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艱辛有誰知?茅侃侃自殺背後是無數創業者的生死掙扎!

1月25日凌晨,年僅35歲的80後互聯網創業代表人物、萬家電競CEO茅侃侃,選擇終結自己生命。他微信朋友圈最後的文字則是:“我愛你不後悔,也尊重故事結尾。”與此同時,他也徹底告別了“破產清算”、“產品擱淺”等等煩惱……。

2017年底,他曬出小程序對自己2018年的測評,“穩,曾經的憂愁和顧慮,將在這一年遇到轉機。2018年,穩了!”而就在2018年的第一個月,年僅34歲的茅侃侃離開了這個世界,真叫人扼腕。

創業艱辛有誰知?茅侃侃自殺背後是無數創業者的生死掙扎!

茅侃侃生前照片

1983年出生於北京的茅侃侃,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創業英雄:初中畢業,電腦天才,3億投資,京城IT四少。他出版過兩本書,《在那西天取經的路上》和《像戀愛一樣去工作》。他從小學五年級開始玩電腦,14歲開始在《大眾軟件》等雜誌發表數篇文章,並自行設計開發軟件。2004年正式創業,任時代美兆數字科技有限公司(Majoy)首席架構師兼首席運營官。十年前,20歲出頭的茅侃侃和泡泡網的李想、康盛創想的戴志康、Mysee的高燃因做客央視的《對話》欄目而名聲大噪,成為“80後”的四大創業偶像。

2015年,茅侃侃與萬家文化成立合資公司——北京萬好萬家電子競技傳媒有限公司,並出任CEO。但是命運卻是如此作弄人,茅侃侃本該在北京大展拳腳,平步青雲,可萬家電競的財務情況不太理想,成立後一直處於虧損狀態。從萬家文化財報披露的情況來看,2016年萬家電競虧損超過1000萬元。

2017年趙薇旗下的龍薇傳媒宣佈欲以30.59億元收購萬家文化29.135%股份,但這項受人矚目的收購案以銀行叫停龍薇傳媒的貸款宣告失敗。萬家文化的股價隨之大跌,子公司萬家電競的融資計劃,也受此次事件影響暫時擱淺。2017年9月起,萬家電競拖欠員工工資,次月公司關閉。茅侃侃曾向媒體透露,萬家電競實際債務達6000多萬元。茅侃侃此後的經歷可以想象。有接觸過茅侃侃的人表示,茅被逼至絕路,散盡身家給員工發工資。

創業艱辛有誰知?茅侃侃自殺背後是無數創業者的生死掙扎!

同年10月31日,包括60位萬家電競的員工,到北京市朝陽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由於人太多,仲裁委員會專門給開了個綠色通道,早上9時開始辦理,下午5時30分都沒辦完。當年的創業明星如今散盡身家對此亦無能為力。

年少成名的他一直被聲名驅趕著,越走越艱難,越走越孤獨,最後的電競項目破產致其窮途末路。

“沒有想到,誰也沒想到。”一位生前與茅侃侃接近的業內人士連連感嘆,在茅侃侃朋友、家人、員工的眼中,侃侃是“一個樂觀、堅強、有擔當的人,他跟誰也沒說,誰也不知道”。

魯迅說,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你以為的毫無徵兆,其實他早已掙扎得精疲力盡。

“像戀愛一樣去工作”的茅侃侃,在北京這個冬天最寒冷的日子告別了人生,告別了創業,告別了這個世界,令人感慨萬千。

此時此刻,創業所帶來的光鮮已無足稱道。只希望天堂沒有那麼多煩惱,茅侃侃一路走好。

非正常死亡的創業者名錄

令我們觸目驚心

其實,茅侃侃不是第一個在因創業壓力大而自殺的人,近幾年來非正常死亡的創業者名錄令我們觸目驚心:

2011年,上市僅3天的萬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高慶昌墜樓自殺,據瞭解他生前患有嚴重抑鬱症;

2015年11月,上市公司金萊特董事長田疇因突發心肌梗塞去世,年僅43歲;

2016年3月,蘇州金龍總經理吳文文自殺身亡,年僅46歲,長期患有抑鬱症;

2016年10月,“春雨醫生”的創始人張銳因心梗猝死,年僅44歲;

2017年2月,途牛旅遊網預定中心副總經理李波,因心梗猝死,同樣44歲;

2018年1月,重慶遊戲界元老冒朝華因突發腦溢血去世,年僅38歲;

創業不是請客吃飯,創業的艱辛與苦痛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懂得。

曾有人對200位創業者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其中49%的創業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其中佔比最高的是抑鬱症,其次是注意缺陷障礙以及焦慮症。

有創業者說:一旦選擇創業,就選擇了All In模式,一年365天24小時永不停息地像螺旋般運轉,常年在這樣的狀態下工作與生活,說不抑鬱狂躁,真難。

“春雨醫生”的創始人張銳生前曾說“我確實很焦慮。每天吃不好睡不好,晚上睡前會擔心資金鍊斷了怎麼辦,早上又打起精神鼓勵自己說,自己的產品解決了那麼多人的痛苦,這麼有價值,一定會拿到錢,只是‘緣分未到’。”

對於創業者來說,很多時候他們自己的成長速度和公司的成長速度會遠遠超過他們的承受能力,他們甚至會處於一直不停被外界逼著成長、逼著蛻變的狀態,這種感覺實在痛苦極了。

甚至有些人還要經歷被好朋友欺騙、被自己愛的人背棄、被自己信任的人反咬一口這些人性的陰暗面。

而這些經歷,所帶來的孤獨、焦慮、暴躁、失落、恐懼、患得患失和誠惶誠恐是常人理解不了的。

由此可見,創業的痛苦來源絕不是“公司經營不善”這麼簡單。

自殺是一種複雜的個人行為,有時候甚至是社會行為,並受到社會、文化、政治、經濟等各方面因素影響,絕不僅僅是所謂的“脆弱”,也不能簡單地認為是心理障礙這樣一些“疾病”導致的。對於每個個體的自殺,都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而對於某一群人的自殺率則要從公共衛生和社會學層面進行討論。

偉大的背後都是苦難

比積勞成疾更痛苦的是患上心理疾病。企業家大多數都是工作狂,沒有睡到自然醒、沒有周末、沒有節假日,工作時間長、作息不規律,即使有病也一再拖。

任正非:常常在噩夢中哭醒,曾做過兩次癌症手術

華為創始人、CEO任正非是在生活所迫,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創立華為的。那時,他認為,華為沒有資金、沒有技術,沒有資源,唯有艱苦奮鬥才能活下去。

創業艱辛有誰知?茅侃侃自殺背後是無數創業者的生死掙扎!

“我無力控制,有半年時間都是噩夢,半夜常常哭醒”、“研發失敗我就跳樓”,這是任正非在華為創業維艱期決絕說出的話。

那時他先後歷經愛將背叛、母親逝世、國內市場被港灣“搶食”、國外市場遭遇思科訴訟、核心骨幹流失……他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依舊深感無力。這位從小在農村吃苦長大,在部隊錘鍊多年,外人眼裡堅強如鐵的商業硬漢曾經如此艱難。

此後,在一封給華為抑鬱症員工的公開信中,任正非坦誠,自己“也曾是一個嚴重的憂鬱症、焦慮症的患者”,他的身體還得了多種疾病,曾做過兩次癌症手術。

任正非感慨道:“華為三十年的煉獄,只有我們自己及家人才能體會。這不是每週工作40個小時能完成的,我記得華為初創時期,我每天工作16小時以上,自己沒有房子,吃住都在辦公室,從來沒有節假日、週末……”這是任正非對華為成功的總結,他將眼前的成績歸結為苦難的累積。

偉大的背後都是苦難。華為表面成功的背後,全是一把辛酸淚。2015年,在一次會議的間隙,我問任正非:華為現在已經是全球通信行業的王者了,為什麼還要堅持艱苦奮鬥?任總說:“不奮鬥就沒有未來,不奮鬥華為就就垮了”。

陶華碧:從風風雨雨熬出來的“老乾媽”

“老乾媽”創始人陶華碧,是一個沒上過學、連自己名字都寫不好的農村婦女。卻憑藉一罐“老乾媽”麻辣醬成為國民公認的女神,並將中國品牌推向了全世界。

她丈夫早逝,剩下孤兒寡母,一個沒什麼文化的女人帶著孩子謀生!她從擺地攤做起,慢慢積累,每天要扛著100多斤的擔子去賣米豆腐,並且為此落下了嚴重後遺症,直至今日,仍膏藥不斷。她曾被班車售票員推下車,為此她要走幾十裡。但是,這個不屈的女人,愣是靠著驚人毅力扛下來。

創業艱辛有誰知?茅侃侃自殺背後是無數創業者的生死掙扎!

陶華碧說:“從年輕走到老,我覺得人生的路沒有平平淡淡的。沒有經過風吹雨打,不算企業家;經過風吹雨打、日曬雨淋,才算真正的企業家。有些企業家你別看他說的,要看他實際做的才是真功夫、硬工夫,拿都拿不出來是見不得太陽,是在溫室裡長大的。我們是見得到太陽,經過日曬雨淋、風風雨雨走過來的。”

尤其對很多第一代創業者來說,他們的生活幾乎都是工作。在很多人看來,那種生活幾乎是不可思議。中國的企業家,只有企業沒有家。

宗慶後:從少年到白頭,依然堅守一線

眼袋、皺紋、老年斑種種跡象表明,宗慶後老了。年輕時雷厲風行,老了之後看起來和藹可親。出生於1945年的宗慶後,創業30年來,每天工作16個小時,一年中200多天都奔波在市場一線。

工作幾乎是宗慶後的全部,他上班不是朝九晚五,而是朝七晚十一,從年初一上到年三十,幾十年如一日,而且他沒有什麼享受,簡直就是為了工作而生。

創業艱辛有誰知?茅侃侃自殺背後是無數創業者的生死掙扎!

部下們說,他雖然在杭州生活,但是已經好幾年沒到西湖邊去坐坐,看風景對他來說是一種奢侈。從少年到白頭,宗慶後已經年過七旬,2017年娃哈哈成立30週年,而這位72歲食業老人依舊奔波在市場一線。

對此,宗慶後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苦慣了。我小時候都是有一頓沒一頓的。後來做生意也吃過不少苦,錢都是自己一點一滴辛苦掙出來的,但真的不太會享受。”

褚時健:人生不要有太多計較,要向前走

2017年剛被傳出“去世”謠言的褚時健,在謠言中度過了自己的90大壽。他是曾經是有名的“中國菸草大王”,把紅塔集團做到了亞洲第一,世界前列的大型菸草企業。

創業艱辛有誰知?茅侃侃自殺背後是無數創業者的生死掙扎!

後來,從人生的高峰跌倒了谷底,因受賄被判無期徒刑,獲得保釋後,75歲高齡重新創業,和妻子承包了一片2400畝的荒山,種起了橙子,以“褚橙”紅遍大江南北,再一次讓自己成為了傳奇。

就在前不久,摸爬滾打一輩子的褚時健,在距離自己90歲生日還有6天的時候,終於宣佈退休,將褚橙產業傳給了兒子褚一斌。“年輕人現在不過二三十歲,人生歷程還很長,要20年見成功”。

劉強東:京東面臨倒閉危機,一夜白頭

體現劉強東的“老闆”氣質,或許就是額前的小撮白髮。2008年,第一輪融資用光後的京東面臨著倒閉的危險,正值金融危機,沒有人願意掏錢給一個不知何時能盈利的企業。

創業艱辛有誰知?茅侃侃自殺背後是無數創業者的生死掙扎!

那段時間,劉強東一天見五個投資人,說同樣的話,得到的回答也是一樣:拒絕。“對兄弟們那種愧疚、和痛苦一擁而上”。

創業者有多艱難,京東在那時候就是白菜價,可白菜價都沒人敢投。

李開復罹患淋巴癌前,經常和年輕人比賽熬夜,半夜回郵件;

馬雲一年飛行了800多個小時,平均每天2小時在飛機上度過,走訪了33個國家和地區;

這種作息及高強度的工作在企業家中並不是少數,而如今90歲的李嘉誠、88歲的巴菲特還堅持在企業的一線工作。

企業發展得越好,意味著他們的責任越重,而他們也就變得不敢病、死不起,牽一髮而動全身。

從2004年被確定癌症未能根治時,喬布斯就下定了決心,以烈火般的熱情、激光似的專注、以及瘋子一樣的不知妥協投身他熱愛的工作中,開始了一次“一個人的戰爭”:以一人之力,對抗疾病、對抗全世界科技業同行、投資人以及善變的消費者。以至於喬布斯在死前一天還在工作,最後,轟然倒下。

說起互聯網行業的抑鬱症患者,就不得不提到搜狐CEO張朝陽。張朝陽用“悲催”來形容他的2012年,他焦慮、抑鬱,精神上常常處於一種外人無法理解的恐懼之中。“我什麼都有,但我就是很痛苦!”

面對抑鬱,張朝陽痛苦的四處探索,去美國找心理醫生,希望得到救治,但沒有多大效果。最終他選擇閉關一年,幾乎與世隔絕。

好在張朝陽挺過來了,重出江湖,完成了自我救贖。前幾天,54歲的張朝陽被人拍到在零下10度的北京街頭半裸晨跑,盡顯硬漢本色。

當然,也有一些人沒有挺過來。選擇以自殺的方式告別這個世界。

是非成敗轉頭空,莫以成敗論英雄。我們不能粗蠻地用“脆弱”與“不負責任”來加以指責,刀沒紮在你心口,你永遠不知道有多痛。

創業者面臨現實與理想之間的生死困境

在當今中國互聯網領域,幾乎所有的創業者時刻面臨著現實與理想之間的生死困境。

2017年阿里釘釘在地鐵上投放了一組主題為“創業艱苦,堅持很酷”的廣告,很現實,也很殘酷,在朋友圈一度刷屏,令無數人創業者感到扎心。

“怕配不上曾經的夢想,也怕辜負了所受的苦難!”

其實,創業失敗對任何創業者來說都是再正常不過的結果。創業的人千千萬,真正實現財富夢想的人極其有限。但在創業的潮流中,如果你曾經鶴立雞群,現在不再挺立潮頭,那麼很快就會被資本拋棄。

創業艱辛有誰知?茅侃侃自殺背後是無數創業者的生死掙扎!

和傳統的創業不同,無數像茅侃侃們一樣的創業者現在被捲入的都是以上市為目標的風險創業。這種來自美國的創業遊戲中,公司成立的基礎是一個商業計劃,以獲得天使投資作為近期目標,公司業務成立起來後,目標就變成了一輪輪融資。在這個過程中,獲得的每輪資金都會被迅速投入到業務擴張中,公司員工人數會隨著融資額度迅速增長。

  對絕大多數的創業者來說,他們的經營能力、管理能力、對風險的防控能力根本不可能跟得上企業發展的速度,因此大部分公司肯定會在成長過程中死掉。而這種創業模式也不可能像傳統創業的業務那樣逐漸衰落,創業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在適當的時候及時止損退出。現代風險創業只能是以一種十分慘烈的方式轟然倒塌,其標誌就是下一輪融資沒有及時到位。對於創業公司來說,有時候是沒有找到合適的投資方,還有很多時候,投資方早已確定,但不履行已經簽訂的入資金額也是常態。這種資金流的突然斷裂,會導致拖欠員工工資、供應商貨款,也會讓創業者突然從人生的巔峰跌入谷底。

這種創業模式決定了創業者要承擔更大的心理壓力。悲劇的發生,很可能是創業者對自己壓力的承擔能力沒有足夠的清醒預判,或者在過於漫長和艱辛的創業過程中將自己心理壓力承受能力消耗完畢。

創業是一場永無止境的戰鬥,每一個創業者在故事的開始都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概,一路奮戰後,有些人勝利,我們報以微笑、喝彩與掌聲;有些人倒下了,我們同樣給予肯定、尊重與熱淚。

創業,既是勇敢者的遊戲,也是智慧與耐力的角逐。創業成功靠的是堅忍的信念,靠的是一份責任心,你如果不具備堅韌的毅力,希望你不要去創業。

宋代大文豪蘇軾說:“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只有具有處變不驚的良好心理素質和愈挫愈強的頑強意志,才能在創業的道路上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番事業。

作者簡介:餘勝海系資深媒體人、著名財經作家,長期從事高端財經人物訪談和中國經濟、商業史、企業管理研究,著有《任正非和華為:非常人非常道》《企業家大敗局》《解密中國頂級CEO》《海歸創業贏天下》《變革時代》《能源戰爭》《華為還能走多遠》《絕不雷同:小米雷軍和他的移動互聯時代》等10餘部,多部作品在國內獲獎並登上暢銷書排行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