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慢村:和生活对话的景观规划与产品设计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中,慢村的出现代表的是一种心境,一种生活向往。是摆脱时代速度与规模,回归优雅、慢节奏、轻松的生活状态。而生活中的心态养成,是通过周围环境的营造达到的,通过环境影响人的心情,逐渐引导人们进入平静的状态。景观是环境的一大构成,慢村的景观设计与规划有其自身的系统性,针对这一问题本期将详细介绍。

国际慢村:和生活对话的景观规划与产品设计

慢村景观有其特有的风格和独特的景观元素

聚落景观

村落形态是由住宅用地、耕地、林木及河川、道路等共同构成的景观表现。诸如耕地与住宅的关系、住宅与住宅之间的配置关系、耕地的区块划分、道路网及水系构成、地形特点及林木种植等因素,都直接影响着村落形态的构成。而聚落景观就是这种种因素影响之下形成的特有的景观,这其中不仅体现了村落的地域特色,每一个聚落中都有村民生活的情感、故事,因此,还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气息。

国际慢村:和生活对话的景观规划与产品设计

农业景观

农业景观是乡村最具代表性的景观,它的形成受到了乡村的生产方式、地理状况、生态环境、土地利用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此外,农田也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因此农业景观在乡村景观设计中是尤为重要的。

文化景观

农村文化景观是人类在与自然之间长期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民俗、社会道德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等,具体来说包括道德观念、生活习惯、风土人情、生产观念、行为方式、宗教信仰和社会制度等多个方面。文化景观深受自然景观和人为景观的影响和制约,表达了一个地域的人文地理特征,其表达形式一般物化在农业生产方式、作物种类、农村居民点的形式和结构、聚落布局、庭院以及绿化树种等方面。

自然景观

与之前几类景观有所不同,自然景观是较少有人类参与塑造的景观,它为整个农业景观的发展提供了基底。在所有的景观类型中,自然景观是最具有原始性的景观,是最能体现乡村景观原始特色的景观,同时,自然景观的好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当地生态环境的优劣。

国际慢村:和生活对话的景观规划与产品设计

国际慢村:和生活对话的景观规划与产品设计

“慢村”模式下的乡村景观设计原则

整理并维护聚落景观,延续场地人文性慢城的理念告诉我们,要创造适合生存的环境,就需要延续场地原有的文脉。具有历史延续性的场地才是有故事的,才是有人情味的。我们应当对原有聚落中规划不当的地方进行改进,增加一些必要功能,比如在宅间空地上建设小型运动场地等。但是,这一切都是在延续原有的聚落景观的前提下进行的。

重场地肌理,突出农业景观特色

农村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一片片的农田连接成片,构成农村的特殊肌理。这一景观是农村特有的。此外,农业生产是农村最基本的生产方式,它给农民带来了收入,因此,农业景观不仅是一种特殊的景色,它也是农村特有的产业,是需要重点保护的对象。所以,我们应当将农村的景观设计和农业景观的维护统一起来,不能毁田、推田,而应该将农田作为一个景观元素来考虑,使其与景观设计融为一体。这样才能与“慢村”的目标相契合,在尊重当地产业的条件下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

国际慢村:和生活对话的景观规划与产品设计

提供交流场所,延续农村文化

农村的文化景观体现在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发展和延续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公共空间中的户外活动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每一种活动类型对于物质环境的要求都大不相同。必要性活动包括了那些不由自主的活动,它受到物质环境的影响很小,在各种条件下都能发生。而自发性活动则是只有在人们有参与的意愿,并且在时间、地点可能的情况下才能发生。而要想延续和发展农村文化就应当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场所,让社会性活动的发生成为可能。这就需要我们在设计中整合场地条件,设计广场等集散地,增加农民见面的机会,促进交流的发生,使文化得到延续。

生态设计手法,保护自然环境

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应当做足功课,充分了解场地现状,包括场地的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水文、动植物种类等方面。并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利用生态手段来营造景观。

国际慢村:和生活对话的景观规划与产品设计

慢村的产品设计

慢村既要满足短居人口的休闲度假需要,更要满足常住人口的休闲生活需要。因此,在产品设计层面,既要有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居住产品,还要有满足日常生活的超市、商店、餐饮、休闲等商业服务设施,幼儿园、卫生站、图书馆等公共服务设施,以及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的创客空间、电商中心等企业服务设施。

从空间布局来看,集中了商业与特色乡村业态的休闲娱乐区与常住人口的居住区相对独立,中间通过科教文卫等公共服务设施隔开,这样既保证了常住人口居住环境的静谧与隐私,也保证了休闲娱乐业态的聚集带动效应。同时,村民共生安置的“慢村原舍”紧邻新乡民居住区,便于新旧乡民的交流、文化的融合,以及社会的更新。

从服务功能上来看,每一个慢村都包含会员制产品、商业产品、公共服务配套产品、居住产品四类产品。

会员制产品主要通过会员或者门票的形式,只对符合条件的成员开放。会员制产品以亲子互动教育与乡村体验为主要产品构成。亲子互动教育产品包括乡村儿童乐园、自然学堂、非遗学院。乡村体验产品包括慢村田园、露营地、慢村嘉年华、慢村社戏等。

商业产品具有开放特性,对所有来到慢村的人群开放,主要满足旅游度假人群的吃、住、购、娱等需求;

公共服务配套产品主要为慢村的原住民与新乡民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配套,以及为创客群体提供创业的基本场所与服务;

居住产品包括村民共生安置的慢村房舍、社群下乡的庄园建设、创客自我发挥打造的乡村院落。三类居住产品各成独立的聚落,共享慢村的公共服务空间,以居住区保持私密性,以公共空间加强融合,激发创造力。

国际慢村:和生活对话的景观规划与产品设计

由“慢城”到“慢村”,有的时候城市和乡村设计的目标是具有一致性的,不同的只是达到这个目标的方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城乡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乡村的景观设计也不能跟城市等同,要真正地做一个好的慢村设计,我们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和解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