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吸引全球外資入駐投資

良好投資環境吸引全球投資者(觀點)

盛思鑫

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今年正值改革開放40週年,中國由此開啟新一輪高水平的對外開放。當前國際政治經濟形勢錯綜複雜,中國對世界經濟穩定發展的貢獻與重要性日益凸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外企對華投資的前景十分看好,引進和利用外資將掀起新的高潮。

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吸引全球外資入駐投資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中國從實踐中深刻認識到,吸引外資和對外投資是一體兩面,二者的作用不可偏廢,外資在增加就業、搞活市場、促進創新以及提升經濟發展的水平和質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中國現在和未來將會研究出臺更多促進外商在華投資發展的政策。

中國市場的潛力和能量在新時代將會得到進一步釋放,外企在華將大有可為。作為擁有13億多人口的大國,中國的經濟體量在2017年已經達到82.7萬億元,約佔世界經濟的1/6。過去5年來,中國的城鎮化率從52.6%提高至58.5%,超過8000萬農業人口轉為城鎮居民。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時,中國的經濟規模預計將超過100萬億元,城鎮化率有望突破60%,至少再新增2000萬城鎮人口。國家新型城鎮化與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相結合,將催生更大的中國市場和更有效的消費需求。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建設內外聯動與海陸統籌發展的開放新格局正在形成,有助於持續推動建立統一的國內國外市場以及利用國內國外兩種資源。當前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也有助於進一步激發中國市場的活力。

中國正在著力優化營商環境,新時代對外商投資的服務水平將持續提高。中國將更好發揮市場作用,堅決破除要素市場化配置的各種障礙,推動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繼續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深化“放管服”改革,減少微觀管理和直接干預,注重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確保內外資企業以及不同所有制企業間的公平競爭,在華外資企業將獲得更多的融資渠道以及金融和財稅等政策方面的支持。

從2018年機構改革的方向來看,外資企業在華的發展環境將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新成立的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將進一步規範和維護公平高效的市場秩序,市場競爭政策的制定與實施在宏觀經濟調控中將居於一個更高的位勢,中央和地方外商投資企業投訴和協調機制也會得到加強。重新組建的國家知識產權局將加大對侵權違法行為的懲處,進一步加強對外資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新組建國家移民管理局有利於完善國外人才的引進制度,也有利於進一步便利在華工作人員的出入境。

回顧改革開放的歷程,中國始終堅持和平發展和對外開放的戰略,始終將經濟社會發展作為各項工作的重心,外資與在華外企在推動改革與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外資政策日益走向成熟,經濟發展的穩定性、連續性和開放性使得中國對全球的資本、產業、技術和人才等關鍵要素的綜合集聚能力持續增強。新時代外企對華投資的前景看好,既得益於這種綜合集聚能力的增強,也有利於進一步提升這種要素集聚能力,必將吸引更多的全球投資者來華髮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