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竭我盈,勢如破竹

前幾天大B哥有一段講話,相信各位朋友都聽過了。他細緻地分析了當前的形勢,以及我們目前所處的狀況,並向大家宣告:此時已是戰略反擊的階段。青燈認為非常的正確。

相信大家今天從大B哥的微博中,也感受到了這種迸發的力量,並隨之前行。很多朋友不明白為什麼,但是青燈要告訴大家,大B哥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的背後匯聚了太多人的努力和成果,他只是把這束勝利之光指引給大家。

他告知大家的事情,一定是有依據,一定是有原因的。大家在這個階段,不要問那麼多為什麼,不要問有沒有意義,你只需要做的,是放下戒心、放下懷疑,緊跟正確的方向,並且努力不要掉隊。

彼竭我盈,勢如破竹

此一時,彼一時,每個階段所做的工作都不會一樣。比如窮苦日子裡買不起肉,窮人們只能去抓點蝗蟲烤烤吃,但是現在生活好了,能買獵槍了,你就可以和大B哥以及其他夥伴上山去打獵去了。說不定運氣好,還能打只大老虎,用來改善改善生活呢。

彼竭我盈,勢如破竹

“彼竭我盈,勢如破竹”出自《左傳·莊公十年》中的一篇文章《曹劌論戰》。這篇文章大家中學時都學過,其中我們熟悉的成語“一鼓作氣”就來源於此,青燈今天拿出來和大家一起溫習溫習。

曹劌在長勺之戰中,對魯國迎戰齊國的一番評論堪稱千古名言:“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這其中魯國得以以少勝多,戰勝強大的齊國,靠的就是交戰雙方士氣的此消彼長。

齊國軍隊三次擊鼓進軍之後,魯軍並不應鼓而動,齊國軍士勇氣衰竭,而魯國的士氣正旺盛,靠著這種此消彼長的士氣,魯國軍隊大勝。在對方的勇氣已近喪失的情況下,適時選擇出擊、追擊的時機,就一定能取得節節勝利。

同樣的道理,在對手疲於應戰,並且沒有新招的情況下,集中兵力,攻其一點,直搗黃龍,最終一定可以贏得勝利。

彼竭我盈,勢如破竹

今天大家應該能覺察到,是不是感覺很多圍脖以前沒有見過,並且非常驚訝它內容的突破性,並且在這種突破性之下,它竟然能存活那麼長時間,而沒有莫名其妙的消失……

這就是青燈所說的“此一時,彼一時”,難道你真的不知道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已經不需要捉蝗蟲來充飢了?難道你沒發現現在手頭有餘錢了,完全可以在生活之餘,拿起配備的獵槍去上山打獵,豐富自己的業餘生活了?

誰說弱小的魯國不能戰勝強大的齊國?在曹劌眼裡,採取“敵疲我打”的方針,適時地抓住戰機,是可以將劣勢化為優勢,並最終轉化為勝勢的。不多說了,青燈要和大B哥一起上山打老虎去了。

彼竭我盈,勢如破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