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清華海歸畢業生,回廈門同安當水泥工這件事?

芣苡802


題主提問的補充信息:

7月30日訊 據廈門晚報報道 在同安區五顯鎮西洋村的一家小工廠裡,清華大學畢業生楊龍潭當起了“水泥工”。他不僅把水泥玩出“花”,還申請了國家專利,與父親成為“合夥人”,將水泥產品銷往全國各地。

挺正常的一個創業故事,媒體換個名字就成了"標題黨",真心沒必要啊。筆者之前就看過留日博士戚智勇研發環保建築輔材,在水泥牆上種花草,月入1500萬還不夠的類似新聞...

注:上圖是楊龍潭在水泥工廠裡工作。

在筆者看來,楊龍潭值得我們學習,不是他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芝加哥藝術學院碩士學位的學歷,而是在很平常的事情中發現商機,並通過自己不斷努力,一步步往前走後大有成就。當然,還有他回鄉創業的信心和決心,之前筆者在回答一個問答-"985大學的畢業生回鄉下縣城工作好嗎?\

帥小西De


楊龍潭,清華海歸,回福建同安當起了水泥式,濃縮起來這句話,清華海歸畢業生當起水泥工。這樣的故事我們是否似曾聽聞,對了,在多年以前,北大高材生陸步軒幹起了殺豬賣肉的行當,當時引發鋪天蓋地的質疑之聲,認為北大高材生當屠夫,是高射炮打蚊子,全浪費了。現在,我們已經對此很寬容了,清華海歸當水泥工,但這不是一個普通的水泥工,是一位能把水泥玩成花,能玩出國家專利的水泥工,在網上,雖然依然有人質疑,但點讚的人越來越多了。

來回顧一下相關信息:楊龍潭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後赴美國芝加哥藝術學院攻讀碩士學位,學習室內建築設計。海外留學歸來後回到家鄉同安,繼續家業當起水泥工,創立水泥設計品牌“HANA”。他將水泥轉型升級,成立了自己的水泥工作室,給水泥賦予了新的生命力,設計出地板,花盆,桌椅,燈具,文具等。其中最著名的是“水泥種子”,這項發明在2017年獲得中國實用新型專利證書。最初,楊龍潭的父親堅決反對兒子當“水泥工”,希望兒子找一份高薪,穩定的工作,覺得學歷那麼高,讀了那麼多書,回來當“水泥工”太不值得。現在,楊龍潭的“HANA”水泥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名氣越來越大,父親也理解兒子的選擇了。

生活中還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其實不管你是清華海歸,還是北大高材生,都不應當被清華北大這兩塊牌子捆綁住了手腳,更應懷揣夢想,執著前行,這才是人才。當然,有些網友說得也有點道理,你是清華北大畢業生,更應當多一分對社會的責任,而不應當選擇當“水泥工”。我想說的是,對於每一個懷揣夢想創業的年輕人,我都懷敬意,我們長久形成的觀念,總要有人來打破,而大學生創業,本身就是在承擔社會責任。

希望更多大學生走在創業路上,希望社會給他們創造更好的創業氛圍。在路上,有夢想,就要為他們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