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大學》第一
文|孟繁偉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格物而後致知,致知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這是《大學》第一章,翻譯就不寫了,網上有可以查到。前一段時間斷斷續續學了《學記》,有原文,註釋,翻譯,體會幾個部分。此次就寫原文和體會,其餘都不寫了,原因同上,網絡上都能查的到。
“大學”是相對“小學”而言的,古時把8到15歲定為小學階段,15歲以上的學習稱為大學,大致的意思就是“成人”之學。按現在看來,15到18歲是高中階段,18歲才算成人,這也是個大致的分界點。成不成人與發育早晚有關係,有些人20歲也不一定成人,但總的有個分界點,這些都是統計規律,或者說模糊的說法。
古時對“小學”和“大學”的教育從內容到方法各有不同的要求,這充分說明中國古代教育已經十分發達或者說體制上已經非常的完備了。朱熹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學之大成者。他十分重視小學的教育,認為小學教育階段的任務是培養基礎階段,若兒童時期沒有打好基礎,長大就會做出違背倫理綱常的事,再要彌補就極為困難了,對於倫理和綱常的內容是什麼先不管,強調小學教育是打好基礎這是十分正確的說法。朱熹的這個說法其實強調了教育的階段性,但是為何有階段性他沒有說出原因,從這個角度看東方與西方不同。個人認為也許是東西方思考問題的方式不同的原因,也許這樣的說法不對。因為說出了教育具有階段性但是沒有說出具有階段性的原因,所以這隻能是經驗而非科學。但從用的角度看也沒有必要必須知道原因是什麼,會開車的人沒有必要知道車的工作原理是什麼,上述說法就是一個例子而已,也許不是十分恰當。
朱熹指出,“兒童智知未開,思維能力弱,所以他們學習的內容應該是“知之淺而行之小者”,因此小學的教育力求淺近、具體。淺就是不要講一些深奧的道理,近就是貼近生活,兒童看得到見摸得著的“事物”,小學教育的目的是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認知心理學角度看這是十分正確的,對兒童的教育就該形象具體,但今人不都是這樣的,拔苗助長的現象比比皆是,這是不符合教育規律的。為此朱熹提出三點,首先主張先入為主,及早施教,這個早不是今天說的早教而是不能錯過教育的時機。其次要求形象、生動,能夠激發興趣。最後是用一些規則培養兒童的道德行為習慣。
小學教育重在“教事”而大學教育重在“教理”。因為大學教育重在教理,所以《大學》開篇的四句十六個字就是大學教育的核心,即“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餘下所述都是為這六個字服務的。尤其是明德與至善四個字,即內容和程度。這個“德”不是道德而是事之理。朱熹認為大學的學習方法重在兩點,第一是自學,第二是交流。今天看來朱熹的觀點也不過時,所以說古人的對教育教學的認識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而今某些專家開口閉口都是國外某某怎麼說,這樣也不能說是錯,但我認為應該把自己的精華傳承下來,國外的東西作為本土的補充,這樣更能適合本國的教育教學,否則會水土不服。
第一章的學習體會就說到此吧。
閱讀更多 孟老師的教育視界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