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夫人:一生演繹一部大型古裝歷史劇

桃花夫人:一生演繹一部大型古裝歷史劇

01

自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導致西周滅亡以來,中國歷史就進入了春秋時期。

那是1個周王室後裔與170多個小諸侯國並存的時代,大家雖然名義上還尊奉周天子為老大,史稱“東周”,但其實誰也不把周天子當回事。

這些小國剛開始勢力大致相當,所以經常開撕,而且起因千奇百怪,芝麻綠豆大點的事都能掀起一場戰爭,實質上,雙方都想從對方手裡搶點地盤和物資過來。

所以,孟子說“春秋無義戰”。

02

今天我們要說的“桃花夫人”息媯,就生活在這個時代。

息媯,出生於陳國(今河南淮陽一帶),本家姓媯(gui),歷史沒有記載她的名字,因後來嫁給息國的息侯,所以稱為 “息媯”,又稱“桃花夫人”。

據傳,息媯出生的時候,春寒料峭,本不到桃花開放的季節,但為了迎接這個新生兒的到來,桃花競相開放。長大成人的息媯膚若凝脂、面若桃花,有著傾國傾城之貌。所以,當地人們都尊她為“桃花仙子”或“桃花夫人”。

後人用桃花指代美人,像“人面桃花”、“桃花運”、“豔若桃李”等說法,就從息媯開始。

桃花夫人:一生演繹一部大型古裝歷史劇

03

息媯作為王室女子,又長得那麼美麗,所以她的婚姻大事,一早就被他老爹安排好了。陳國周邊有個息國,息侯少年有為,是個潛力股。於是,懷著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盼,桃花夫人嫁到了息國,成了“息夫人”。

從此,她的命運就被接下來的四個男人徹底改變了。

(1)蔡哀侯,蔡國的國君,息媯的姐夫。

息媯嫁到息國之後,有一日到蔡國拜訪姐姐,於是在飯席之間就見到了蔡哀侯。這個蔡侯本就是好色之人,而且沒啥本事,要不後人咋給他諡號“哀”呢。

這老流氓頓時被息媯的美貌迷的五迷三道的,席間出言不遜,飯後還要非禮息媯。

息媯常在深宮,哪兒見過這等架勢啊,急忙打包行李離開蔡國。

一場因調戲引發的血案就此拉開了帷幕。

(2)息侯,息國的國君,息媯的第一任丈夫

息媯回到家中之後,既驚恐又憤怒,息侯見狀,忍不住多盤問幾句,息媯就把在蔡國的遭遇一五一十地說了,給個息侯氣的!朋友妻,不可欺,你蔡侯竟然欺負到我頭上來了!既然你不仁,那就休怪我不義。

好在息侯還有自知之明,知道以自己的實力遠打不過蔡國(雖然蔡國的實力在諸國中也相當不咋得)。

思來想去,息侯看中了南面的大哥楚國。

於是飛書一封給楚文王,大概息侯覺得這是家醜不可外揚,所以信中隻字不提妻子被調戲一事,只說請求楚國佯攻息國,息國向蔡國求援,楚國再一舉把蔡國滅掉,正好可以建功立業。

楚文王雖然不明就裡,但藉此可以擴大疆域,何樂而不為呢,於是,當即答應下來。

息侯大概不明白“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道理,他以為這就算給蔡侯教訓了,但在老謀深算的楚文王面前,息侯還是太年輕太沖動了。

(3)楚文王,楚國的國君,息媯的第二任丈夫。

在息國的引導下,楚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滅掉了蔡國,俘虜了蔡哀侯。

蔡侯為了活命,也想賣個重要情報給楚文王,就把整個事件的原委交代了,同時,還不忘大讚息媯的美貌。

給個楚成王聽的是心癢難耐,正準備班師回朝,一個回馬槍又把息國給滅了。

息侯和息媯被俘,息媯得知是自己引來亡國之災,一心想要尋死。這時,文王派人遊說“如果你死了,息侯和息國人民都會被殺掉,只有你留在楚宮,才能保住他們的性命”。

經過痛苦的思想鬥爭,息媯留在楚宮,成為楚文王的夫人,而息侯則成了一名城門看守。

接下來的三年裡,息媯雖陸續為楚文王生下兩個兒子,但從不願開口與他說話。

關於息媯的結局,後人有兩種不同的說法:

一種說,息媯出城和息侯相遇,想起原來的幸福生活,悲從中來,與息侯雙雙殉情而死。

另一種說法是,息媯雖不太待見楚文王,但仍然為他打理後宮,撫育了兩個兒子。其中幼子惲最終即位為楚成王。

我比較傾向於第二種說法,若息媯殉情而死,出於名譽考慮,她的兒子即位的可能性就比較小。

(4)楚成王,息媯的幼子。

楚文王死後,經過短暫的王位爭奪戰,熊惲(yun)即位。因此時熊惲年幼,國內大權落到楚文王的弟弟令尹子元手中。

子元一直覬覦息媯的美貌,總是處心積慮地接近她,由此引起了朝中諸多大臣的不滿。2300年後,歷史又一次重演,而那個代替子元的人,叫多爾袞。

在息媯的支持下,大臣最終平定了持續八年之久的子元之亂,王權得到鞏固,息媯還政於成王。

楚國在成王的統治下,逐漸強盛,到他的孫子楚莊王時,已經傲立群雄,成為春秋霸主了。

04

桃花夫人最終淹沒在歷史的滾滾車輪中,史書寥寥數語記載了她的一生,沒有人關心她的喜怒哀樂和內心選擇,好像她的一生,都處於被動時態。

千古艱難惟一死,傷心豈獨息夫人。——清 袁枚

所有描寫息夫人的詩,我獨愛這一首。

一個亂世女人的無奈,全在裡面了。

桃花夫人:一生演繹一部大型古裝歷史劇

考古小貼士:後世為紀念息夫人,立息夫人碑,位於今河南省信陽市息縣人民政府院內。碑高1.3米,寬0.63米,清同治十年(1872年)立。

至今,息縣一帶還流傳著"掛燈勸息侯"及"三年不語"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