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知識:孩子犯了錯家長是該袒護還是責備,這個分寸如何掌握

育兒知識:孩子犯了錯家長是該袒護還是責備,這個分寸如何掌握


我們每個人一生中 經常犯錯,人只有錯過之後才會成長,才會更加懂得珍惜,懂得承擔責任。孩子也是一樣,不怕他們犯錯,重要的是犯錯之後,家長是該袒護?還是劈頭蓋臉的責罵?

育兒知識:孩子犯了錯家長是該袒護還是責備,這個分寸如何掌握


許多家長認為,對於女孩子來說,培養責任感顯得到是沒有那麼重要,因為擔當責任大多是男孩子的事,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往往忽略這一點。

其實,培養女孩子的責任感也是很重要的,在家庭教育中家長可以通過一些小事情來教育孩子,不必擔心孩子會受到挫折和打擊,讓孩子為自己的錯誤買單,才可以慢慢的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和價值感,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育兒知識:孩子犯了錯家長是該袒護還是責備,這個分寸如何掌握


一天下午,8歲的芳芳在家裡寫作業,天氣很熱,院子裡的知了叫個不停。

芳芳覺得太吵,就跑去關門,因為用力很猛,門關上了又因為碰到障礙物給彈回來,同時想起爸爸壓抑的叫喊聲。

這時,芳芳看到爸爸痛苦的甩動著他的五根手指,芳芳這才想起爸爸在門口和院裡的鄰居聊天,剛才芳芳竟然忘了,關門的時候很用力,爸爸的手正好放在門框上差點被夾斷。

芳芳嚇壞了,以為這次一定免不了一頓打,但是爸爸只是疼的甩了一會手,臉色很難看。

事後,爸爸對芳芳說“當時我是疼得厲害,很想對你發脾氣,但是又一想,是我自己把手放在門門框被夾的,錯誤在我,憑什麼對你發火。”

育兒知識:孩子犯了錯家長是該袒護還是責備,這個分寸如何掌握


爸爸這樣說無形中給了芳芳一個受用終身的啟示:犯了錯誤必須自己承擔後果,不能遷怒別人,不能推卸責任,無論你是一個父親、老闆、領袖,即使你受到了傷害。

每個人都不是天生就有責任感的,都是經歷了一些挫折和年齡的增長逐漸成熟而形成的。因此,家庭是孩子責任感賴以滋長的土壤,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和教育方法,是孩子責任感能否形成的重要條件。

育兒知識:孩子犯了錯家長是該袒護還是責備,這個分寸如何掌握


當孩子犯錯誤時,千萬不要袒護她們,而應該讓她們為自己的行為買單,擔起責任。也不要在孩子犯錯時,大發雷霆,或是打罵,這樣孩子會因為怕被責罵而逃避責任。所以,當孩子犯錯時,家長要掌握好分寸,引導孩子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不斷完善自己,學會為自己所經歷的一切負責。

育兒知識:孩子犯了錯家長是該袒護還是責備,這個分寸如何掌握


父母有義務讓孩子知道,在這個世界上,只有靠自己努力,不要把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不要埋怨任何人,也不要盼望別人為你承擔責任,告誡孩子,凡是自己做錯的事,要自己承擔責任,為自己的過失買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