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是一個「脫胎換骨」過的城市

都市快報

約吳曉波在白沙泉見面,他穿著一件深藍色T恤,最近還換了圓框的眼鏡,看起來比以前活動照片上要年輕一些。

這些年,他被許多人稱為“中國最出色的財經作家”,他自己也曾經開玩笑說,“在作家中,我或許是最懂經濟的那一個”。

市委十二屆四次全會上,杭州首提“三化融合”,“三化”,就是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和城市數字化。也就是說,杭州進一步把數字經濟放到了一個重要的位置。

數字經濟是杭州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城市轉型發展的支柱,全面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將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實現人產城、數產城深度融合。

杭州,是一个“脱胎换骨”过的城市

在吳曉波看來,數字經濟,正是過去十多年裡,讓杭州“脫胎換骨”的一個原因。

數字經濟,讓杭州變得越來越年輕

“杭州是一個‘脫胎換骨’過的城市。”

吳曉波這樣形容杭州經濟這幾年來的改變。

“十年前,旅遊業和百貨業一直是杭州的重點產業,就拿杭州大廈來說,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總能坐穩‘中國單體項目年銷售額第一’的寶座。”

過去這十多年裡,杭州產業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杭州,是一个“脱胎换骨”过的城市

“馬雲來了,創立了阿里巴巴,後來丁磊也來了,成立了網易杭州……有了這些公司之後,在電商產業這個大舞臺上,杭州逐漸成為了中國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這些年,杭州經濟的改變,即便是常年生活在杭州的吳曉波也覺得,杭州和自己剛來時,就好像是換了另外一個城市。“她變得越來越年輕,這種改變,是因為杭州是中國極少的、受互聯網經濟影響這麼大的城市。”

而且,在產業結構上,杭州作為一個那麼“傳統”的城市,衝破了一大堆的困難,集聚了如今大規模的電商產業。這種拼搏的精神,本身就能讓人年輕。

早些年,互聯網還屬於高科技產業,它花了20年的時間,變成了國民經濟的基礎財富。而在互聯網出現以後,浙江省專業市場所釋放出來的能量,被極大地聚集到了杭州。現在的杭州,已經成為了中國互聯網經濟基礎設施的“供應商”。

現在人們在談到數字經濟時,首先想到的,依然還是互聯網經濟。如果中國有一條信息高速公路的話,杭州肯定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節點。

後來,互聯網催生了雲服務,也讓杭州成為了中國大數據研發最好的一個城市。

2018年上半年,杭州的數字經濟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2.8%,已連續14個季度保持兩位數以上的高速增長。在吳曉波看來,這個蓬勃發展的“新經濟”,讓杭州變得越來越年輕。

“未來所有的生意,都將是數據的生意”

數字經濟的主要力量,來自於互聯網經濟和信息革命。

美國作家阿爾文·托夫勒曾經寫過一本叫做《第三次浪潮》的書,他認為,人類物質文明經濟的第一次浪潮,是農耕革命,第二次是工業革命,第三次浪潮,就是信息革命,也被稱為數字經濟的崛起。

人們被數字和信息化改變,大概是在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以後。在過去的20年裡,數字和互聯網經濟改變了很多商業上的東西。

為了說明這一點,吳曉波舉了一大串的例子:

首先,它改變了人們信息交互的模式,我們原來通過郵局,寫紙質情書給女孩子,後來變成了E-mail;

杭州,是一个“脱胎换骨”过的城市

2009年,有了OTO,改變了人和服務的關係;

2012年,淘寶和支付寶的崛起,改變了人們和商品的關係;

2014年,有了互聯網金融,又改變了我們和金融的關係;

2016年,馬雲提出了新零售,又改變了人和空間的關係。

很明顯的,這些年來數字經濟在向傳統產業發出了跨界打擊,而另一方面,被打擊的這些產業,也都通過數據化的方式,來進行自我挑戰。

吳曉波引用了《連線》雜誌主編的一句話:未來所有的生意,都將是數據的生意。

怎麼實現產業數字化?吳曉波認為,就得看製造業怎麼承接住信息化革命所帶來的這個效應了。“要用好數字化所產生的能力,譬如,人機交互,人工智能,雲服務,大數據等能力,去改變製造業。”

數字產業化方面,杭州早已嗅到了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未來產業的氣息,並著手佈局。去年夏天,之江實驗室落戶未來科技城,聚焦人工智能與網絡信息兩大方向;今年春天,中國杭州區塊鏈產業園也在這裡揭牌。

多年前,你可能還在糾結錢包裡要放多少錢,現在,掏出一部手機,就能支付一切費用了。從打車到買菜,從看病到吃飯,基本上沒有支付寶和微信解決不了的問題,而新的嘗試,也已經開始,臉也可以刷了。

這些城市數字化所帶來的服務,杭州人幾乎都是率先感知和體驗到的,這樣的領先,也正推動著杭州成為國內數字經濟的代表城市。

杭州讓創業者感到輕鬆

“杭州這個城市,讓創業者感到輕鬆。”吳曉波說。

這些年,他不僅是一個財經作家,也是一個創業者。去年10月,白沙泉併購金融特色街區開街,吳曉波帶領頭頭是道投資,也“認領”了一幢小樓。

在杭州創業很輕鬆,不僅吳曉波自己覺得,他的很多創業朋友,也都跟他說過。“這種輕鬆,來自於這個城市為創業者創造的輕鬆環境。”

市委全會上,杭州提出要創造一流的營商環境。在吳曉波看來,“最多跑一次”的改革,就是杭州在創造一流營商環境上邁出的很棒的一步。

5月31日,杭州開通了杭州辦事服務App,在手機上就能辦133項事情;再往前,3月15日,在杭州市民中心裡,開通了24小時自助服務機,現在已經能辦147項事情。同時,僅用一張身份證,就能在杭州辦成296項事情。

“只有讓數字信息多跑路,才能使群眾少跑腿。”這項人人點讚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數字信息網絡技術。

杭州,是一个“脱胎换骨”过的城市

“給大家省去了這麼多麻煩,人才自然願意來。”

今年上半年,杭州新設區塊鏈技術研發型企業359家,同比增長25倍;人工智能相關企業176家,同比增長6倍;新設機器人研發製造銷售企業236家,同比增長77.4%……

這些,都是數字經濟的代表產業。

同樣以今年上半年為例,杭州數字經濟前20強企業,佔了全市數字經濟營收總量的53.6%,超過一半。這20家企業裡,我們熟知的阿里巴巴、海康威視、網易杭州、新華三和大華股份等,幾乎都是杭州本土培育的、在數字經濟細分領域內處於領先地位的龍頭企業。

企業強,則城市興。

好的營商環境,讓企業茁壯成長。或許,杭州的下一個“阿里”和“海康”,就在這些創新企業中誕生。

城市的發展需要

年輕的產業、年輕人和“年輕的錢”

正如數字經濟這個新興的產業一樣,吳曉波認為,杭州經濟未來發展的動力,是要時刻保持年輕。

“任何一個城市,產業的發展,都取決於這個城市的生態環境。而一個有活力的生態環境,需要年輕的因子在裡面,譬如,年輕的產業、年輕人和‘年輕的錢’。”

這些,恰恰杭州都有。

杭州的互聯網產業,以及它帶來的衍生產業,毋庸置疑,必然是年輕化的。

有了這些年輕的產業,就一定會吸引很多的年輕人來到這裡。中國最早出名的兩個小鎮,玉皇山南基金小鎮和夢想小鎮,都在杭州。夢想小鎮,掀起了當時最年輕的產業——互聯網創業的第一股浪潮。

“杭州的年輕人多,這是隨便走在馬路上就能看得到的。”吳曉波分享了一個故事:十多年前,我有幾個外地的朋友到杭州來,他們很驚訝地跟我說:“哇,在工作日,杭州都有那麼多人在喝茶啊。”你會發現,在這個特別幽靜的城市裡,很多年輕人都在咖啡館裡談創投。

這就是“年輕的錢”。

杭州,是一个“脱胎换骨”过的城市

杭州是中國產業最健康的兩個城市之一(另一個是深圳),這個城市的優勢,就在於數字經濟。

一個年輕的創業者來到杭州,他想去找一個管運營的人、一個搞IT的人,或者一個內容生產人員,他都能非常容易地在杭州找到,因為杭州在互聯網產業,已經形成了一條相對完整的產業鏈。如果換成其他城市,可能就會比較困難。

深耕經濟領域多年,吳曉波總結出來一個觀點: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要看這個城市有沒有能力激發出企業家精神,有沒有年輕人或者企業家,願意為未來的不確定性去冒險。這是一個城市最大的活力所在。

“杭州有這樣的活力,我也希望,杭州能一直保持這樣的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