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效果排行榜|不同婚姻狀態,8種家庭模式,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昨天發了篇微頭條,內容是“離婚前別和孩子談跟誰”,很多人在底下留言,讓我驚訝的是,這些留言都很相似,內容大多為:為了孩子,忍耐中,但撐下去好難!

看來大家普遍認同:對孩子好,就要有個完整的家。

讓我們來看看不同婚姻狀態下,對孩子成長的影響力排名:

最佳:父母恩愛、關愛孩子、家庭溫馨

夫妻關係高於親子關係,同時,父母自己不斷學習科學育兒方法,並一起關愛孩子,給孩子尊重和理解,家庭氛圍溫馨。

這樣的家,讓人眷戀、給人依靠、供人放鬆,是最有利於孩子成長的。

養育效果排行榜|不同婚姻狀態,8種家庭模式,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第2-4:父母關係良好的前提下,不懂教育>控制孩子>放任孩子(“>”=“好於”)

  • 第二名——有些家長不懂科學教育方法,但對孩子包容、理解、信任、欣賞,同時,夫妻之間也能有商有量地處理內外事務,這樣的家庭在我國農村比較多,對孩子成長是正向的。
  • 第三名——有些父母把夫妻關係處得不錯,相敬如賓,但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強勢、權威、喜歡控制,要求孩子必須執行家長的安排。最典型的就是“虎媽狼爸”。

“控制”型養育分為:心理控制和行為控制。簡單說,心理控制就是經常和孩子傳達“如果你不聽話,父母就不愛你了。”之類的話;行為控制,則包括打罵、懲罰、羞辱等。

這兩種控制,都會扼制孩子的創造力和處理事情的靈動性,讓孩子變得較為刻板、退縮、不敢表達等。

  • 第四名——同樣,夫妻關係處得不錯,但或許因為工作忙沒時間,或許因為沒責任心,總之對孩子,夫妻倆都不管,聽之任之,要麼溺愛,有求必應;要麼懶得管,愛咋咋地。

為什麼這三種情況排名較高?

因為這三個家庭的夫妻關係都是和睦的,這就奠定了家庭氣氛總體上是和諧的,孩子的基本安全感是有的。同時父母關係良好,也間接給孩子做了榜樣,讓孩子不懼怕與人構建關係。

養育效果排行榜|不同婚姻狀態,8種家庭模式,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第5:父母和平離婚、關愛孩子、共處時溫馨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育的全部秘密就是愛。

由此可見,教育的全部秘密並不是“在一起”,所以,父母分開不是問題,重要的是——愛不變!

父母分開,對孩子來說確實是個打擊,但同時也是個成長機會,如果父母將“分開”處理的較為理智,那麼孩子就將從中學到如何冷靜地處理重大沖突。

獲得孩子撫養權的一方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能更細膩、周到、包容、樂觀地對待孩子,允許孩子用一段或長或短的時間來適應新生活。

愛,並不是多多益善,而是恰到好處,以及接納!

定時安排共處時光,特別是孩子生日、重大節日等,這是給孩子及時補充心理能量,減少孩子適應新生活的時間。

養育效果排行榜|不同婚姻狀態,8種家庭模式,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第6:父母不和,經常吵架或冷戰,關係冷漠,但雙雙關愛孩子

這樣的家庭往往外人看上去還不錯,但孩子不傻,身在這樣的家庭中,孩子是沒有安全感的,隨時擔心父母會分開,這樣的生活,猶如頭懸利劍,會在心理埋下陰影。

第7:父母不和,經常吵架或冷戰,同時,會將自己情緒遷怒於孩子

這樣的家庭對孩子來說,簡直是恐懼!

但恐懼作為負面情緒,也是有它積極意義的,那就是看到生命中什麼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如果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能最終激發出勇氣,那他就可以帶著恐懼迎接屬於自己的幸福生活。

最差:父母離婚、漠視孩子、無共處時光

一個人太脆弱,多是幼年時未被看見,這種心理上的漠視,讓孩子猶如生活在死亡之境。

心理的崩塌,容易讓孩子成年後,面對問題、困難、矛盾、關係等,舉步維艱。

養育效果排行榜|不同婚姻狀態,8種家庭模式,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看完以上排名,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為了孩子,無論是否離婚,都要想辦法搞好成人間的關係。

只有父母間關係穩定、平和,才能真正看到孩子,讓愛貫穿於整個成長過程中!

—End—


處處有心,二級心理諮詢師,上海心理學會會員,對兒童及青少年、家庭、婚姻方面的心理諮詢有長達10年的工作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