上,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校長王殿軍致辭。王校長提出了自己的三個觀點:

1、“國際學校”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教育一定要立足於服務本國教育的發展,同時將國際課程進行一些本土化的調整;

2、無論是學習哪國的教育課程,我們都要深刻地理解每一種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和活動設計背後的動機,這樣才能做好自己的教學創新;

3、作為國際學校的老師,要站在全球的角度、跨文化的角度去深刻地思考、領會教育。

育建未来|首届TIDE国际教师发展大会

主旨演講中劍橋大學國際考評部教育顧問Liz Taylor發表演講“我們應如何打造自己的21世紀新教師”。

Liz教授提出當前教師和學習者面對的三大挑戰——“change”、“complexity”、“interrelationship”。Liz教師分享了國外的最新研究,提出21世紀教師應有的標準。

育建未来|首届TIDE国际教师发展大会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國際交流處處長王燕女士發表了“國際教育視野下的核心素養培養與評估”演講,分享她在多年工作經驗中的所學和所思,以及在三次國際組織和項目的工作中所看到國際核心素養。王燕女士認為基於素養的課堂應該是以學習者為中心,並能夠對學生的學習產生影響。

育建未来|首届TIDE国际教师发展大会

海淀凱文學校學術校長王實以“世界需要領導者還是追隨者”為題,就領導力的內涵與培養髮表了演講,同時他也認為,每個人在做領導者之時,他在其他方面也是追隨者。當你成為一個優秀的追隨者,也就證明你在其他領域是一個好的領導者。

育建未来|首届TIDE国际教师发展大会

在圓桌論壇的討論環節由劍橋大學國際考評部教育顧問Liz Taylor、亞洲協會副會長&全球教育中心主任Anthony Jackson、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國際交流處處長王燕女士、薈同學校深圳校區校長沈獻章以及頂思聯合創始人徐康樂女士共同參與。論壇主題為“如果設計一個學校創新指數,應該有哪些重要指標?”

如何量化創新的指標?教師如何對學生進行評估?教師如何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感?Liz Taylor與Anthony Jackson提到了目前教育創新的現狀,以及學校各方應如何努力培養教師隊伍,提高課堂教學水平,讓學生更多地參與到課堂中。

王燕女士認為創新一定是一個相對的概念,要有創造性的工作來實現創新。不管什麼樣的課程,對學生來說要容易學習、喜歡學習以及有效學習。沈獻章校長也向大家介紹了薈同學校在中西課程融合中不同方面的創新。

育建未来|首届TIDE国际教师发展大会

如果您對各位專家的分享有興趣,請持續關注BTV北京客微信公眾號,小編近期將整理大咖們的講座內容,跟大家分享。

育建未来|首届TIDE国际教师发展大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