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豬不多,豬價卻漲不到7塊,「元兇」是它們?

今年春節過後,接連出現的豬價下滑讓養殖戶人心惶惶,同時也有諸多不解:經過這兩年的環保拆遷以及低迷的行情,已經有很多養殖戶退出養豬行業,,政府的數據顯示生豬存欄數據在不斷創造新低,但豬價怎麼上不去呢?

明明豬不多,豬價卻漲不到7塊,“元兇”是它們?

其實,養殖戶的疑慮是有根據的,先看養殖戶的退出情況,根據長江證券2017年調研結果:湖北15-20頭母豬散戶1/3退出,河南2/3退出,山東30頭母豬以下的豬場大幅退出,河北邯鄲地區小散戶退出比例近40%,浙江30%、重慶50%(水源帶)的散戶退出,注意這裡的退出是永久性退出。

明明豬不多,豬價卻漲不到7塊,“元兇”是它們?

再回到文章開頭養殖戶的疑惑,這裡面的影響因素肯定有很多,比如規模化進程、產能提升、進口肉等,但我們認為主要原因有下面兩個。

明明豬不多,豬價卻漲不到7塊,“元兇”是它們?

一是上市農牧企業近兩年掀起的養豬熱,經過前兩年的盈利,資本市場已經開始關注養殖這塊,資本湧入導致規模豬場產能以及規模急劇上升,經過17年一年的累積,直至18年開始產能釋放,導致豬價一蹶不振!

明明豬不多,豬價卻漲不到7塊,“元兇”是它們?

另外一個因素其實是農業部畜牧業司馬有祥司長說的,畜產品進口對國內產業的衝擊不能小看!以老百姓的飲食結構大多數以豬肉為主,現在進口的肉類品種繁多,導致現在人民的飲食結構開始發生改變,尤其是國外文化的入侵,導致大家都以吃牛肉為豪,豬肉消費市場急劇萎靡!

綜合上述所說,國內豬是少了,但是總體消費還在下降,供求關係依舊是供大於求,當然豬價還是漲不上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