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技术」用全站仪进行不通视两点间直线的放样方法

放样是测量工作中的基本任务之一,如果已知两点间的通视情况良好,整平仪器,定好方向,放线是很容易的;如果已知的两点不通视或者相距太远而无法定向时,问题就很难解决。但随着近几年来全站仪的迅速普及,在放线工作中,利用全站仪代替光学经纬仪进行放线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下面谈谈利用全站仪解决这类问题的几种方法。

方法一

如果已知不通视的两点 A、B 连线方向可以目估,并且在连线附近的障碍物上可以找到架设仪器的 C 点,使得 C 点与 A、B 两点都通视,并且 C 处较开阔,就可采用下述的方法,见图 1。

「测量技术」用全站仪进行不通视两点间直线的放样方法

首先在障碍物(例如楼房、小山岗等)上选取 C、

D 两个点,使得这两个点尽量位于 AB 连线的附近,并且在 C 点能安置全站仪。C、D 两点间的距离以 20-30m 为宜,且两点地面平坦,便于丈量距离,并保证 CD 连线上任一点都能与 AB 通视。因为 AB 连线是

目估的,所以 C、D 两点可能分列于 AB 连线的两侧,也可能位于 AB 连线的同侧,但无论怎样,CD 连线或连线的延长线与 AB 的连线总有一交点 E。为了便于叙述,这里不妨取前者,举例进行施测。

这里采用独立坐标系。设 C 点坐标和 CD 的方位角已知(0°、90°、180°、270°等),这样,独立坐标系就确定了。不妨设 CD 的坐标方位角为 0°。假设 CD 的连线或延长上有一点 A'(只是虚拟有这样一个点,而在放线现场不管 A'到底位于什么地方),则 A'的 x 坐标比 C 点的 x 坐标小或大一常数,y 坐标与 C 点的 y 坐标相同。 在 C 点设置全站仪,把 C 当作测站点,A'当作后视点,瞄准 A 点方向(因为 C、A、A'三点一线,瞄准 A 定向就相当于瞄 A'),并在 A 点支好棱镜,测出 A 点坐标,然后再分别测出 B、D 两个点的坐标,

测完坐标后,回到室内把数据输入微机, 借助微机就可以求出 CE 的距离,回到放线现场,沿着 CD 连线用钢尺量出 CE 这个距离,确定出 E 点,则A、E、B 三点共线。就可以利用 A、E 两点(或者 B、

E 两点)通视进行放线了。 如果目估 AB 连线方向偏差较大,即 C 点离 AB的连线太远,可以在此工作的基础上,把上面的工作再重复一次即可。

方法二

如果在已知不通视的两点 AB 连线方向附近找不到可架设仪器的地方,使得该点与两点都通视,或者由于 A、B 两点相距太远,根本不能目估 AB 的方向时,可采用下述方法。

首先,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以 A 为起点,B 为终点选取一条快捷导线,如图 2 所示。采用方法一中所述的选取一独立的坐标系,在 C 点支好仪器,顺序测出导线上各点坐标,测完坐标后利用全站仪自动求算方位角的功能,把 A 当作测站点,B 当作后视点,求出 AB 的方位角,并记住这个角值。这时在 A 点支好仪器,把 A 当作测站点,C 当作后视点,定好向后,转动全站仪直至方位角显示为 AB 方向的方位角时,

就可以进行放线了。这个过程,实际上相当于在 A点支仪器,用 B 点定方位角。当然,也可在 B 点支仪器,后视 E 点,并且在放线过程中放出 AB 方向上的点并测出其坐标后,就可在这点支仪器,并用开始选

的导线上的点定方向,再转动望远镜,检验 AB 连线上所放出的点的方位角是否正确。

「测量技术」用全站仪进行不通视两点间直线的放样方法

方法三

如果在已知不通视的两点 AB 连线方向附近找不到可以同时都能与 A、B 通视的地方,而且 AB 间障碍物太多,如居民地、森林等,可采用下述的方法。 为便于说明,假设整条线路上只有一处永久性的

障碍物(如山岗、楼房等,而非树木、草堆等)。如果再分别在障碍物两边各找出一个 AB 连线方向上的点,就可在障碍物两边分别进行放线。为此,在 AB连线的方向附近选取 M、N 两个点,M、N 两个点位选择条件同方法一中选点条件一样,因为 A 是目估的,所以,M、N 两点可能位于 AB 连线的同侧,也可能分列于 AB 连线的两侧,但无论怎样,MN(或者 MN 的延长线)与 AB(或 AB 的延长线)总有一个交点。这里

我们不妨设 Q。用同样方法选 C、D 两个点,并设 CD与 AB 延长线交点为 P。如图 3 所示。 选好点后,按方法一中的所述选取一独立坐标

系,按方法二中的所述选取一条快捷导线,测出 A、B、C、D、N、M 6 个点的坐标,然后在室内用微机可以求出 QM、CP 的距离,再回到放线现场,沿 MN方向量出 QM 这个距离,确定出 Q 点,同样找出 P 点,这样我们就可以在障碍物的两边分别利用 AQ 或 BP放线了。

当然,如果障碍物太多,放线无法进行,这时可以在所有需放线定桩的地方设成对的两个点,这样最后的放线只需沿这些成对的点量出即可,各点间不受通视条件的限制。

方法比较

(1) 方法一比较简单,但要求已知两点距离

较近,且对障碍物上的选点条件要求较

高。

(2) 方法二简单易行,当 AB 相距较远时明显

优于方法一、三。

(3) 方法三适用于厂矿、居民区或森林等通视条件较差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