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能作繭自縛,定能破繭成蝶——記「淮上英才」馮萬利博士

若能作繭自縛,定能破繭成蝶——記“淮上英才”馮萬利博士

馮萬利博士,淮安紛雲軟件有限公司董事長、淮陰工學院副教授、清華大學淮安校友會副秘書長,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層次人才、淮安市“淮上英才”、淮安市“533英才工程”拔尖人才。2017年“建設項目數字化聯合審圖系統”項目獲淮安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創辦的公司通過了ISO27001、ISO9001等國際認證,被評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江蘇省軟件企業、江蘇省民營科技企業、淮安市產學研創新示範企業,並與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合作共建了江蘇省研究生工作站。

2013年初產生了創業的念頭,簡單的想法是把在學校做的項目通過公司對外進行推廣,於是在2013年3月註冊成立了淮安紛雲軟件有限公司,走上了創業之路。

創業之後,他才知道當初的想法多麼幼稚。沒有創業經驗、沒有創業資金、沒有創業團隊,在這樣的情況下創業,結果可想而知。公司成立的第一年,沒接到一筆業務、沒成功申報一個項目,白白忙乎一年。用網絡流行語說,就是“No zuo no die”。

2014年,在公司最困難的時候,在淮安留創園大力扶持下,解決了公司初創的資金問題。公司用這筆資金組建了創業團隊、明確了創業項目,研發完成了建設項目數字化審圖系統。幾經努力,該系統軟件在淮安市圖審處投入使用,邁出公司發展的第一步。

2015年,為響應國務院“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的便民服務理念,公司聯合淮安市政務辦、淮安市圖審中心聯合開發建設項目數字化聯合審圖系統軟件,開創了建設項目數字化聯合審圖的先河。聯合審圖是將分散在各部門的施工圖紙審查業務進行整合,突破信息不共享、部門互為前置的壁壘,實現跨部門、跨地區、跨系統、跨層級的施工圖紙數字化聯合審查。實現施工圖審查“一窗受理、一次告知、並聯審圖、限時辦結、統一反饋、統一收費”的多圖聯審工作制度,解決建設項目審批時間長、中介多、蓋章多、收費多、材料多等“一長四多”的問題,方便申報單位,提高審圖效率。系統實施將審圖週期縮短到原來的十五分之一。

目前,他正帶領公司奮力拓展省外數字化審圖市場,這比當初研發項目更要艱難百倍。如寧夏市場的開發,前前後後一共跑了六次,由於交通不便和節約開支,都是坐晚上11點左右的航班到南京,為了不影響第二天工作,再坐第二天最早的汽車回淮安。堅持終有回報,現該項目已經在省內外多個市縣推廣使用,得到用戶的好評,也獲得了一定的榮譽。

你若能作繭自縛,定能破繭成蝶。我們交流時,馮博士回想當初,選擇創業實在是異想天開,無異於作繭自縛,但堅持下來併為之拼搏,定會柳暗花明。作繭自縛,是一種磨難,亦可看作一種磨礪。只有經歷了作繭自縛的痛楚與洗禮,才能有破繭而出、羽化成蝶的欣喜與昇華。(徐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