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大頭未來的市場價值和收藏價值高嗎?可以出手嗎?

民國三年版正面為袁世凱側面像,上列“中華民國三年”。“年”字後沒有“造”字,其他年版都在“年”字後面有一“造”字。三年版“民”字中有一“點”,而其他年版民字無“點”。鑄造量較少的版別有:“O”記版、粗發版、三角圓版、開口貝版、加鑄“甘肅”兩字版、背雙星版、大鬍鬚版、大耳朵版等。

袁大頭未來的市場價值和收藏價值高嗎?可以出手嗎?

原中國錢幣博物館副館長、中國錢幣學會副秘書長姚朔民指出:“民國三年(1914年),北洋軍閥政府正式鑄造袁世凱頭像銀幣,因幣上鑄有袁世凱側身頭像,故民間俗稱‘袁大頭’。‘袁大頭’銀幣共有四種面值:壹圓、中圓(五角)、貳角、壹角,其中最常見的為壹圓‘袁大頭’,所以俗稱的‘袁大頭’主要指壹圓袁世凱頭像銀幣。

‘袁大頭’由天津造幣廠首先開鑄,其後南京、廣東、武昌、甘肅等地的造幣分廠陸續鑄造,由於其銀兩分量足、信譽好,成為民國時期乃至往後更長時間中國各地大量使用的通行貨幣。”

袁大頭未來的市場價值和收藏價值高嗎?可以出手嗎?

同時,“袁大頭”由於鑄地多、鑄量大,也出現了許多版別。有趣的是儘管版別不同,但“袁大頭”壹圓幣的標準重量都為七錢二分,以今天的計量方法是26.697克,成色97%-98%,含純銀23.493克。如果按年號“袁大頭”分為民國三年、八年、九年、十年版等,均為普通版,。其中,民國八年版為英國伯翰造幣廠所制鋼模鑄造,品相精美,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尤其是民國八年版的缺口“造”(銀幣上的“造”字的“口”缺一橫)“袁大頭”最值得收藏。

袁大頭未來的市場價值和收藏價值高嗎?可以出手嗎?

袁大頭銀幣

錢面:袁世凱五分側面像,上環“中華民國三年”六字,大鬍子。

錢背;中心為“貳角”二字,上環“每五枚當一元”六字,餘三方為嘉禾紋飾。

背景:民國成立後,銀元流通狀況混亂,種類繁多,成色不一,難於統一管理,民國三年財政部公佈《中華民國國幣條例》,整頓統一貨幣,規定民國三年袁世凱頭像銀幣一元為本位幣。有一元 、中元 、二角 、一角等值,版別有無簽字 、邊齒185道直線 、179道

直線 、又分直道 、T字 、鷹洋邊等多種,同版不同年份四種,該幣細微差異頗多。

袁大頭銀幣(版2)

錢面:袁世凱光頭側面像,上環“中華民國三年”。

錢背:中間漢字“壹元” 周圍環嘉禾紋飾。

袁大頭銀幣(版3)

錢面:袁世凱光頭側面像,上環“中華民國三年”。

錢背:中間為飛龍圖,上下分列“中華帝國”、“洪憲紀元”。

袁大頭銀幣(版4)

錢面:袁世凱光頭側面像,上環“中華民國三年造”。右下有英文簽字。

錢背:中間漢字“壹元” 周圍環嘉禾紋飾。

袁大頭銀幣(版5)

錢面:袁世凱光頭側面像,上環“中華民國三年造”。左右“甘肅”二字。

錢背:中間漢字“壹元” 周圍環嘉禾紋飾。

袁大頭未來的市場價值和收藏價值高嗎?可以出手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