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價游,套路深!爲何你總相信天上掉的餡餅?

征服高山,跨越大海!如果有機會,一定多要出去走走,不求遇上最好的風景,也不求遇見誰,但能讓你重新審視自己,知道世界有多精彩。

剛剛過去一波節假日旅遊高峰,隨著暑假臨近,大眾出遊熱情高漲,各地旅遊又開始熱鬧起來。旅遊市場持續火熱的同時,不合理“低價遊”等問題仍然存在,且屢禁不止、禁而不絕。

低價遊,套路深!為何你總相信天上掉的餡餅?

這種“低價遊”,從旅行社到導遊再到景區購物場所已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旅行社以低價出遊來吸引大量遊客,再把這批團遊轉賣給當地組團社或地接社,導遊帶遊客去指定地點購買高昂商品,通過收取回扣來填補虧空。

節日旅遊市場持續引爆

隨著居民收入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求高品質生活,而旅遊則是其中之一。

不管是“五一”假日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1.47億人次,還是端午三天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8910萬人次,亦或者高考結束、暑期將至,三亞、廈門、北海、青島、大連、日照、珠海、秦皇島、寧波等城市迎來大量遊客,所有的數據無一不在說明,旅遊已成為人們生活必不可少的元素,也是國內收入重要組成部分。

就在剛剛過去的端午假期,三天時間國內旅遊收入高達362億元,同比增長7.3%;世界盃期間,赴俄羅斯旅遊線路迅速升溫,成為同期出境旅遊新亮點。

你還對“低價遊”存幻想?

報團出遊本是讓人既期待又興奮的事情,但這一切因“低價遊”被破壞。

近日,有媒體報道關於“不合理低價遊調查”的內容,曝光多地旅遊亂象問題。我們可以看到,本來是1500元/人從重慶到雲南騰衝的五日遊,旅行社報名實際價格是780元/人,甚至還可以更優惠。

低價遊,套路深!為何你總相信天上掉的餡餅?

這類旅行社對參團遊客的年齡做了嚴格限制,根據購買力,把遊客分為A類、B類和C類,購買能力特別強的為特A類。組團成功,旅行社就會把遊客轉賣給組團社或者地接社,遊客就成了旅行社之間交易的商品。

下一步地接社就開始“宰肉”了。當你還在幻想著接下來的幾天,可以盡情體驗大自然無限風光或者當地人文風情的時候,醒醒!除了個別景點的到此一遊,導遊安排的是大量購物和自費項目。

低價遊,套路深!為何你總相信天上掉的餡餅?

一開始會說要去的店是贊助商,只要求在這家多消費一些,後面就不做要求,可是...後面的各種蠶絲店、玉器店、乳膠店已“磨好刀”在等著。他們往往與購物店勾結,欺騙、誘導、甚至強迫遊客購物,從中獲取高額“回扣”。

小編只想說,天上不會掉餡餅,如果真掉餡餅,肯定是陷阱。從你報名開始,就已經踏上了“人在囧途”的行程。你以為是你佔便宜,沒想到早已成為旅行社的“魚肉”,在旅途中行程被變更、被索要小費、減少遊覽時間、增加導遊及購物時間等多種套路里不知不覺受騙上當。最後下來,看似便宜的旅行,實則花銷比正規產品還高,而且所購產品均為質劣價高,無任何資質。

低價遊,套路深!為何你總相信天上掉的餡餅?

而遊客因事先簽訂了合同,無處維權。旅行社正是抓住這個漏洞進行“精準”宰客,遊客買得越多,他們拿的回扣越多。要不然怎麼可能會有這麼便宜的旅行,幾百塊錢連買飛機票都不夠,更別提食宿景點參觀。

為什麼“低價團”屢禁不止?

吃一塹長一智,按道理來說,既然吃過“低價團”的虧,也看過各種遊客被坑的新聞,為什麼還是有這麼多遊客相信天上會掉餡餅呢?

這與消費者也有關係,一些遊客消費心理不成熟,抱有“撿便宜”的僥倖心理,不顧旅遊產品質量,一味追求“低價”,儘管對價格的合理性存在疑問,但還是認為能少花錢就少花錢。

正所謂貨比三家,既然都是同樣的行程,這家旅行社優惠如此大,為何不選擇價格低的旅行社呢。而且,遇到了被侵權行為,很多人都是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心態,維權意識不夠,不願“節外生枝”,能忍則忍,這種“息事寧人”的態度無形中助長了低價遊的市場需求。在市場經濟時代,只要有市場需求,就會有市場產品,“低價遊”也不例外。

低價遊,套路深!為何你總相信天上掉的餡餅?

當然,相關市場主體也難辭其咎,旅遊購物環節的高額“回扣”正是涉旅市場亂象問題的根源之一。目前,旅遊經濟如火如荼,競爭激烈,為了獲取更多客源,佔領市場,有些旅行社就以低價的方式招攬生意,這是企業慣用的營銷策略。

購物店為了保障客源,不得不提高旅行社等相關主體的回扣,羊毛出在羊身上,這筆錢只能通過儘量壓低商品進價,提高商品售價,損害遊客的切身利益實現。

此外,地方政府及監管部門也有責任,一些執法力度和懲罰力度不嚴,有待加強。

低價遊,套路深!為何你總相信天上掉的餡餅?

總而言之,小編認為雖然這種低價遊的“欺騙買賣”能獲得一時利益,從長遠來看,得不償失,必然會讓旅遊經濟走向低迷。

世不患無法,而患無必行之法。想要旅遊市場持續發展,保護遊客的利益,就必須對“不合理低價遊”製造者從嚴查處,杜絕給不良從業者混水摸魚、玩貓膩的機會,讓其付出違法成本,以後不敢鋌而走險了。

我們消費者也要摒棄貪便宜的弱點,迴歸理性,不要為了省錢而出遊,勇於拿起法律的武器維護個人旅遊權益,文明快樂出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