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家風和家訓

每到春節,有副傳統對聯是很多人家的選擇:“忠厚傳家久,詩書濟世長”。

風吹日曬,歷經滄桑,字跡或會模糊,但好家風卻會如化雨春風,護著家、護著國。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家風和家訓

家風又稱門風,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傳的風尚、生活作風,即一個家庭當中的風氣。

家訓是指家庭對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教誨。家訓是家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個人的教養、原則都有著重要的約束作用。

我們知道,家訓自古就是家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它是家族自己制定的約束、教化族人的家族法規。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家風和家訓

還記得那些年我們一起讀過的家訓嗎?

諸葛氏家訓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家風和家訓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誡子書》

《誡子書》是諸葛亮晚年寫給他八歲的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如今被選入七年級語文教材,可見其重要性。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官至丞相,一生為國,但仍以“淡薄”、“寧靜”要求自己和家人。他為了蜀漢國家事業日夜操勞,顧不上親自教育兒子,於是寫下這篇書信告誡諸葛瞻。“鞠躬盡粹,死而後已。”這八個字足以讓諸葛亮的美名傳遍天下。

朱氏家訓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家風和家訓

“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朱柏廬《朱子家訓》

大概是說,祖宗雖然離我們年代久遠了,祭祀卻仍要虔誠;子孫即使愚笨,教育也是不容怠慢的。可見朱伯廬認為“孝”“教”並重。這自然受中國儒家傳統思想薰陶的結果。《朱子家訓》全文五百餘字,內容言簡意賅,文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不僅規範著族人的生活習慣,更是思想道德的要求。因此成為清代家喻戶曉、膾炙人口的教子治家的經典家訓。

其中一些警句,如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等,在今天仍然具有教育意義。

梁氏家訓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家風和家訓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梁燾《家庭談訓》

能夠傳承祖業,世代不熄的家族,必定是積善之家。梁燾一生為官正直,心憂君王,愛憐百姓,盡到為官的責任。雖然最終因為捲入‘元祐朋黨之爭’而招致貶謫,而且一貶再貶,最終死於貶謫途中,但是梁氏家訓卻讓這位不幸的大臣流芳百世。梁燾用其生命書寫了一部忠臣賢相的悲劇史。

李氏家訓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家風和家訓

“逆吾者是吾師,順吾者是吾賊。”——唐太宗李世民《誡皇屬》

唐太宗認為:“敢於觸犯我、指出我錯誤和不足的人是我的老師;一味逢迎、盲目順從我的人是殘害我的敵人。”這與《孔子家語》中的“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不謀而合。雖然後世很多人認為李世民的皇位得來的不太光彩,但不可否認,他本人虛懷納諫,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厲行節儉,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也為後世李唐君王做出了典範。

顏氏家訓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家風和家訓

“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婦不順矣。”——顏之推《顏氏家訓》

《顏氏家訓》很好地解釋了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關係,想要有和諧的家庭環境,自己要先達成親人的期望,堪稱家庭關係的科學發展觀。

顏之推認為教育子女是做父母的嚴肅而重要的課題。他把儒家的“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作為自己的指導思想,主張從胎教開始。

袁氏家訓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家風和家訓

“立志言為本,修身行乃先。‘’——袁採《袁氏世範》

不錯,我們在生活中,就應當如袁採所言,樹立志向,需要以誓言為根本;培養品德,應該以行動為先導。若是光說不練,雷聲大雨點小,那是失敗者所為。

《袁氏世範》共分三卷:即睦親、處己、治家。內容多涉及讀書修身、敬業、重賢、尊老愛幼,治家理財、人倫之道、處世之道等多方面,娓娓道來,如話家常,其目的是營造一種和睦安寧的家庭氛圍和社會氛圍。全書雖然以儒家之道為依據,卻也思想開明,富於哲理。包含有豐富的家庭倫理教化和社會教化思想,是中國家訓史上與《顏氏家訓》相提並論的一部,真正做到了“垂諸後世”。

司馬氏家訓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家風和家訓

“眾人皆以奢靡為榮,吾心獨以儉素為美。”——司馬光《訓儉示康》

不要被炫富的風潮所吸引,要物慾橫流的社會中要堅守自己的獨立意識。司馬光認為,有德行的人都是從簡樸中培養出來的,簡樸就會減少慾望,君子少欲就不會被外物役使,就可以正道直行;小人少欲就能自謹其身,節約費用,遠離罪過,使家庭豐裕。

縱觀歷史,越是富貴的大的家族,越是傳承百年的家族,越懂得細水長流,懂得勤儉節約,懂得獨善其身,低調簡樸。

愛新覺羅氏家訓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家風和家訓

“志之所趨,無遠不屆;志之所向,無堅不入。”——愛新覺羅·玄燁《聖祖庭訓格言》

這就是說“困難像彈簧,看你強不強。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志向的遠大於否直接影響著一個人的追求與未來,愛新覺羅氏早早就發現這方面的重要性,對後人志向,毅力方面的培養還是大有裨益的,讓後人遇到困難時不至於輕易退縮。

曾氏家訓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家風和家訓

“一曰慎獨則心安,二曰主敬則身強,三曰求仁則人悅,四曰習勞則神欽。”——曾國藩《家書》

曾國藩的家書,堪稱最全家訓,能做到堪比聖人。雖然曾國藩是近代史上有爭議的人物,但其對子女的教育卻留給後人很多可借鑑的內容。勤奮、簡樸、求學、務實的家訓家風一直為曾家後人所傳承。曾國藩曾留下十六字箴言:“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

劉氏家訓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家風和家訓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劉備《敕後主辭》

劉備告誡兒子的話,行善要從小事做起,積少成多;壞事也要從小開始防範。這句箴言不僅是劉氏家訓,也被其他家族奉為圭臬。

“積善成德”是很多家族所世代奉行的箴言,劉氏家訓也同樣如此。

高氏家訓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家風和家訓

“你發憤立志做個君子,則不拘做官不做官,人家都敬重你,故吾要你第一立起志氣來。”——高攀龍《高氏家訓》

這和明清之際的“官本位”崇拜形成鮮明對比,志氣是立身持家的第一要義。高攀龍大概是取了一個“假名字”,他本人並不攀龍附鳳,才給後世留下一個鐵骨錚錚的高家。能夠真正傳承下來的不是高官厚祿,不是萬貫家財,而是做人的道理。

方氏家訓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家風和家訓

“貧賤而不可無者,節也貞也;富貴而不可有者,意氣之盈也。”——方孝孺《家人箴》

窮要窮的有氣節,富要富的有謙虛。剛正不阿的方孝孺完美詮釋了這句家訓。方氏的《家人箴》,在歷史上培養了無數志士名人,英雄豪傑,在今天,對哺育一代新人也做出有益的貢獻。

孫氏家訓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家風和家訓

“夫家所以齊者,父曰慈,子曰孝,兄曰友,弟曰恭,夫曰健,婦曰順。”——孫奇逢《孝友堂家規》

再次論證家庭權利和義務是對等的,每個人都要在家庭中扮演多重角色。孫家注重對家庭成員關係的教化,只有一個好的家庭環境,從小培養,才會讓一個家族長青不敗。

看了這麼多古人優秀的家訓,那麼如今的你,還記得你家族的家風家訓嗎?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家風和家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