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8,是枝裕和的残忍与温暖

究竟什么是爱呢?爱的前提是什么?

父母之爱我,我们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是因为血缘,因为生命的延续,我们被天然地捆绑在一起,是命运的选择。

很多时候,我们不会觉得“爱”需要同等利益的交换,不会觉得“爱”和生命本身一样,苍白而脆弱。原来它不是永恒的,对某些人而言,是一种暂时的幻想、避风港和理想国。

电影《小偷家族》说的就是关于“爱”的故事。它不理所当然,总感觉多了几分“斤斤计较”,好像每一个享受着“爱”的人都在计算该付出多少。

豆瓣8.8,是枝裕和的残忍与温暖

是枝裕和的镜头内敛而含蓄,没有大起大落的桥段,也不会刻意给到煽情的高潮,他娓娓道来的更像是身边的一件小事,不用过度渲染已经触目惊心。

豆瓣8.8,是枝裕和的残忍与温暖

在这个“家”里,每个人仿佛都活得很好。

虽然身处社会底层,依然心向阳光。正常人家有的“烟火气”这里都有。除了没有钱,其他该都好吧。

下雪天回家有人做好菜等着,一家人围桌吃饭很是热闹。

豆瓣8.8,是枝裕和的残忍与温暖

谁知道他们是个“临时家庭”呢?

没有血缘,靠着缘分拼凑组建,然后相依为命。

因为贫穷,所以家里人习惯偷东西贴补家用。

豆瓣8.8,是枝裕和的残忍与温暖

影片开篇,父亲和儿子就在商场偷东西。

父亲吸引店员的注意并遮挡儿子的身影,儿子乘机将物品放入随身的蓝色大书包里。动作行云流水,配合不可谓不默契。

豆瓣8.8,是枝裕和的残忍与温暖

“偷盗”,从片名中就已习得的剧情,当真正发生在面前的时候,还是会觉得难受,进而会为这家人担忧。

豆瓣8.8,是枝裕和的残忍与温暖

会不会被抓到?抓到了该怎么办?所以对于每次男孩背着蓝色大书包出门都有种本能的恐惧。

只是在片中,它成为主人公们“活”下去的有力武器。只要不发现就好了吧,就可以维持表面的平静与幸福。

而“不能被发现的”何止是偷盗,还有小心翼翼维持的“家庭关系”。

豆瓣8.8,是枝裕和的残忍与温暖

奶奶用自己的养老金养着一大家子无血缘关系的陌生人,因为害怕一个人孤独地死去;

豆瓣8.8,是枝裕和的残忍与温暖

年轻的夫妇因为犯事需要躲藏的地方,收养弃婴是为了满足做父母的心愿;

豆瓣8.8,是枝裕和的残忍与温暖

小姨贪婪地索取的是家庭尤其是来自奶奶的温暖,借以忘却对亲生父母的憎恨;

豆瓣8.8,是枝裕和的残忍与温暖

男孩通过偷东西的方式贴补家用,让自己的存在能不突兀,能有所意义。

豆瓣8.8,是枝裕和的残忍与温暖

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换取家庭的温暖,他们试图相信自己的家庭从不支离破碎,试图在这个社会里找到短暂歇脚的地方。

但是每个人又真实地害怕着,害怕失去,所以抓得更紧。

豆瓣8.8,是枝裕和的残忍与温暖

这在男主人把遭家暴的小女孩领回家的时候爆发了。

豆瓣8.8,是枝裕和的残忍与温暖

小女孩穿什么,吃什么,和谁睡,都是个问题。没有人愿意为一个陌生人增加家庭的开支,不是不善良,而是善良的代价太大。

小女孩就站在一边,格格不入。家里就这么点位置,哪里容得下一个陌生人呢?

豆瓣8.8,是枝裕和的残忍与温暖

只是没想到,在了解到小女孩的亲生父母有家暴倾向的时候,这家的父母居然犯了糊涂似的把女孩子带回了“家”。

善良大概是天生的。而这要命的“善良”把本就脆弱的家撞得四分五裂了。

小女孩像是一张白纸,你给什么就能画上什么。女孩子学会了“偷东西”。父亲教的,男孩带着“实战”。

豆瓣8.8,是枝裕和的残忍与温暖

值得一提的是,女孩子刚刚到家里的时候,是没有任何位置的。她只能站在一边看着其他人吃饭。每个人把自己的领地守得牢牢的,不想给予,因为什么都给不了。

就算女孩帮着男孩偷了价值不菲的钓鱼竿,仍旧要被男孩嫌弃“碍手碍脚”。男孩子害怕,女孩会分走父母的爱,然后他又要回到“孤家寡人”的日子了。类似猫儿争抢主人,起初,男孩是不喜欢女孩的。

可是父亲却说,女孩只有为这个家付出些什么,才能在这个家里过下去。简单来说,就是等价交换家庭温暖。

豆瓣8.8,是枝裕和的残忍与温暖

而谁又能想到,相处久了还真能处出感情来。

豆瓣8.8,是枝裕和的残忍与温暖

一家六口去看了大海,追逐海浪与夕阳,还一起看了场似乎绚烂无比的烟花。

豆瓣8.8,是枝裕和的残忍与温暖

只是烟花短暂。易逝。看了场烟花,随后这个家庭不可遏止地倒塌了。

豆瓣8.8,是枝裕和的残忍与温暖

因为维系这个家庭的奶奶去世了。

因为男孩被告知不要带着妹妹偷东西。分不清是是非非的年纪头一次开始辨认“偷盗”的正确性。

因为仅仅靠着谎言和利益维系的关系,终不能长久。

把老人的尸体掩埋,取出她的存款,带着孩子接着“偷东西”,是这对父母的决定。

豆瓣8.8,是枝裕和的残忍与温暖

死亡让人心硬了一茬,对于这个家庭来说,生活必须沿着原来的轨迹继续往前,就好像没什么事发生过。

沉默才让人痛心。

女孩已经养成“偷东西”的习惯,男孩却开始反思到底该不该“偷东西”。

豆瓣8.8,是枝裕和的残忍与温暖

当家庭的温暖被撕裂,他们曾经假装的幸福还能回去吗?拥有更多的时候,开始计较这份爱的纯粹性。

没有爱的人才更渴望留住爱。在没有察觉的时候,其实已经陷得很深。可是谁又敢说,是付出了爱啊。

豆瓣8.8,是枝裕和的残忍与温暖

大抵是因为如果不付出真心就不会受伤,如果能等价交换就能心安理得。

结局的时候,这对夫妇被抓了。小男孩住到政府准备的收容所去了,小姨离开了,小女孩回到亲生父母那里了,这个“家”彻底散了。

母亲被问到“母亲”及“妈妈”的称呼问题时无话可说,父亲追不上男孩离去的公交,女孩的歌声里再也找不到温暖的曲调。

豆瓣8.8,是枝裕和的残忍与温暖

他们各自退回到陌生人的位置,接受既定的现实,没有人爱,一个人漂。自己渴求的“爱”其实不仅社会无法给到,这个“家”也没办法给到。

是枝裕和的镜头很残忍,金钱关系和生活困境相互缠绕,他们需要放弃一厢情愿的幻想,去认清现实——人和人之间的“羁绊”不完全是理想主义的。如果连吃饭都不能满足,人该如何去相信有人能无条件地付出爱呢?尤其当你越陷越深的时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