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醫藥公司出現問題?這家公司還是基因測序行業的龍頭公司!

要說到國內基因測序的龍頭公司是誰的話,那非"華大基因"莫屬。

去年華大基因完成了IPO,登入了A股,股價一度從16元的發行價衝到了261元,期間漲幅高達十幾倍,這也是市場對於基因測序龍頭股的估值,所以華大基因才有瞭如此的漲幅。

但是此後華大基因便開啟了下跌之路,最近這段時間,華大基因更是經歷了兩個跌停,是因為"舉報門"和"癌變門"把這一家基因測序的龍頭公司推到了風口浪尖。

也是繼長生生物和華海藥業之後,又一家醫藥巨頭公司出現了問題,而且還是此行業的龍頭公司。

此前某個論壇的一名用戶在論壇裡發帖舉報華大基因涉嫌欺詐和賄賂官員,以及騙取國有資產相關的文章,一度引起了社會的熱議,很多媒體紛紛的轉載此人的文章。

之前華大基因和南京市政府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準備打造一個基因之城,後然經過查證,的確是有此事,但是具體的合作卻還尚未展開,這便是"舉報門"的由來。

但是"舉報門"還沒有過去多久,華大基因又深陷"癌變門"。

又一家醫藥公司出現問題?這家公司還是基因測序行業的龍頭公司!

此前長沙的一名孕婦在長沙做了華大基因所提供的"無創DNA檢查"的時候,未能起到篩查的作用,結果導致產婦生出來的孩子出現染色體缺陷的問題。

這個消息對於華基因而言造成的影響絕對是不可忽視的,因為華大基因五成以上的營業收入是來自於無創產前基因檢查的。

如果因為這一次事件,導致華大基因這業務出現逆轉的話,對於華大基因的業績絕對是一記沉重的打擊。

所以"癌變門"事件一出以後,華大基因便坐不住了,立刻發佈公告,公告的大致意思便是,13染色體的長臂片段缺失,並不在疾病篩查的範圍之內,所以事情和華大基因沒啥關係。

無創DNA的檢驗技術到底有沒有問題還有待商圈,此前華大基因宣稱的是,無創DNA檢驗的準確率高達99%,至於有沒有吹噓的成分在裡面無從考察。

不過,從華大基因的財報上看,筆者認為市場給予華大基因的估值過高了,一家年淨利潤僅是四個億的公司,縱然是行業龍頭,市值也不該在280多億,市盈率一度高達70多倍,而且基因行業的壁壘其實不高。

每個行業都分為上中下三遊,而基因行業的上游則是測序儀的生產,中游是測序儀代工,而下游多是一些醫療機構為主。

又一家醫藥公司出現問題?這家公司還是基因測序行業的龍頭公司!

可能很多人都以為華大基因是一家高大上的企業,但是實際上華大基因只是類似於富士康一樣的測序儀的代工廠,自身技術的壁壘不是很高,只是幫被人代工,從而自己賺取差價,所以華大基因處於一箇中遊,這個位置十分的尬尷。

為什麼華大基因的研發人員學歷都是高中?正是因為華大基因做的是代工的生意,所涉及到的技術是很有限的,一個普通人只要經過幾個月的培訓就可以掌握測序的業務,而且只要有錢買相關的設備,就可以自己開基因測序的公司了。

所以如果不是上游企業的話,像華大基因這種位於中游的企業所面臨的市場競爭壓力極大,雖然華大基因也認識到了自己的缺陷,開始有意無意的向上遊企業衍生,開始收購了一家名為CG的公司。

這家公司主要是測序儀的生產,具備一定的技術上面的儲備,但是這家名為CG的公司在行業之中根本就是名氣不大,技術儲備也很有限,華大基因想收購CG公司從而佈局上游的產業鏈,顯然是很難通過CG公司所實現技術上面的提升。

又一家醫藥公司出現問題?這家公司還是基因測序行業的龍頭公司!

況且這個行業技術的更新是日新月異,在技術上出現短板的華大基因根本很難進行彎道超車,本身公司的技術儲備就不高,而且華大基因作為一家曾經市值過千億的上市公司,公司的2017年的研發費用竟然只是1.74億元,比沒上市之前的研發費用還要低。

這個行業的技術更新那麼快,而華大基因的研發經費根本就不足以支撐其技術上的延伸,如果還有人說,華大基因還是一家高科技的公司的話,筆者想可能會被嗤之以鼻的。

也許是基因這兩個字,聽起來過於的神秘化,讓別人一廂情願的以為華大基因是一家技術很厲害的公司,實則不然,華大基因只是一家類似於富士康一樣的代工廠,僅此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