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電商相比,傳統零售業對顧客需求和消費風潮的變化更加敏感

不論業內人士,還是普通消費者,都對電子商務能夠覆蓋多種商品的能力驚歎不已,其實,在傳統零售業中,這種現象也不少見。例如,某個休閒廣場內,有各式各樣的商店:咖啡廳、KTV、商場、超市、餐館等,與散落在各個地方的門店相比,綜合性較強的“零售團隊”更容易吸引顧客。

與電商相比,傳統零售業對顧客需求和消費風潮的變化更加敏感

這就給國內零售業帶來了啟發,若是能體現出“集中”的概念,就可以幫助商家贏得很多顧客,從這個角度說,選址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商家之所以沒成功,是因為“在一家便利店的旁邊,開設了另一家便利店”,這種說法很通俗,目的是為了告訴零售業店主們:想要開店前,先了解清楚附近有沒有相同類型的店鋪,避免出現與他人“分一杯羹”的情況。

不要認為無法在原先想好的地方開店,就做不了生意了,隨著國內城市化水平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商圈和社區正在興建,只要附近有居民或是寫字樓,店鋪就能招攬生意,尤其很多地方建設了大型商場,更為零售業者提供了選擇機會。

與電商相比,傳統零售業對顧客需求和消費風潮的變化更加敏感

2000年時,北京市人口規模達到1300萬左右,而現在已經超過2000萬人,每逢節假日,大量遊客湧入北京,致使人口數量甚至最高時達3500萬左右,大家都要吃喝玩樂,這就給傳統零售業者帶來了好消息。

不難想象,在類似北京這樣的城市,城中心人口密度非常高,並且城市的規模在不斷擴大,讓零售業者看到了商機,沃爾瑪、麥德龍等大型零售商,不僅在主城區有店鋪,還加快了在城市邊緣開店的步伐,隨著城市的發展,這種趨勢會不斷得到強化。

不論本地人還是外地遊客,到了北京後都會去王府井看看,這條承載了百年文化的名街,深深吸引了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從理性的角度看,王府井商圈並非零售業者的絕佳選擇,因為這裡既有外國名牌,也有全聚德、天津狗不理、綜合性百貨商場、王府井書店……一條街不可能容納這麼多東西,但王府井有獨特的歷史背景,這是其他商圈無法相提並論的,因此,這裡並非現代商店的最佳選址。

與電商相比,傳統零售業對顧客需求和消費風潮的變化更加敏感

與其相對應的是西單商圈,它以服裝零售為主,沿街還開了不少饒有情趣的小店鋪,加之附近有KTV、新式餐館等,成為年輕人常去的地方,這就是西單一直保持較高人氣的原因。

雖以北京為例,但充分反映了國內城市發展的情況,以及傳統零售業如何演繹“集中”策略,與電商相比,傳統零售業對顧客需求和消費風潮的變化更加敏感,從另一個角度說,這些對實體零售業的影響也很大。

值得一提的是,商家不僅要隨時掌握顧客的最新動向,還得追蹤城市發展趨勢和規劃。如今,不少商家將目光集中於老城區和傳統商業街,忽視了新興社區可能會帶來的利潤。前者不僅租金高,還很難立足,尤其對於新開業店鋪,後者就少了這些顧慮,加之這類社區多為年輕群體,更具有消費力,所以存在很大商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