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唐故事」——叉趣村名的由來

「行唐故事」——叉趣村名的由来

「行唐故事」——叉趣村名的由来
「行唐故事」——叉趣村名的由来

據老人們講,歷史上,行唐地處太行山與華北平原的交接處,歷代是南北、東西爭奪的戰場,官府交替頻繁,民不聊生。叉趣村地處大沙河西岸,河東是曲陽縣,北鄰龍泉池,南靠郜河,西面是餓公河,邊為一片水窪地,交通不便。村東的大沙河發源於五台山,冬春季節,沙隨風動,吞沒良田。洪水季節,河水氾濫,淹沒良田,地界無法固定,常引起糾紛甚至打架鬥毆。特別是和河東曲陽,因糾紛打官司告狀就得經州府。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官府多放任不管,村裡有什麼事情因無人管,為了保護自己的權益,只能靠自己。因此村人習武者多,養成民風彪悍,天不怕地不怕的鄉俗。

一年,因和大沙河東岸曲陽縣的車固村民的地界問題爭吵起來,曲陽人覺得離村近,人又多,動武將叉趣人打了一頓。叉趣村民知道後,有五六個人一起找到車固村,將其家砸了個稀巴爛,家人也被教訓了一頓(動粗)。該村也有幾個愣頭青,拿著傢伙過來和叉趣人打了起來。車固人雖人多勢重,但叉趣人個個會武功,結果這幾個愣頭青被打得鼻青臉腫,有一個拿刀扎傷人後被打死。後來官府派幾個衙役進村捉拿這幾個案犯,結果也被叉趣人打的喊爹叫孃的逃了回去。

村裡有一句俗話:“三歲的棗疙瘩都會蹦一蹦”,用來形容習武之盛,各種器械樣樣齊全。武師、鏢師、打拳賣藝各行都有。叉趣村每年三月十五和九月十五都舉行廟會(藥王廟),武術表演和比賽是最吸引人的重頭戲。每年縣裡、鄰村舉行廟會,都會有人去參加表演武術,叉子裡的武術在全縣是出了名的。

清朝時期出過一名武舉,他的父親就是武功好手,村裡原來有一把120斤重的大刀,他的父親就能舞得虎虎生風,滴水不透。

還有一家兄弟五個,個個精通武藝,被稱為“五虎棍法”,北宋初期,趙匡胤路過此地,和五虎打鬥起來。恰巧有個賣香油的路過此地,見五人打一人,抄起擔子上去為趙匡胤解了圍。

五代時期,為爭皇位,軍閥混戰,民不聊生。統治者為了征戰,經常到處抓壯丁,但由於叉子裡村人的抵抗,官府也不敢輕易進村抓人。縣官正在為難時,有一道人給縣官出了一個主意,叫“二更取差”。縣官終於悟出了道理,就是半夜偷偷派差抓人。後來官府給這個村子改了這個“惡名”

但叉趣人並非惡人,而是堂堂正正、非常善良的義人。清乾隆年間知縣吳高增作詩一首《遣役》:“滑吏巧濟私,......籍口索酒食,溪壑難厭盈。” 村中的琉璃廟,全部用琉璃轉、琉璃瓦建成,是縣中獨有,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和歷史價值。彌陀寺,宋開寶年間建。

叉趣村出過多位名人:

楊江,勤勞節儉,見義勇為,一年村遭饑荒,他拿出一百多石糧食送給鄉親們救急,使很多人免於餓死。全村民眾自發送其“合鄉匾”,以示尊敬與懷念。

柳黃,文人,志書稱他為“有雋名重然諾,輕財好善”,一年,沙河發大水,村民遭此大難,柳黃拿出一百多貫錢送給鄉親度過來災荒。

1948年至1949年,中央華北育才小學遷建該村,一大批黨和國家高級幹部曾在此就讀,新中國成立後,遷到北京,為中央機關小學。

想看更多?你的信息也想展示在這?

目前60000+行唐人已關注加入我們!

微信:hatzhang 電話:180-311-60622

「行唐故事」——叉趣村名的由来「行唐故事」——叉趣村名的由来
「行唐故事」——叉趣村名的由来「行唐故事」——叉趣村名的由来
「行唐故事」——叉趣村名的由来「行唐故事」——叉趣村名的由来
「行唐故事」——叉趣村名的由来「行唐故事」——叉趣村名的由来
「行唐故事」——叉趣村名的由来「行唐故事」——叉趣村名的由来
「行唐故事」——叉趣村名的由来「行唐故事」——叉趣村名的由来
「行唐故事」——叉趣村名的由来「行唐故事」——叉趣村名的由来
「行唐故事」——叉趣村名的由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