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2003年占領了伊拉克推翻了薩達姆政權,可是爲什麼又要從伊拉克撤軍?

杜達特洛夫斯基


因為美國在伊拉克的目的已經達到!薩達姆已經被推翻,經過好幾年的清剿,殘餘的薩達姆軍事力量被清理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對現在的伊拉克形成不了威脅!這個時候,美國選擇撤軍是非常正常的,很多人覺得美國撤軍很不可思議,覺得美國為什麼不佔領伊拉克?美國從建國到今天250多年,沒有佔領過別國一寸的土地,二戰結束那段時間,全世界都變成了一片廢墟,中國,俄羅斯,英國,德國,法國等主要國家更是飽受戰火的摧殘,唯有美國沒有收到戰爭的影響,當時美國的士兵人數達到了1000多萬!陸軍600多萬,海軍有385萬人,各類艦艇10759艘,其中航空母艦50艘,空軍的戰鬥機3萬架!而且美國是當時唯一一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美國當時要是趁著二戰剛結束,各國無力再戰的情況下,入侵所有國家,那麼各國根本無法抵抗,美國不用出動軍隊,就像對日本一樣,每個國家丟幾顆核彈,各國就只有投降的份!但是美國沒有這麼做,美國沒有趁機佔領各國,而是重新建立了世界秩序,幫助各國重建!在回頭看看南美洲,有多少國家夢寐以求想要加入美國,極端一點的,做夢都想被美國入侵,然後併入美國,美國的另一個鄰國加拿大,和美國有些長長的邊界線,但是加拿大沒有在邊界駐軍,沒有人比加拿大更瞭解美國,美國根本就沒有佔領別國領土的願望!所以說,美國在伊拉克的主要目的已經達成,完全沒有必要在保持大量的士兵駐紮在伊拉克了!


木葉村的卡卡西


說白了,美國佔領了伊拉克,卻輸掉了這場戰爭。

美國人把十幾萬主力部隊悄悄地、灰溜溜地、毫無所獲地撤走了。

2003年他們剛進入伊拉克時,是20萬裝備精良、不可一世、虎視眈眈、神氣活現的美國大兵的形象。

花掉了上萬億美金,還有無止盡的伊拉克戰後重建費用,美國的國債節節高。

4000多名美軍戰死,但是他們既沒有二戰陣亡者的偉大勇敢,也沒有911恐襲喪生者的悲壯無辜,他們只是一場師出無名的戰爭的犧牲品。

不撤軍,等著美國人和伊拉克人戳脊梁骨麼?

美國政客希望伊拉克變成一個獨立、民主的國家,內部充分制衡、社會穩定繁榮、政府親美睦鄰,變成一個標準的美式民主的樣板國家。

現實中,自美軍撤走後,伊拉克再也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核心了,政局很快分崩離析,遜尼派、什葉派、庫爾德人過起了各自的小日子,國家層面,則是各派勢力的持續的爭吵,社會層面,恐襲不斷,混亂不堪。

中東,教派和民族衝突是超越國界的,在沒有強權壓制的時候,亂是一種必然。而且他們樂在其中,更不希望美軍這種異教徒插手。

伊朗感謝美國的無私幫助,助伊朗成就了什葉派之弧的關鍵一步,消滅了遜尼派的薩達姆政權,迅速使得什葉派為主體的伊拉克和伊朗的親密無間。

伊拉克人希望美軍趕緊滾,美國人民希望子弟兵早點回家,陣亡士兵家屬頻繁抗議,新上臺的民主黨政府各種撤軍論調,大肆地否定前朝小布什政府的政策。

駐伊美軍裡外不是人,還不趕緊滾回家!


雲中史記


先來回顧一下美國駐軍伊拉克的過程。

美國駐軍伊拉克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2003年至2008年。這一階段是聯合國安理會授權美國組建一支多國部隊執行戰後重建任務。在2008年年底,聯合國授權到期之前,美國與伊拉克政府簽署了《駐伊美軍地位協議》,這一協議是到2011年年底到期。所以從2008年到2011年是第二階段。

美國民眾希望撤軍

從2003年到2011年,伊拉克戰爭造成4000多名美軍士兵喪生,10萬伊拉克人命喪黃泉。從輕而易舉地推翻薩達姆到之後反恐戰爭,美國在伊拉克深陷戰爭泥潭,在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等方面付出了沉重代價。美國人早已厭倦了戰爭。奧巴馬2011年決定撤軍的時候,民調顯示55%的人支持美軍離開伊拉克。

撤軍奧巴馬的競選承諾

值得注意的是,《駐伊美軍地位協議》是小布什簽署的。而奧巴馬在2008年競選期間,承諾會結束伊拉克戰爭,“將美國士兵帶回家”。而奧巴馬在2012年又面臨著連任選舉。所以駐伊美軍地位協議到期後,奧巴馬為了兌現諾言,就沒有和伊拉克政府重新簽訂協議,而是直接從伊拉克撤軍了。

伊拉克不希望美國駐軍

另一方面,伊拉克也不希望美國繼續駐軍了。美國佔領伊拉克後,自以為是,不聽當地人的建議和忠告。一意孤行,將伊拉克一分為三,變成了一個聯邦國家,挑起了民族和宗教矛盾。解散薩達姆政權後,又遲遲不能填補權利真空,導致伊拉克恐怖主義橫行。美國為了亡羊補牢,又展開了大規模的反恐行動,大量無辜的平民在反恐行動中受到美國士兵的侮辱。各地針對美國的恐怖襲擊頻頻發生。伊拉克人民早就希望美國滾蛋了。

總結來說,伊拉克戰爭就是小布什挖下的坑,奧巴馬生不逢時,又不願意填,最後伊拉克在眾目睽睽之下便成了泥潭。


莫聞初


美國2003年入侵伊拉克,算是美國對越南戰爭之後又一次軍事上的失敗。整個伊拉克戰爭花費了美國幾千億美元,算是美國二戰後花費最多的一次戰爭。

小布什當年發動伊拉克戰爭,一個很大的理由是掌握了證據伊拉克生產大量大規模殺傷武器,對美國一致全世界造成威脅。而且當時並沒有得到聯合國安理會的同意,發動的戰爭。

美國支持戰爭的政界無非想推翻薩達姆,建立親美政府,從而利用伊拉克豐富的石油資源。不過推翻薩達姆後,達到的很多結果並不是他們想看到的。

薩達姆執政時,政權主要被遜尼派阿拉伯人掌控,而推翻薩達姆後,什葉派掌握政權,而什葉派掌握政權算是阿拉伯國家中第一次什葉派執政。由此帶來了之後一直的動亂,內戰。

伊拉克本來是中東最大的軍事強國之一,薩達姆可以說是伊朗的天敵。薩達姆被滅以後,新成立的政府又和伊朗關係密切,使得伊朗成為中東的超級軍事強國。

塔利班恐怖分子藉助伊拉克內戰混亂時機迅速發展,製造大量恐怖襲擊活動,對美國造成不小的危害。

從這些方面也能看出,雖然美國有軍事實力滅掉薩達姆,但之後靠美軍的長期駐軍,也難真正控制住伊拉克的局面,而且還遭致更多的反對勢力,恐怖襲擊。

美國推翻了薩達姆後,雖然美國公司可以幫助伊拉克開發巨大的石油資源,但都需要先投入巨大的資金建設被戰爭摧毀的基礎設施,例如市政基礎建設,醫院,工廠等等。

戰後,又並沒有發現伊拉克有大規模殺傷武器,這些種種因素,都讓美國的盟友降低了對美國的信任度,依賴度。對美國執政黨也是一個很大的打擊。

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參與總統大選時,一個很重要的承諾就是從伊拉克撤軍。持續幾年的伊拉克戰爭,美軍死亡人數在4000左右,消耗大量資金,而收穫甚少。只讓國際社會看到了一個動盪的,戰亂的伊拉克。中東更多反美的態度。因此在敘利亞問題上,美國實際上是‘很不情願’越卷越深的。


唐戟


奧巴馬一句承諾就拿了諾貝爾和平獎,這個承諾,就是要從伊拉克撤軍。

諾獎到手,承諾順勢兌現!

伊拉克從根本上也不再是美國人的威脅了,什葉派、遜尼派、庫爾德人三分天下,日夜爭吵不休,使勁折騰。

中東地區的教派、民族衝突那是幾百年的頑疾了,伊拉克一散架之後,在“民主”的框架下,更加是幾十年都治不了的頑疾,美國人可以放心撤軍。

也正因為伊拉克的亂,美國人疲憊了,也管不住,索性拍拍屁股溜了。

美國大兵在這場“師出無名”的戰爭後續,還在不斷流血,美國國內要求撤軍的呼聲排山倒海,政府不撤軍不行了。

2008年經濟危機之後,已經花了上萬億美金的戰費基礎上,伊拉克駐軍還要每年耗去美國至少幾百億美金的費用,財大氣粗的美軍也吃不消了

奧巴馬上臺後,開始“重返亞太”了,全球戰略重新佈局,也繼續駐伊美軍的撤出,來重新調整全球美軍部署。


圍爐史話


美國在其2003年發動的伊拉克戰爭,確實通過無人能及的軍事力量,短短几個月就將掌握伊拉克多年的薩達姆趕下臺,獲得了伊拉克的絕對控制權。更是讓其很多伊拉克的油田和其他大量的自然資源都被收歸美國人的囊中。

同樣此次美國軍隊的出手打擊異己。也再次讓其中東地區蠢蠢欲動的有反美之心的國家,一次很好的一次警告,也暗示瞭如果不服從美國控制,則就會遭到如薩達姆政權一樣的下場,讓這些中東國家都能乖乖聽話,進而能給予美國在其全世界最密集產油地區的絕對影響力與控制力,能造福本國自己的經濟發展,也滿足了自己國內旺盛的對其石油資源的需要。

但是歷時7年的伊拉克戰爭,美國在獲取了這麼多利益的情況下,同樣也付出了幾乎大於自己利益的代價,整個期間共陣亡了4,491名軍人死亡和47,541名左右的軍人傷殘,這也直接造成了美國內嚴重的反戰浪潮興起,不得民心。不僅是人員的死傷,此次戰爭更是花費了歷史驚人的7630億美元,這個數字更是超過朝鮮、越南戰爭的費用的總和,消耗了大量的美國自身的國力,也因此美軍從2011年12月15日開始正式撤軍。


航空君


美國只是為了徹底解決薩達姆政府下臺,而非要伊拉克的國家領土,也不會要伊拉克的石油,有些時候大家被愚弄後,還不知道?

美國費時費力,最終未能從伊拉克獲得多少利益,反而為新政府提供了扶持費用遠遠超過了美國預料之外。

伊拉克戰爭中,薩達姆下令將南部油田設備破壞乾淨,無法正常生產,佔領後需要為新政府提供一切援助之手,幫助恢復與重建,已經讓美國付出了太大的代價,什麼都沒撈到。

繼續駐軍下去,對不起魯哈尼政府還要伸手要援助來維持秩序。

美國政府扶持是無底洞,但美國前幾年深陷經濟危機中,美國人民可不幹了,拿著大家的稅收,去幫助伊拉克戰後重建,這絕對不能容忍,反對美國軍事駐紮呼聲很高。奧巴馬為了競選成功,提出無條件撤軍,最終還是被迫撤出伊拉克。





隨雨飄渺


美國總統小布什上臺,在2003年發動了第二次海灣戰爭,美國北約阿拉伯國家海陸空相互協作迅速的佔領了伊拉克,推翻了薩達姆政權,實現了布什政府控制伊拉克石油資源的計劃。

薩達姆的革命衛隊迅速土漰瓦解,隨著伊拉克總統薩達姆被推翻,伊拉克失去了強權統治,各種國內矛盾民族矛盾迅速的顯現出來,各種武器組織部落武裝各自佔山為王。

美國在改擊佔領伊拉克時盡損失幾十名士兵,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在伊拉克各種衝突中,路邊炸彈恐怖襲擊等抗擊中,死亡近6000名士兵,受傷和戰爭恐懼綜合症患都不計其數。

美國內反戰浪潮此起彼伏,最後美國不得不撒軍,並且由於美國扶植的伊拉克政府不給力,隨時有被推翻的危險,美軍又不得不返回伊拉克,來回折騰幾個回合,數萬億美元扔在伊拉克。

最後美國大軍總算撤離伊拉克,留下很大部分軍事顧問教官,指導訓練伊拉克軍隊。美國推翻薩達姆,美軍撒出伊拉克,最大的敗筆就是失去伊拉克薩達姆制約的伊朗,從此站立起來了。伊拉克戰爭拖垮美國經濟,美國還要付出很大的代價按倒伊朗。

謝謝各位





快樂老張


伊拉克戰爭,推翻了薩達姆政權,美國大兵在進攻、佔領、推翻這個政權的戰鬥中,所向披靡,可圈可點。

伊拉克戰爭又是現代世界史上最為昂貴的一場戰爭;美國人自己的統計表明,整個戰爭從開始到美國人撤出,一共花了八萬億美元!

不過,這一場美國如同摧枯拉朽般的入侵、花錢像流水一樣的戰爭,達到了美國的目標沒有?最後為什麼又要撤出呢?

政權變更,這就是美國人對伊拉克開戰的直接目標。 回頭來看,以美國的綜合國力,要變更伊拉克政權易如反掌,不費吹灰之力。

變更政權容易,不過想要重建一個親美的政權,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了。在美國人的扶持下,薩達姆政權被推翻後,伊拉克也進行了民主選舉;

但是由於美國的介入,最開始的選舉都不能體現伊拉克人民的意志;而反對美國佔領軍的鬥爭、街邊炸彈,使得美國人非戰鬥減員人數直線上升;

人員傷亡、美國財政不堪重負、國內反戰情緒高漲、反恐擴大化等等一系列因素迫使奧巴馬總統上臺後,將絕大部分美國大兵撤出了伊拉克。

總而言之,政權變更容易,而政權重建則是難上加難;最後不得不灰溜溜撤出,這就是美國人“吃力不討好”,“賠了夫人又折兵”的下場。


閒看秋風999


美國不缺石油,所以佔著伊拉克得不到什麼好處,美國攻打伊拉克的目的是消滅薩達姆政權,並且扶持親美勢力。

伊拉克有石油,但美國不缺石油,美國現在的石油還在出口,所以石油吸引不了美國;伊拉克有3700萬人口,但都是穆斯林,而且受教育程度不高,所以人力資源吸引不了美國;說白了,伊拉克沒有什麼東西值得美國去佔領的。

而駐軍伊拉克付出的代價卻很大,不停的汽車炸彈、恐怖襲擊,美國不怕花錢,但美國怕死人,人死多了,國內反對聲音就會越來越大,所以只要伊拉克政府能夠穩定好局勢,美國就會撤軍,畢竟撤出到沙特,有吃有喝有安全,幹嘛要待在伊拉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