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觀察|財政政策更積極 貨幣政策需鬆緊適度

财经观察|财政政策更积极 货币政策需松紧适度

本報記者 路彤報道

7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召開,會議進一步確認了貨幣政策邊際放鬆的方向,並提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

繼7月13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了“加快財政資金支出進度”、“使積極財政政策發揮更大效用”後,本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對積極財政政策加碼的表述力度更強。具體來看,包括減稅、加快退稅返還、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和使用進度、保障在建項目資金需求等。

此次會議還提出,在交通、油氣、電信等領域推介一批以民間投資為主、投資回報機制明確、商業潛力大的項目,則帶動A股相關板塊走強。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副主任牛犁表示,會議通稿開篇就定了大調子,堅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根據形勢變化相機預調微調、定向調控。目的是避免財政、貨幣政策收得過緊,在內外部各種風險和不確定性下,使經濟受到一定影響。

宏觀政策要穩 財政金融政策要協同發力

此次會議亮出多項舉措,為下一步宏觀調控傳遞出積極動向,同時也被資本市場解讀為釋放利好信號。

會議表示部署更好發揮財政金融政策作用,支持擴內需調結構促進實體經濟發展,提出在保持宏觀政策穩定的同時,財政金融政策要協同發力,積極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鬆緊適度。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告訴《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是對於下半年的宏觀經濟政策給了定調,值得行業內關注。尤其是當前國際貿易關係調整、國內經濟結構調整壓力加大等背景下,此類會議精神,對於下半年新的貨幣、經濟和產業政策制定等有較為積極的指導作用,同時也會對相關行業發展帶來更好的刺激作用。”

會議聽取了財政金融進一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彙報,要求保持宏觀政策穩定,堅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根據形勢變化相機預調微調、定向調控,應對好外部環境不確定性,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財政金融政策要協同發力,更有效服務實體經濟,更有力服務宏觀大局。

嚴躍進分析指出,“從政策要點來說,有四點內容值得關注。第一、對於財政政策來說,將堅持更為積極的政策,即比此前的政策力度更為寬鬆,從這個角度看,接下來財政稅收方面的各類支持型政策會增加,尤其是在減稅和財政補貼等方面會有新的動作,在房地產領域,包括租賃市場等方面的改革或也可以享受新的財政補貼和各類稅收政策支持。第二、貨幣政策強調流動性寬鬆的概念,所以說下半年貨幣政策肯定不會緊,這對於地產行業的資金面來說,可以比較果斷地判斷,最大的資金壓力或開始過去,接下來若是業務操作規範,其實還是可以享受相對寬鬆的貨幣政策的。第三、降準資金的投向更加規範,這其實也是打一個預防針,因為各類寬鬆型的貨幣政策,往往會導致部分資金違規流入樓市,所以從這個角度看,當前對於此類資金來說,也是希望能夠真正和小微企業做結合。第四、對於相關融資平臺的融資需求進行保障,這個態度其實是有所轉變的,或者說符合‘合理’融資需求的,那麼銀行本身還是需要給予支持的,所以這也有助於各類金融機構資金面的寬鬆,對於一些轉型城市運營的地產商來說也可以享受更優惠的貸款和金融支持。”

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經濟延續穩中向好態勢,GDP同比增長6.8%。但面對更加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當前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和壓力也不容忽視。

“保持經濟增長穩中向好、更有效服務實體經濟,關鍵要促進財政貨幣政策更好協同發力。”全國政協常委、財稅專家張連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此次會議釋放出下一步宏觀政策發力的積極信號,積極的財政政策將在減稅、投資上更加積極,貨幣政策則會保持合理充裕,從而更有力服務宏觀大局。

業內人士表示,此次會議能夠進一步修復信用環境,加大交通、油氣、電信領域開放力度,以明確政策信號進一步穩定市場預期。

積極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

會議提出,聚焦減稅降費,要在確保全年減輕市場主體稅費負擔1.1萬億元以上的基礎上,將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75%的政策由科技型中小企業擴大至所有企業,初步測算全年可減稅650億元。對已確定的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等增值稅留抵退稅返還的1130億元在9月底前要基本完成。加強相關方面銜接,加快今年1.35萬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和使用進度,在推動在建基礎設施項目上早見成效。

記者瞭解到,在7月21日至22日於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中國財政部部長劉昆也強調,應對技術變革的挑戰,應積極發揮財稅政策作用,為創新創業提供適當激勵,適時推動教育、就業、社保等領域改革,提高勞動力素質,並推動新技術向發展中國家轉移。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認為,積極的財政政策未來可從三方面更好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總量為主的政策轉向結構性政策;從過去單一的關注或者重點關注經濟到綜合領域;從過去宏觀調控轉向面向公共風險的管理。

專家指出,從會議部署看,積極財政政策下一步發力的空間還是在減稅降費,關鍵要將減負政策落到實處,切實惠及實體經濟。

會議指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鬆緊適度。要保持適度的社會融資規模和流動性合理充裕,疏通貨幣信貸政策傳導機制,落實好已出臺的各項措施。通過實施臺賬管理等,建立責任制,把支小再貸款、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貸款利息免徵增值稅等政策抓緊落實到位。引導金融機構將降準資金用於支持小微企業、市場化債轉股等。鼓勵商業銀行發行小微企業金融債券,豁免發行人連續盈利要求。

有分析認為,當前貨幣政策的核心目標在於穩定社會融資增速,近期監管政策細則紛紛落地,相比之前市場預期一些具體規定也做了柔性處理。這些貨幣政策操作目標在於與擴大信用相配合。

嚴躍進認為,“預計隨著此類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寬鬆化的導向後,接下來在產業政策、內需政策等方面預計也會出臺新的寬鬆政策,此類政策形成組合拳,給當前經濟結構轉變提供支持,對於地產企業來說,肯定是一個利好消息,但是必須看到,部分基調沒有變,包括去槓桿、控風險等,所以地產企業和各市場參與者依然需要在合規的框架下進行操作。”

财经观察|财政政策更积极 货币政策需松紧适度
财经观察|财政政策更积极 货币政策需松紧适度

中國產經新聞

經濟成功人士的標誌讀物

新聞拼盤 品味中國

News Collection, Experience & Taste China.

财经观察|财政政策更积极 货币政策需松紧适度

訂閱:cien_offical

财经观察|财政政策更积极 货币政策需松紧适度

微博:@中國產經新聞

财经观察|财政政策更积极 货币政策需松紧适度

投稿[email protected]

講述,你在產經一線的故事

長按二維碼關注

财经观察|财政政策更积极 货币政策需松紧适度

點擊 “閱讀原文” 閱讀中國產經新聞數字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