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一號風景大道」:帶動沿線羣衆走上致富路

國家“一號風景大道”:帶動沿線群眾走上致富路親,戳上面的

藍字關注我們哦!

7月18日,第三屆河北省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在承德開幕,本屆旅發大會的核心旅遊產品——國家“一號風景大道”也正式亮相,向世人展現其獨有風采。

這條大道綿延180公里,把最美的壩上森林草原風景串聯成線,全面呈現了“水的源頭、雲的故鄉、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生態旅遊目的地的魅力。

生態優先,國家“一號風景大道”串起壩上最美風景線

小灤河國家溼地公園是本屆旅發大會的重點旅遊項目。省旅遊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為辦好本屆旅發大會,承德依託優美、多樣的自然景觀,沿國家“一號風景大道”謀劃建設了木蘭秋獮組團、阿魯布拉克圍組團、茶鹽古道組團、國家牧場組團、契丹部落組團、中國馬鎮組團6大組團,建設了御道口行宮、飛天小鎮、小灤河國家溼地公園、魚兒山國家牧場、茶鹽古鎮等20個重點旅遊項目,有效整合了草原、森林、山地、溼地、湖泊等多樣化資源稟賦。

国家“一号风景大道”:带动沿线群众走上致富路

小灤河國家溼地公園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林業局辦公室主任冷建偉是溼地公園項目建設負責人。他介紹,溼地公園是全國唯一一個以河柳林、細鱗鮭為保護重點的國家級溼地公園試點。

“我認為,河柳林可以和胡楊林相媲美。”冷建偉說,河柳是小灤河的原生鄉土樹種,是小灤河的“忠誠衛士”。在小灤河兩岸生長的河柳,最高不過三米,樹冠呈半球形,根系發達,能有效保護堤壩。河柳和珍稀瀕危水生生物細鱗鮭是伴生生物,腐爛的河柳落葉滋生的浮游生物,是細鱗鮭的食物。河柳林、細鱗鮭和小灤河流域其他野生動植物一起,構成了獨具特色的壩上高原河流溼地和沼澤溼地生態系統。

行走在小灤河國家溼地公園內,不時有池鷺張開白色的翅膀從低空掠過。冷建偉說,池鷺的巢往往在低矮的樹上,很容易遭到破壞,池鷺增多表明溼地公園的鳥類生存環境越來越好。

御道口寄宿制小學校園後面,原來有一個20畝左右的空地,曾經存有生活垃圾等雜物。結合溼地公園建設,空地被建成了生態科普宣教基地,成為孩子們增長知識和遊玩的好去處。溼地公園建有保育、宣教展示、合理利用、管理服務4個功能區,將有效改善周邊生態環境,是圍場重點打造的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生態建設典範。

国家“一号风景大道”:带动沿线群众走上致富路

塞罕壩

藉助國家“一號風景大道”品牌,我省將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御道口森林草原風景區、五道口自然保護區、永太興疏林草原、京北第一草原等生態旅遊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從資源分散到旅遊資源、旅遊產業集聚,走出了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国家“一号风景大道”:带动沿线群众走上致富路

塞罕壩森林小鎮

助力脫貧,帶動沿線群眾走上致富路

國家“一號風景大道”貫穿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豐寧滿族自治縣兩個國家深度貧困縣,不僅是一條風景大道、人文大道、旅遊大道,更是一條致富大道。

在豐寧滿族自治縣大灘鎮小北溝村,來這裡旅遊的北京市民李貴勇說,近些年他每年都到小北溝村住一個星期,深切感受到這裡從事旅遊業的村民越來越多,農家院越來越漂亮,“真是一年一個樣兒”。

小北溝村地處京北第一草原核心地帶,生態優良,有1萬畝原始次生林、4000餘畝天然溼地和2萬餘畝丘陵草地。雖有豐富的旅遊資源,這裡的村民卻長期過著窮日子。2014年以前,村民生活主要依靠農業,大多數村民只能維持在溫飽線上。

国家“一号风景大道”:带动沿线群众走上致富路

國家一號風景大道木蘭圍場境內的慢行車道

近年來,尤其是承德籌辦第三屆省旅發大會以來,小北溝村立足自身資源優勢,實施鄉村旅遊示範村項目,走出了一條“旅遊+扶貧”的致富路。

小北溝村村民張桂民,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以前,他種著70多畝土豆和莜麥,全家每年收入僅1萬多元。2015年以來,他先後建了23間客房從事鄉村旅遊,今年純收入預計在15萬元以上。同村村民張林霞也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家裡只有她一個勞動力,小北溝村幫她建設了精品民舍,供遊客長期租住。在張林霞家,記者看到,400多平方米的院落種植著花草、蔬菜,頗為雅緻。張林霞說,目前精品民舍每年能給她帶來上萬元收入。

小北溝村黨支部書記於存永說,為讓旅遊業真正成為富民產業,該村編制了整體規劃,對全村旅遊產業發展、基礎設施改善、勞動力素質提升等都提出明確目標。該村還成立旺國古居農宅旅遊專業合作社,由合作社統一規劃、統一經營、統一核價、統一營銷、統一接待、統一結算,現已有47家家庭旅館入社,床位達3000張。目前,小北溝村年接待遊客已達10萬人次,年收入達500萬元,全村貧困發生率大大下降。

国家“一号风景大道”:带动沿线群众走上致富路

飛天小鎮

在國家“一號風景大道”周邊,像小北溝村一樣,依靠旅遊業實施脫貧致富的村越來越多。藉助美麗鄉村建設,承德沿國家“一號風景大道”,重點打造了55個精品鄉村旅遊示範村,統一對沿線鄉村面貌進行徹底改造提升。通過各項旅遊產業扶貧措施,帶動發展了一批精品民宿、農家院。

據統計,國家“一號風景大道”的建設、第三屆省旅發大會的舉辦,將有效帶動壩上區域16個鄉鎮、5個分場、112個行政村和輻射帶動壩下區域33個鄉鎮、283個行政村走上鄉村旅遊脫貧致富路,其中能助推6.2萬貧困人口(壩上2.1萬、壩下4.1萬人)脫貧致富。

往期回顧

徵稿啟事

承德旅遊是一個開放平臺,無論你是承德土著還是外來遊客,都可以把在承德生活、旅行的點滴記憶時刻分享給大家。可以是美景故事、遊記心得、也可以是散文隨筆,我們期待與您一起分享在承德的美好時光!

投稿一經採用,會獲贈大清獵酒兩瓶哦~!~!!

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