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參加高考,照樣進清華北大等名校的高招全在這裡

一提到怎樣上好大學,很多人第一反響是參與高考。其實除了高考,優秀中先生進入好大學還有兩大途徑可以選擇——自主招生和五大學科競賽。

不參加高考,照樣進清華北大等名校的高招全在這裡

那麼新高一先生在面臨多種選擇時,怎樣才幹搶佔先機贏在起跑線上呢?這往往離不開家長的合理規劃。

但是合理的規劃不是拍腦袋憑幻想的,也不是東抄西襲,全盤照搬就能搞定的。需求家長們片面蒐集信息,依據實踐狀況做規劃。比方:要不要參與自主招生?自主招生需求什麼條件?

保持自招

不參加高考,照樣進清華北大等名校的高招全在這裡

等於保持一次上好大學的時機

每年都有不少家長等到高二高三才理解到還有自主招生這麼個途徑,到那時才開端問應該如何預備。實踐上,這應該是在升入高中前就做的功課。

自主招生,是如今高校選拔體系的重要補充。

關於考生和家長來說,參與自招最大的益處,就是為孩子提供了除高考外,一個珍貴的降分時機。即使高考一不小心考砸了,也無機會經過自招降分補回來。

而保持自招這個時機,就相當於自動跳進了“一考定終身”的圈子。

不參加高考,照樣進清華北大等名校的高招全在這裡

經過自招,高考比你分低的同窗

也有比你好的選擇

每年可以參與自主招生的大學已從早年間的22所增長到90所,其中不只有清華、北大、中科大、上交、復旦等知名院校,也有不少具有特徵的985、211院校。

據不完全統計,每年有資歷參與自主招生測試的考生早已打破13萬人,每年可以取得自主招生降分的同窗也無數萬人。例如清華北大每年本科招生量在6600人左右,其中僅2016年就有4600餘人取得了清華北大自主招生降分,佔當年總招生人數的70%左右。在這4600多人中,降分少的有10-30分,多的有60分、降一本線。

經過降分上清華北大等知名高校的例子屈指可數,不勝枚舉。不少高考分數略低的同窗完成彎道超車,進入更好的大學,靠的就是自主招生,靠的就是高校的那份認可。

2018自招初審門檻略有降低

掩蓋範圍將更廣

不參加高考,照樣進清華北大等名校的高招全在這裡

往年共有16個學校要求省一獎項,其中天津大學、廈門大學要求省一或兩個不同窗科的省二。

33所學校要求省二獎項,其中北京化工大學、蘭州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南京理工大學要求一個省二或兩個不同窗科的省三。

28所學校要求省三獎項,黑龍江大學和北京工業大學要求市級獎項(劃重點,沒錯就是預賽獎)。

相比2017年,6所高校正競賽獎項的要求降低,其中不乏復旦、人大這樣的名校。如:

復旦大學對數學、物理、化學的國三要求全部變為省一要求,與信息學持平;

華中科技大學獎項要求由國獎變為省二;

中國人民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對化學競賽獎項的要求辨別從國獎、省一下調為省三。

總的來說,雖然往年發佈的取消競賽高考加分、限制競賽等措施看起來會對五大學科競賽發生較大沖擊,但實踐上這些措施多是針對義務教育階段,而非高中階段。

不參加高考,照樣進清華北大等名校的高招全在這裡

此外,從大學的自招招簡也可以看出,各校照舊依據本人的需求,明白規則競賽獎項要求。

新高一該如何預備以免輸在起跑線上?

具有自招資歷的90所學校中不乏清華、北大,上交、復旦等這些知名大學。隨著高考日趨複雜化,會有更多的高端院校發現高考的區分度並不能滿足本人的挑選規範,從而將更多精神投放到自主招生之上。

不參加高考,照樣進清華北大等名校的高招全在這裡

特別是關於行將進入新高一的同窗來說,應該合理的佈置本人學習競賽的工夫,鼓起決心和勇氣,在化學競賽的世界裡活出本人的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