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以上的IT人士如果有一天被公司裁員了,該怎麼辦?

科技探索


記住,被裁員,絕對跟年齡無關,只會跟你的實力有關係。只是隨著年齡的增大,一部分程序員就會被淘汰,從而引起淘汰率增加,讓人有35歲以上就很難混的錯覺。

這裡我以程序員為例子,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因為程序員可以說是IT界的代表。

35歲危機

其實,35歲這個坎,不僅僅是IT業存在,很多行業也存在這一現象。許多用人單位招工時,都會明確提出只要35歲以下 者,這給不少的企業員工帶來了不小的衝擊。

35歲,上有老,下有小,想退休,嫌你小。

無論你是什麼人,等到35歲,都會進入一個“滯脹期”,出現瓶頸。要麼就是定位不清、要麼就是倚老賣老,狂妄自大。

所以,我給已經步入35歲的上班族一個建議。

  • 加強與職場新人的溝通

倚老賣老真的是大忌,一定要多多和新人溝通,別把自己推向落伍的盲流。

  • 減少工作待遇的期望值

年輕時,工資從3000漲到5000,又從5000漲到8000,噌噌噌的往上漲。但是,35歲是是很容易走下路的年齡,工資漲幅通常會變低,趨於穩定,所以思想要跟得上。

國外情況

國內IT才走過短短的20多年,從業者趨於年輕,是必然的結果。如何預知未來趨勢,國外是個很好的參考對象。

國外著名網站Stack Overflow曾對程序員的年齡進行調查,得出的結果如下圖:

基本上和國內的情況沒多大差別,20-34歲的程序員,佔了70%以上,35歲還奮鬥在第一線的,只有20%多,這個倒是比國內高挺多。

隨便查了一下,還奮鬥在開發第一線的,35歲的技術大牛,還真不少。

華為裁員

2017年,華為裁掉大量34歲以上的職工,集中清退了40歲以上的老員工,而程序員佔了很大一部分,此事引起了軒然大波。

幾乎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34歲這個年齡,卻沒人去深究其中的原因。

於是,華為老總任正非曾公開表示:“30多歲,不努力,光想躺在床上數錢,可能嗎?

可見,裁的不是34歲員工,而是不努力的人。

35歲被裁

首先要明白,如果優先被裁了,說明相比他人,你對公司的作用太低,這時你就要好好反思了,是職位本身的關係,還是自己的原因?

職位的關係,那沒什麼問題,適當放低點姿態,突出自己的長處,重新找工作就是了。

如果是自己的原因,就要好好分析,找出癥結所在,是自己沒上進心?還是不願意學習?

針對35歲被裁後,怎麼辦的問題,上面我已經有所解答,這裡我在強調下程序員的出路問題,適用於任何的IT從業者。

重新做好職業規劃,確定自己以後要幹什麼,然後朝著這個目標繼續奮鬥。

記住,不管是什麼時候,都要勇於奮鬥,否則你要面臨的問題,可不是什麼被裁這麼簡單了。


W3Cschool


有幾個選擇自己考慮。

1.繼續應聘同行業要求降低一點也許可以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

2.嘗試自主創業,這個可能比較難,但是也是有機會的。

3.離開北京,去杭州,成都,長沙,等一些城市發展還是有機會的。

4.最關鍵的一點,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如果不提前想好以後做什麼,等到了這個年紀,就有了很多無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