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版本快速排序算法

快速排序(Quicksort)是對冒泡排序的一種改進。

快速排序由C. A. R. Hoare在1962年提出。它的基本思想是:通過一趟排序將要排序的數據分割成獨立的兩部分,其中一部分的所有數據都比另外一部分的所有數據都要小,然後再按此方法對這兩部分數據分別進行快速排序,整個排序過程可以遞歸進行,以此達到整個數據變成有序序列。

算法介紹

java版本快速排序算法

快排圖

設要排序的數組是A[0]……A[N-1],首先任意選取一個數據(通常選用數組的第一個數)作為關鍵數據,然後將所有比它小的數都放到它前面,所有比它大的數都放到它後面,這個過程稱為一趟快速排序。值得注意的是,快速排序不是一種穩定的排序算法,也就是說,多個相同的值的相對位置也許會在算法結束時產生變動。

一趟快速排序的算法是:

1)設置兩個變量i、j,排序開始的時候:i=0,j=N-1;

2)以第一個數組元素作為關鍵數據,賦值給key,即key=A[0];

3)從j開始向前搜索,即由後開始向前搜索(j--),找到第一個小於key的值A[j],將A[j]和A[i]互換;

4)從i開始向後搜索,即由前開始向後搜索(i++),找到第一個大於key的A[i],將A[i]和A[j]互換;

5)重複第3、4步,直到i=j; (3,4步中,沒找到符合條件的值,即3中A[j]不小於key,4中A[i]不大於key的時候改變j、i的值,使得j=j-1,i=i+1,直至找到為止。找到符合條件的值,進行交換的時候i, j指針位置不變。另外,i==j這一過程一定正好是i+或j-完成的時候,此時令循環結束)。

代碼演示:

/**

* @param src

* @param begin

* @param end

*/

public static void quickSort(int[] src, int begin, int end) {

if (begin < end) {

int key = src[begin];

int i = begin;

int j = end;

while (i < j) {

while (i < j && src[j] > key) {

j--;

}

if (i < j) {

src[i] = src[j];

i++;

}

while (i < j && src[i] < key) {

i++;

}

if (i < j) {

src[j] = src[i];

j--;

}

}

src[i] = key;

quickSort(src, begin, i - 1);

quickSort(src, i + 1, end);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